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第二册文言文复习(二) 2. 第二次月考 【模拟试题】 项脊轩志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中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讲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先妣抚之甚厚”与“如丧考妣 B.“墙往往而是”与“是古非今” C.“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与“向隅而泣” D.“比去,以手阖门”与“以沫相濡” (2)“东犬西吠”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 B.东家的狗去西家叫 C.东家的狗和西家的狗一起叫 D.西家的狗对着东家的狗叫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A.庭院中才用篱笆隔开,又砌成了墙,已有多次变化。 B.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又砌成墙,已有多次变化。 C.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D.庭院中才用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4)在括号内填出省略的词 ①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②比去,( )以手阖门 ③竖子不足与( )谋 ④顷之,( )持一象笏至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译文: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译文: 五人墓碑记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能?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上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剪发杜门 杜: ②视五人之死 视: ③忠义暴于朝廷 暴: ④加其土封 土封: (2)下列四句中加点的词,与“安能屈豪杰流”中的“屈”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B.既来之,则安之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下列四句中的“之”字,与“佯狂不知所之者”中的“之”字讲法相同的一句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译文: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 (5)填充(按课文原文填写) 在本段中,作者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 ”的五人作比,突出五人之忠烈的重大意义;又把假设的“ ”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 登泰山记 (1)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B.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C. 余始循以入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D. 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停车坐爱枫林晚 (2)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或:a.有的(人或事) b.或许,也许 c.或者 d.稍微 A.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 B.或曰:此东海也( ) C.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D.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②望:a.看,远看 b.探望,看望 c.盼望,希望 d.声望,名望 e.念头,愿望 A.望晚日照城郭( ) B.日夜望将军至( ) C.下视其辙,登车而望之( ) D.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最末一天为“晦” B.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反之为“阴”。 C.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的一道为“城”,外面的一道为“郭” D.丁未日若是十二月二十八日那么戊申日为十二月三十日。 病梅馆记 1.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梅之欹之疏之曲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A.(1)句的三个“之”字的作用相同,(2)句的两个“之”字的作用也相同。 B.(1)句的三个“之”字的作用不同,(2)句的两个“之”字的作用也不同。 C.(1)句的三个“之”字的作用相同,(2)句的两个“之”字的作用不同。 D.(1)句的三个“之”字的作用不同,(2)句的两个“之”字的作用相同。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A.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 C.乃誓疗之( ) D.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 E.斫其正……删其密……锄其直( ) F.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 G.以夭梅病梅为也以求钱也( ) H.必复之全之( ) 3.本文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文中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帮凶摧残人才的手段时,所用的几个动宾短语是 、 、 、 、 、 ;其言外之意依次是 , , , , , 。 2002-2003-1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子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戏谑(xué) 枯槁(gǎo) 命运多舛(chuǎn) 高屋建瓴(líng) B.泯(mín)灭 忸怩(niè) 前倨(jù)后恭 供(gòng)不应求 C.挑剔(tì) 蹁跹(qiān) 风靡(mí)一时 安步当(dāng)车 D.缉(jī)私 剽(piāo)窃 间(jiān)不容发 恬(tián)不知耻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罹难 如法泡制 报歉 英雄辈出 B、冒然 以儆效尤 气慨 默守成规 C、布署 暗然无光 精萃 刎颈之交 D、耗废 博闻强识 拖词 歪风斜气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背着) 负隅顽抗(依仗,依靠) 久负盛名(辜负) 身负重任(担负,承担) B、辞旧迎新(告别) 辞藻华丽(优美的语言、文体) 不辞劳苦(躲避、推托) 递交辞呈(辞职) C、引车避匿(掉转) 引而不发(拉开) 抛砖引玉(使出现) 引吭高歌(放开) D、微言大义(精神奥妙) 颇有微词(隐晦的) 生命衰微(衰落) 微不足道(渺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综合开发改造海河两岸的重大决策,海河开发的蓝图称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B、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C、此次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上,一辆劳斯莱斯“银天使”轿车,不仅以379万元的身价成为“展车之王”,更以英国克鲁原厂已经停产而显得弥足珍贵。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面对纷繁的国际形势曾经踌躇满志,但如今,残酷的现实是他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境地。 5、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决战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 的变化。 ②这人真是有 ,别人对他态度这么横,他却一点也不发脾气。 ③不是我不肯相助,也不是我无力相助, 是我工作太忙,万望多谅解。 ④他对于书画有很深的 。 A、剧烈 涵养 委实 癖好 B、激烈 修养 着实 嗜好 C、剧烈 修养 着实 癖好 D、激烈 涵养 委实 嗜好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津的危改不仅开辟出条条通衢大道、拆除了危陋平房,而且推动了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 B、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知识的记忆、文章内容的再现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C、日本不断对蔬菜等中国农副产品加强检验检疫,铸就了中国农副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大幅下降。 D、本市危陋平房改造成果展开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有耄耋老人,也有童稚少年;有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也有个体经营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朦胧之美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查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7、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8、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而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9、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10、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了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萧何追韩信 司马迁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连敖,楚官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 11.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杖剑从之,居麾下:帅旗之下,即部下。 B.坐法当斩:因为,由于。 C.王素慢无礼:一向,平时。 D.顾王策安所决耳:疑问代词,哪里。 12.比较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上且怒且喜 ③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句:上未之奇也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时人莫之许也 14.下面四句话,全都表现韩信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③滕公与语,大说之。言于上 ④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⑤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⑥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5.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萧何追韩信表明萧何慧眼识英才。 B.韩信亡楚和亡汉的原因不相同。 C.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是萧何推荐之故 D.“一军皆惊”是指将士们没有想到刘邦拜的大将竟然是韩信。 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2分) 译文: (2)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②。 [注] ①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一般在农历二月进行。 ②栀子花:一种白色的有强烈香气的花儿,诗中常用它作为爱情的象征。 (1)诗中表现了怎样的山村风情? 答: (2)试从选材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 。(《齐桓晋文之事》)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列传》) (3)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天姥吟留别》) (4) ,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永远的蒲公英 尹红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点着灯笼火把满山遍野搜寻蒲公英。 那时,妈妈患尿毒症到了晚期,加上长期糖尿病、高血压,不能做肾移植、血液透析,只好从广州南方医院转了出来。 依旧是住院打针吃药,境况却一天差似一天。吃什么吐什么,胸腔中度积水,心肾衰竭,排尿越来越少,妈妈被折磨得四肢枯瘦,面如死灰。 一天,一场翻江倒海大呕吐后,妈紧紧攥着爸的两只胳膊,眼泪唰唰地流:“我们就试一试草药吧,没有办法。”大医院的医生特别嘱咐过,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草药,那样伤肾。 当天夜里,爸和弟按人家的指点驱车赶到市郊一位草药医师那里求药,有事实证明他医好过几位尿毒症病人。深夜他们急匆匆赶回病房,扬着手里一小袋药,兴高采烈的样子:“包好包好,加上蒲公英熬汁特别灵验!”“等到中秋节,也许就能出院了。”弟抚着妈的肩膀,笑意盎然。“那我保证烧一满桌好菜给你们吃。”我们仿佛看见一轮金黄的月晕在苍白的周遭荡漾。 果然是秘方,妈一天天好起来。呕吐少了,能吃些米饭,尿量也增加了。妈变得格外开朗乐观,一天点滴吊完后,总嚷着到户外站立练气功,我和弟怕她摔倒,就一前一后跟着“练”。妈经常亮起嗓子唱她的传统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歌声婉转悠扬,吸引了许多医生、护士和病友。 只是做药引的新鲜蒲公英得来不易,本来已经不当季,加上天干大旱就更少了,需用量却很大。为此,爸巡视了郊区一片片荒地、山旮旯,常常“满面灰尘烟火色”地抱回一大捧蒲公英回来。朋友、同事、病友家属也纷纷撒下“天罗地网”搜集蒲公英。于是常有人一手提着水果,一手提着蒲公英,后边跟着个小娃娃来看妈,说是小孩阳火重,可以冲一冲。 主治医生是妈的老同学,也对妈说:“这样好转起来。可以在‘病危’栏里划掉你了。” 可是不到十天,妈的腹部、下肢慢慢肿起来,又开始呕吐、尿量极少,心衰越来越严重,需要长时间吸氧。妈的言语少了,总是大口大口艰难地喘着气,一双泪影朦胧而无神的眼睛久久凝视着我们。爸劝说这是反复罢了,又四处求药去了。 秘方用了不少,蒲公英汁也从未间断,只是慢慢地就失去了效用。妈已经不能平躺也不能自己起身了,几天几晚的不能合下眼,双腿开始渗水。好几次妈夺过我手中的安眠药瓶,倒出满瓶药来往嘴里塞,可是手颤抖着没到嘴边药就洒了一地。爸知道了,总是不让我哭,他抚着妈的身子轻声细语:“一定要有信心,有我们在呢!” 中秋节前又求到一味药,情况又有好转。我们把中秋宴设到了病房,爸妈的几个老朋友都合家赶来陪我们。那一夜风凉凉的,细碎柔和的月光恬淡地照着。妈倚靠在床上,嘴角始终溢着淡淡的微笑,她似乎胃口很好,但不敢多吃,说是还有一大杯蒲公英要喝。切月饼的时候我们让妈许个愿,她脱口而出:“到春节我烧菜请你们吃罢。”好像一切如旧,一切都不会变。我们大声欢呼起来。 才过去几天,妈就随着蒲公英永远地飘逝了。 家里还晒着满满一阳台的蒲公英,茸茸的小白花,锯齿般的小绿叶——听小弟讲,第一次求药时就知道妈没救了,他们在外边哭了很久才回来。后来的日子都是一场美丽的蒲公英的梦。 妈也是学医的,但她宁愿相信蒲公英的神话,因为 。 19.如何理解文中“我们仿佛看见一轮金黄的月晕在苍白的周遭荡漾。”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20.为什么“好几次妈夺过我手中的安眠药瓶,倒出满瓶药来往嘴里塞,可是手颤抖着没到嘴边药就洒了一地”?(3分) 答: 21.在结构安排上,作者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爸和弟弟“第一次求药时就知道妈没救了”和“妈也是学医的”这些情节?(4分) 答: 22.阅读全文,你觉得作者把它定名为《永远的蒲公英》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答: 23.认真思考,给文章补上一个与全文情感内容、语言风格相一致的结尾。(4分) 答:妈也是学医的,但她宁愿相信蒲公英的神话,因为 。 六、(12分) 24.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4分) 近年来,本是每年均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受益的文化体育设施、大中学校扩建、大型医院建设作为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重点工程来抓,目前这些工程的进展都十分迅速。华夏未来艺术中心、天津图书大厦等已投入使用;天津体育中心扩建工程正抓紧前期准备;财经学院等4所大专院校和天津一中、南开中学、耀华中学等中学扩建工程已达到计划部位,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市人民医院重建工程提前半个月完成了基础工程部分。                             25.为使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除一些句子,应删去的三处是(只需写出号码)(3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浅尝,②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③吞咽,④囫囵吞枣下去;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⑤慢慢品位。所以,有的书只消粗读其中一部分,⑥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⑦经常读。 应删除的是 26.仿写:请在“勤奋”、“诚挚”、“正直”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话。(5分)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因为它能增添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 七、(60分) 27.阅读下面一则报导,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韩国队与土耳其队争夺本届世界杯第三名的比赛在大邱综合运动场落下了帷幕。赛后的草坪上演出了一幕感人的谢幕式。韩国队全体成员面向全场观众围在了中圈。他们突然在草坪上跪了下来,向全场观众磕了一个头!男儿膝下有黄金,他们是在用东方最敬重的礼节向一直支持他们的韩国人民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这场比赛中,尽管韩国队一直落后,但全场球迷始终站在那里,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拼命地呐喊,在为球员们加油。 这时,看台上方垂下了两块巨大的幕布,上面用韩文和英文写着:谢谢你们的支持。这是大邱市政府向支持成功举办世界杯赛的市民表示感谢,也是韩国政府向全体球迷、全体国民表示感谢。 请以“人是离不开支持的”或“人是需要感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可以记述经历、编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像,等等。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项脊轩志 (1)B (2)A (3)C (4) ①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②比去,(大母)以手阖门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 ④顷之,(大母)持一象笏至 (5)①某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②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会用上它。 五人墓碑记 (1)①杜:闭塞 ②视:比较 ③暴:显露 ④土封:坟墓 (2)C (3)D (4)①假使五个人能保住性命而在家中寿终正寝 ②大凡各处的有识之士,没有不来拜访而且一边叩拜一边哭泣的,这实在是百年不遇的机遇啊。 (5)有重于社稷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登泰山记 (1)C (2)①a a c b ②a c a b (3)D 病梅馆记 1.C.(1)句的三个“之”字都是结构助词,(2)句的两个“之”字一个是结构助词,一个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2.A.名词作状语 B.名词作动词 C.名词作动词 D.动词作名词 E.形容词作名词 F.形容词作动词 G.使动用法 H. 使动用法 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正、遏其生气;统治阶级粗暴地摧残正直人才,豢养邪侫小人,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新生力量遭到扼杀,正直忠贞的品质被消灭,蓬勃的朝气被遏止。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 1、D 2、A 3、A 4、C 5、A 6、D 二. 7.B项有误。所谓“临界点”在此文中是指“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此时美感最强烈;而审美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索然之感。 8.答案是B,此题要注意“纯化”的含义,即提纯,去除杂质(不美的)。 9.答案D。其他三项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10.答案是D。从全文看,作者论述了朦胧美的特点,并由此谈到了“意贵透彻,语忌直率”,但并没有强调“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的意思。 三. 11.B 12.B 13.D 14.A 15.B 四. 16.(1)滕公认为他的话很奇特,他的外貌很强壮,就放了他而没有杀死他。 (2)大王您如果只是想在汉中一带长期称王,那么韩信没什么用;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那么)没有韩信没有能够和你一起谋划此事的。 17、(1)细雨蒙蒙,几声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竹林、板桥,相唤浴蚕的婆媳,山村的幽静,山民敦厚朴实勤劳的山村风情。 (2)村姑相唤浴蚕,令人想见父子相唤野耕,平时妇女喜欢采撷的栀子花此时却闲在中庭,衬托出农家二月无闲人。选材典型、精当,又富有诗意。 18、(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栗深林兮惊层巅 (4)映阶碧草自春色 五. 19.中药的使用又给我们治愈妈妈的病带来了一线希望,虽然那希望是渺茫的。 20.妈妈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很想以死来摆脱痛苦,但又不忍心离开爱她的家人,不忍心伤害大家。 2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更突出了一家人互相鼓舞、互相支持、彼此关爱的精神。 22.妈妈虽然去世了,但爱是永恒的。作者也希望这种爱能够长驻人间。 23.她始终不肯放弃世上那一双双爱的牵手 六. 24、本市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四大益民(重点)工程进展迅速。 25、②④⑦ 七. 26、略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