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鉴赏指引:首联“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又一层,真是层层变化,转折翻腾。次联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自己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第三联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人只能仰视,不由人不振奋。 尾联写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读之更觉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文言读吧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当柴烧),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枯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吗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大家文坊 高 山 流 水   余秋雨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嬉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的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要,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了。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的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却了你的大半生命。 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黯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那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以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着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 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个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好象死者与撰写挽联的人是当代知音,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撰写挽联者的感觉绝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惟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但我们对此又不能生气,如果死者另有知音名单,为什么不在临死前郑重留下呢?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直到生命结束都说不清楚明确的友情序列,任何人都可以来临时扮演一下。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都错位了的友情。 问:在作者的意图中,得遇知音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参考:①寻友者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境界。 ②须经历了苍茫云水间的苦苦追寻,于不经意停留在身边的友人中。 素材回廊 哲思睿语(二) 23、敲门的勇气   多数情况下,人们之所以不敢迈步上前,敲响人生之中那些虚掩的幸运之门,往往是因为被固有的经验和思维定势所累。而命运的改写,有时就取决于创造性的思维和敢于敲门的勇气。   24、永远都要坐前排   “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可以激励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做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其实,不光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推而广之,在学习上、工作上、事业上,甚至在家庭生活这一类的小事情上它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要想成功,你就必须要求自己力争“永远坐在前排”。不可能人人都坐前排,但是如果你想坐前排,并且努力地把这种愿、望化作行动,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25、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26、别被淹没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杰克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理容易产生挫折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个目标中的结果。   因此,把自己的思绪搞得一团混乱,也就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且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   人一旦处于这种混乱中,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今天想这,明天想那,甚至影响到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从而又影响到了健康。人如果总是这样,就没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和去掉眼前的一切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   请你每天早上花一点点时间,心平气和问一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主要的?这时你才会明白,大概不会是那些将来的名利和种种担心,而是一种平静中的快乐与现实中的宁静。是你身边那些最近的事物,而不是那些遥远的目标。这能使你从早上就开始得到安慰,使你的人生留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不再因为胡思乱想而偏离了轨道。   人对生活的迷失,一般来讲,都是索要或所想的太多,而又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大多数人失去了耐性,反而错过了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使人无法专注,往往总是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内心的挫折感反而会不断加大,结果只能是脚步匆匆,再也没有宁静。   而你只要专注下来,一心一意,又轻松地去做事,这时你才能变得比较快乐而又有成效,也不会被那么多的目标所淹没。因为你不再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你是清醒的。清醒的你,是在你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在自己轨道上运行的人,才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作为一个人,没有什么比这时更好的了。这时你的自我感觉一定是温暖的、亲切的,对许多事都是心存感激而又无比珍视的。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你的正确、造化和幸福的所在。   27、你多久没有升级了?   在互联网上,出于网络生存的考虑,你必须及时升级你的防护体系。以万变应千变地处理形色各异的关系,这是互联网上的现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真相。   以前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什么会等上30年,无论是机遇、较量还是感情。有时也许只是三天,你生命中的一切都变了。   这世上没有应该如此的事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你如果不能主动改变,不断升级,你就会被改变,就会被抛弃。   对人们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变,而是害怕变化,真正可悲的不是碰壁,而是碰错了壁。从长远来看,不断变化的人往往碰壁最少,“活得”也最长。   28、让“-1”到此为止   我们把人生中发生的负面事情比作负数。经历多了,我发现学会让“-1”到此为止太重要了,它能让你的生活增加很多的快乐,减少很多的痛苦。   其实人生中许许多多的不幸和灾难,最初时很可能只是由一件很小的事情引起的。在这里,保持理智很重要——负面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到此为止。很多时候,后悔是无事于补的,耿耿于怀更是不值。   29、别怕丢脸   别怕犯错误丢脸,因为你犯下错误越多,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越多,你进步的可能越大。   如果你想逃避丢脸而一辈子不犯错,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当你80岁时,你仍然什么都不会,因为你什么都不曾尝试去做。   天才的脑袋并不只长在别人头上,而是有着天才脑袋的人面子往往不薄——哪个功成名就的人修成正果之前没丢过脸啊!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扬大学时英语还不及格,但后来他成功了。如今“桃李满天下”的李扬的格言是“I enjoy losing my face”,翻译过来就是:我热爱丢脸!   机会有时人人都有。但往往让不怕丢脸的人先占了去。飞人迈克尔?乔丹少年时嗜球如命,可教练连预备队员的机会都不肯给他,却安排他给队员看管球衣,他就这样不怕丢脸地靠近了篮球,终至一举成名。   民谚云:要了脸皮,饿了肚皮。   “你这个模样也去考××?考官能看上你吗?”事去多年,往往后人又会如此改变结论:“还真让他(她)给拼出来了”——许多名人自传的回忆里都有这么个相似的章节。不怕丢脸的背后,往往就是背水一战的成功。天下所有的路都可走,只有一条不能走的路——那也是让自己的脸皮给堵死的。有时害怕丢一次脸,就是白白让出了一条路。   人死之后脸不过是一层灰,脸皮又算什么?——抓住每次丢脸的机会,感谢每个让你丢脸的人。   人的成长与成熟是什么?现在多丢脸——将来少丢脸——最后不丢脸。   30、只要你优秀   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谁也不可能成为十全十美的完人。但是谁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的、出色的人才!其实,文凭、长相、财富、地位、经验……这些全都无足轻重,而你的勇敢,你的温柔,你的微笑,你的机智,你的善良,你的学识……这些都能通过你的不懈努力而成为你的突出优势,而且它们将极有可能造就你的成功。所谓“一招制胜”,无须全盘出击,即是如此!   31、目的颤抖   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现代医学称之为“目的颤抖”。   人生岂能无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着你前行的,如果将目的做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进一步,巨大的压力和莫名的恐惧就赶来羁绊你的手脚,那么你将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   “目的颤抖”是因为心在颤抖。心台太低,远处的胜景便不幸为荒草杂树所遮蔽,平庸的眼,注定无福饱览那绝世的秀色;太在乎了,太看重了,结果,恐惧蛀蚀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   “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32、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卡耐基说:“只要你向前走,不必怕什么,你就能发现自己,成功一定是你的!”追求卓越成就,就是发现自己。实际上,你不必担心什么,你应该告诉自己:“要发现自己。超越自我,没问题!”   许多人被成功拒之门外,并不是成功遥不可及,而是他们不能发现自己,主动放弃,认定自己不会成功。事实上,只要你每天限定自己一定要超越自我一点点,成功便自会出现在你眼前。成大事的人就是如此。   33、人生最大的损失,除了丧失人格之外,就要属失掉自信心了。当一个人缺乏自信心时,任何事情都不会做成功,正如没有脊椎骨的人是永远站不起来的。   世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困难障碍可以阻挡一个勇敢者、坚毅者的前进道路。班杨被投入了监狱后,依然写出著名的《圣游记》;密尔顿被挖掉眼睛之后,依然写出了《失乐园》;帕克曼能写成《加利福尼亚与俄勒冈小道》,靠的也是他一往无前的决心;英国邮政总局长夫奥西特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必定是靠他的毅力。像这一类成功者的例子不知有多少,而他们的成功都是以沉着坚韧为代价的。   34、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行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35、愤怒会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在许多场合,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使人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尤其是,一时冲动的愤怒,可能意味着事过之后要付出高昂的弥补代价,你在实际生活中,愤怒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36、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往往不顾及别人的尊严,并且严重地伤害了别人面子。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也许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而损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却无异于自绝后路。   37、成功的最大阻碍来自于一个人的惰性。如果我们希望控制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控制我们,那么,就必须克服惰性,必须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38、心动不如行动。希望什么,就主动去争取,去促成它的发生。我们无法指望别人实现我们的愿望,也不能指望一切都已经成熟,然后轻松去摘取果实。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彻底打消这样的念头。   39、用行动来消除烦恼   烦恼,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你缺乏行动的勇气,没有必胜的信心。成功是不会等待你的,在你烦恼的时候,那些充满信心,用行动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已经有所成就了。而此时你又烦恼了,他们行动太快了,条件太好了,他们已经这方面取得了成功,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成功了,我该怎么办啊!   行动是你改变现状的捷径,而一味地烦恼则只能消磨你的斗志,动摇你的信心。烦恼是你不敢来争取行动的借口,是来自内心恐惧的借口。   行动本身会增强信心,烦恼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本能,好比睁眼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迎接失败者避而远之的每一次挑战。   40、在失败面前,无谓的等待一定会坐失事业成功的良机。因为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失败之后,成功绝对不会主动投入你的怀抱。如果你不采取行动,只是静候佳音,那将是你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中最糟糕的选择。等待只会浪费时间,坐失机会。 41、要让自己快乐非常简单,那就是少一份绝望,多一份自信,在身处绝境时,懂得苦中求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灵感存档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