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我们需要关爱,爱使我们懂得这个世界还有真情存在,它使我们更加勇敢、坚定地走向辉煌和完美,但关爱并非为了营造美丽的风景。 从我们咿咿呀呀地学语时起,来自各方面的爱就一涌而来。从我们的幼儿食品,再到我们的学习用具,无一不是我们的家人、老师、社会精心挑选和打造的。铺天盖地的温情和没完没了的辅导,使我们失去了自我,只学会了盲目附和、如影随形。张扬的个性不见了,温顺的面孔增多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嘘寒问暖,使我们无所适从,渐渐地,我们有一天在走上社会时才发觉,过分的关爱所造的美丽风景是多么苍白无力。人生中,最不幸的是看到风雨之后闪亮的绿色消失了。 直到我们慢慢理解社会时,我们才知过分的关爱是溺爱。它能培育出“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吗?它能彰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苍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是时候该反思这种关爱了。  人生其实如植树一般,种植在荒凉大戈壁滩上的树苗,被过分呵护、照料的树苗最先被呼啸大风拔取了稚嫩的根系。陶行知先生说:“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祖宗、靠父母,不算英雄好汉。”新时期,我们亦同样呼喊新的好汉。走自己的路,可能要备受艰难的煎熬,但前人已为我们走出了条光明大道。孔子困厄于周游列国大道上,仍讲学布道;司马迁饱受凌辱歧视,仍修史不断;曹雪芹独守茅庐的清贫之中,仍笔耕不辍。他们没有温情脉脉的关爱,伴随他们的只有刀剑风霜相逼的艰难与险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愈挫愈奋,尽力在人生大浪中拼搏着。  让我们再回过头看看那道用爱心筑起的风景线,在绚丽夺目之下,我们的少年多了几分骄横和弱不禁风。网吧里沉溺于游戏虚幻空间的中学生、因工作无着落而轻率结束生命的北大学子,难道是关爱不够吗?因为爱已经超出了它的极限范围。 艾青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成长的道路上,红尘有爱,我们才更加充实、进取,只是别再让爱成为沉重的负担。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佳作。文章的标题“关爱并非为了营造美丽的风景”便是文章的立意所在,文章首先以精练的语言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围绕主旨精选名人名言、典型事例结合现实情况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正反对比,逐层深入,深刻剖析“关爱”与“溺爱”的区别,呼吁家庭、学校、社会从真正关爱孩子出发,让孩子们去经历人生的风浪。 让雏鹰展翅高飞 多少次仰望苍穹,观看鹰击长空的矫健,感受生命的壮美。然而就在感叹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雏鹰成长过程中的自立自强。 雏鹰被母亲一次次地抛下悬崖,一次次地拍打幼嫩的翅膀,逐渐,强有力的翅膀长成,它们终于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太空了。 生活中,我们的儿童,祖国的花朵,难道不应像鹰那样离开父母的怀抱,自立自强,去寻找自己的天空吗?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有社会难道不应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独立的生活环境吗? 如果把关爱比作酒,酒多必醉,那便是溺爱。凡是懂得这个道理的父母都会如触龙所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美国总统布什应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白宫里应当够他的全家住了,然而布什却把儿子“赶”出白宫让其独立。儿子失业时,只得暂且领取政府的救济金。不是布什不爱孩子,而是他“爱子有道”。让他独立,自己去创造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因为在逆境中的人才成长得更快。 如果关爱是一缕阳光,光线太强则灼伤人。父母、学校、社会对孩子们的关爱如一缕缕阳光洒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在这种强光下生长的孩子也许会“弱不禁风”,在密不透风的关爱的环绕下,孩子或许没有经历过逆境、坎坷,然而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命运就会如同温室里的鲜花遇到自然的风雨时那般软弱。到头来还是过多的关爱伤害了孩子。 只有独立、自强、经磨难的人生才会更顽强。香港富豪李嘉诚送其子出国留学,学成归来之后,却不予任何特殊的关爱,而让其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在挫折中摸索前进,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李嘉诚深知,关爱给孩子的或许是一时的温暖,而让他独立面对挫折、困难却是一生受用的财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道理早在千百年前古人已懂了,而今我们的父母、社会更应为孩子们做出长远的打算。 独立、自强是逆境出人才的写照。 独立、自强是摘取成功桂冠的康庄大道。 独立、自强是驶向理想彼岸的风帆。 少年儿童如同雏鹰,要体验翱翔苍穹的壮美,需要独立、自强,也需要鹰的母亲的态度。两者兼备,雏鹰才会展翅高飞。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 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所以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幸时都不能一蹶不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在改变心态后,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链条。  就像画中那个男孩在摔跤后,面对来自老师、家长、社会各方面的询问,我们都应大胆地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剂良药,不经历风雨的花儿,怎么会绚烂?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怎么会发出炫目的光彩? 就像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所说:困难,我们有责任去面对它,解决它。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明白摔跤并不可怕,就像我们总是有勇气唱起这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要说,不经历一次次摔跤和一次次跌倒后又站起,人怎么能长大?摔跤也是一种幸福,风雨正是雨后彩虹的前兆! 【名师点评】 文章切合题意,这一点从标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就可看出;结尾处再次点题,中心明确。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语言流畅,少了正统议论文的呆板枯燥,多了鲜活的灵性、灵气,更加耐人品读。 作者对“成长与挫折”关系的认识比较深刻,并能运用例证、引证法透彻地进行分析,取得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的表达效果;而比喻、排比、反问句的运用,又使全篇文采斐然。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风筝的哀求 蔚蓝的天际,鸟儿在自由自在地歌唱;微风吹拂下,花儿散发着缕缕幽香;仰望寥廓的蓝天,我要展翅飞翔。 积蓄了全身的力量,瞄准了向往的方向,我振动双翼准备飞翔。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为何飞不起来呢?我焦虑地回望,才发现一根线将我死死拉住,微微的挣扎都伴随着阵阵疼痛。不,我要飞,怎么可以把我捆绑?放开我,我要飞翔! “那无尽的天边有着说不完的危险,狂风会让你失去平衡,暴雨会让你失去方向,雷电会折断你娇嫩的翅膀,在我的牵动下你才不会受伤。”线轻轻地说。 没有你,我会迷失方向;没有你,我会犹豫彷徨;没有你,我如何变得坚强!但是,请不要把我拉得太紧,就让我在你的牵动下自由飞翔!    蝴蝶的翅膀 轻轻地吐出丝,然后将自己紧紧捆缚,光明的天空霎时间变得黑暗,我已化作一只蛹。黑暗的日子也许会漫长,束缚的感觉也许会痛苦,但是,那寂寞的等待后将是无限的灿烂。我要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在期待。 突然,一把剪刀触动了我的世界,周身紧紧的束缚开始慢慢变松,黑暗中渐渐透出一丝光明!不,请不要动我,我要化作美丽的蝴蝶。 “不要惊叫,我不忍心你这样痛苦,太紧的束缚会让你幼小的翅膀受伤。就让我帮你去除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带你来到光明的世界吧!” 谢谢你!谢谢你们!但这是我必须经历的痛苦,就让我独自承担吧!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请放下你的剪刀吧!这时候,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要靠自己!    孩子的泪光 一轮明月在云朵中慢慢穿行,一抹清辉轻轻撒在大地上。夜深了,一个小屋的灯光亮着,一个孩子独坐窗前,晶莹的泪珠在他的眼里滚动。 “我是多么渴望那一片无垠的绿茵场,那滚动的足球里裹着我的梦想。我想踢足球,想驰骋在美妙无比的球场,我想成为球王!”他的眼里闪动着光亮。 “可是,爸爸、妈妈不让我出去玩足球,他们怕我摔跤受伤;老师禁止我们踢足球,他说那样会影响学习。更让人伤心的是,他们都说,政府不给孩子们开球场。”光亮一下子在他的眼中消失,他的眼睛又变得黯淡无光。 “请让我玩足球吧!谢谢你们的关心,谢谢你们的呵护。没有你们,我不会健康成长,可是,我也需要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呀!爱我,请别把我搂得太紧。” 一阵风吹过,传送着孩子们的呼声:感谢你们的爱,请轻轻放松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在爱的牵动下自由飞翔! 【名师点评】 “感谢你们的爱”,但“请轻轻放松你们的双手”,给孩子自由飞翔的空间——作者在文中着力传达自己的心声,发自肺腑,令人感动。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强化了感染力,给读者以亲切感。 文章结构精巧,一个总标题下又拟了三个小标题,分别以“风筝”“蝴蝶”和“孩子”的口吻叙述故事,表现同一个主题。这种分列小标题的形式,如鲜花绽放,争奇斗艳,有赏心悦目的美感。   在逆境中成长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费用多,开车时间费,对于视时间如金钱的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有任何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使人麻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 努力奋斗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他们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抗争,用奋斗走出逆境,这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环境与成长 伴着一杯氤氲的香茗,我感慨它的色,香味竟如此之佳。是因为杭州龙井声明远播,还是因为店家那泉水冲茶的绝妙创意?我困惑,于是我思考。 人的一生,如果成长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中,那么对他品格的形成以及学习,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孟子其人,少时于坟墓学哭丧,于屠夫学杀猪,终在私塾外被朗朗读书声所感染,步入正途。如果不是良好环境的熏陶,一代儒学大家极有可能湮没在历史的文化浪潮中,环境影响着成长,成长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轻托杯盏,呷一口那浓香,看着那半透明的水气飘出轻掩的窗棂,我的思绪也飘得更远了。 冥冥一生,如果只安于良好的环境中,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后主刘禅,一国之君,万不能有比这更高的地位了,但他的贪图享乐,毫无励精图治的决心,纵然有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也只徒然成为历史的悲哀。 添杯加盏,谈古论今。 人生如梦,浮华背后是本真。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勇往直前,只要你不选择消沉。2005年,他感动中国。他不因吃穿不如旁人而自卑,他因勤工俭学而自豪;他不因父亲患病,家庭困窘而自愿自艾,他带着妹妹也要力争攻完学业。洪战辉,感动了一群人,也鼓舞了一群人。 成就人生,还在于你选择了怎样做自己。中国首富李嘉诚,他的两个儿子在他的教育之下均各自有所成就。不靠山吃山,坐吃山空,充分利用顺境,坚定信念,依然可以活出灿烂的人生。 茶之香气,源于泉水浸润,可谓之外部环境良好。茶之浓郁,根于龙井盛名,可谓之内在材质天成。这是一杯好茶给人浑然天成的真正原因吧。  青少年,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人人起点相差无几,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利用好顺境,在困难面前不认输,充实内在是我们现在理所应当做的,是成长的必修课。 润杯收盏,谈罢于此。 环境与成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