【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专题——古典诗歌鉴赏
二. 古典诗歌分类(诗、词部分)
1. 按来源分
2. 按表达方式分
3. 按有无格律分
5. 按时代分
6. 按题材分:将《近体诗八首》分类,可分为:
① 怀古伤今诗。如《越中览古》、《蜀相》、《石头城》。
② 个人身世感怀诗。如《登高》、《书愤》等
③ 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等。
其他的还有:
④ 讽喻诗
⑤ 边塞诗
⑥ 送别诗
⑦ 咏物诗
⑧ 登临诗等
三. 古典诗歌鉴赏注意事项
1. 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的各不相同,理解作品的不同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不同艺术风格。
2. 要展开想像与联想,体味作品的意境美。
3. 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运用比兴寄托的方法,所以诗歌便有言外之意,或象征性意象。如美人香草、春兰秋菊是贤德的象征,但不是所有的写香草美人诗词均象征政治题材,注意区分。
4. 要注意作品中的用典,这是赏读的难点,但只要认真参照书注也不难弄清作者用典的意图。
5. 对诗词要多读、熟读成诵,从字面义到形象义,层次深入地探讨品味,分析综合,形成对作品的全面观照,才能恰当评价。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山中留客
唐 高适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谈谈你对首句的理解。 。
2. 谈谈三、四句作者如何挽留想走的客人?
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营州歌
唐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之意。
1. 试分析诗中的少年的形象。 。
2. 本诗构思上的特点是 。
3. 诗中“狐裘蒙茸”见其 。
?“千钟不醉”见其 。
?“十岁能骑”见其 。
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1. 一、二句是实写,其描写的内容是 。
2. 三、四句将“梅花落”(曲子名)拆用,构成了一种 景,仿佛 。
3.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诗中也就含有了
之情,不过这种情绪并不像一般同类题材的诗那样 。
四.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1. 首句即成语“ ”的出处,在这里意为 。
2. 第三句用了一个典故,是讲 时期 和 的故事。
3. 第三、四句用典故、 和 ,吐露出作者 。
五.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江村即事
唐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 首句写 。
2. 次句承首句点明“钓罢归来”的 、 及人物的 、 。
3. “ ”、“ ”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把意思更推进一层: 。
4. 全诗主要写钓者 的生活和江村 的景色。
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过山农家
?唐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作者按行走的顺序,依次摄取了 、 、 和 四个境头。
2. 诗的三、四句描写了江南山乡 ,以及山农 性格和 感情。
3. 诗的格调 ,节奏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 全诗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 ,渔家的 。
2. 首句“凉月”既写 ,又点出 。
3. “镜中看”启发读者去 。
4. 从诗的构思和景物特点看,前二句是 景,后二句是 景。
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从军北征
唐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 诗中的行军场景 而又 。
2. 首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点出了 、 、 ,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
3. 次句抒写征人 之情。
九. 名句默写
1. 千呼万唤始出来, 。
2. ,清泉石上流。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
4. 出师一表真名世, 。
5. ,莲动下渔舟。
6. 问君能有几多愁, 。
7. 清风徐来, 。 , , 。
8. 。才下眉头, 。
9. , 早生华发。
10. 多情自古伤离别, !
十. 填空:
1. 陆游, 时代诗人。字 ,号 ,山阴人。政治上坚决主张 ,一直受到 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 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风格 ,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2. 刘禹锡,唐代 家、 家。字 。曾因辅助 进行政治革新,被贬官多年。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如我们学过的《 》,是金陵组诗中第一首。组诗中包含极深的 。而“沉舟侧畔千帆过, ”则富于哲理意味。
3. 秦观, 词人。字 又字 号 。其文辞为 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词属 派,著作有 。
【试题答案】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1. 从整体入手,正面描写山景,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
2. 诗人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1. 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就了驭马驰骋的本领。
2. 即兴寄情,直抒胸臆。
3. 可爱之状;豪放之性;勇悍之状。
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1.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多么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2. 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3. 思乡;低沉。
四.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1. 翻云覆雨;得意时便如云之趋合,失意时便如雨之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迅速无常。
2. 春秋;管仲和鲍叔牙。
3. 对比和比喻;对现实中人情淡簿深切体会。
五.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1. 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
2. 地点、时间和人物的行为、心情。
3. 纵然、只在;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风吹到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
4. 悠闲 宁静优美。
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1. 人渡板桥中,农舍鸡鸣、焙茶烟暗和天晴晒谷。
2. 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爽直;淳朴。
3. 明朗;轻快。
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1. 山水之美;欣喜之情。
2. 月色的秀朗;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3. 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入仙境一般。
4. 静;动。
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1. 雄阔;悲壮
2. 地域;季节;气候。
3. 因笛声而触发的一夜望乡之情。
九. 名句默写。
1. 犹抱琵琶半遮面
2. 明月松间照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千载谁堪伯仲间
5. 竹喧归之女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8. 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
9.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10.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十. 填空
1. 南京;务观;放翁;抗敌;投降派;收复中原;雄浑豪放
2. 文学;哲学;梦得;王叔文;石头城;历史教训;病树前头万木春
3. 北宋;少游;太虚;淮海居士;苏轼;婉约;淮海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