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指引: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尾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文言读吧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他睡觉醒来),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就起身徘徊),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走了一夜才走到),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人有恶(诽谤)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不诚实的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不给他预备住处)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传说尾生很讲信义),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出使)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不吃白食),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自取灭亡,满足现状)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地名),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看来我的目标,本来不和您相同)。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选自《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
大家文坊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此外,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它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丝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这样的人往往是把责任看作强加给他的负担,看作个人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是盲目的了。
所以,人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伴读引思:为什么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
参考:⑴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或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⑵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还是一切责任的根源。
素材回廊
中国名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知行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
灵感存档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