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学习计划三十
一、字音天天读(注意加黑字的注音)
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
毗邻pí 绾结wǎn 抓阉jiū 档案dàng 汲水jí 圩田wéi 妆奁lián悼念dào 即使jí 癖pǐ 围绕rào 装帧zhēn 缔造dì 嫉妒jí 媲美pì 畏葸xǐ 卓越zhuó 颠簸bǒ 几绺liǔ 譬如pì 紊乱wěn 自诩xǔ 玷污diàn 脊梁jǐ 剽窃piāo 翁媪ǎo 租赁lìn 凋敝diāo 计较jiào 婆娑suō 斡旋wò 罪愆qiān 吊唁yàn 既然jì 剖析pōu 吾侪chái 跌宕dàng 奸佞nìng 铺砌qì 奚落xī 冬蛰zhé 曝光bào 檄文xí 恫吓dòng 歼灭jiān 奇葩pā 洞穴xué 缄口jiān 祈祷qí 戏谑xuè 胴体dòng 蹇劣jiǎn 旗帜zhì 细菌jūn 斗殴ōu 僭越jiàn 霰雪xiàn
豆豉chǐ 侥幸jiǎo 绮丽qǐ 香蕈xùn 渎职dú 狡黠xiá 气馁něi 骁勇xiāo 蝙biān蝠fú 谄chǎn媚mè 惝tǎng恍huǎng 魑chī魅mèi 踟chí蹰chú 叱chì咤chà 憧chōng憬jǐng
贿huì赂lù 祭jì祀sì 稼jià穑sè 奖掖yè 凯jì觎yú 窠kē臼jiù 铿kēng锵qiāng倥kǒng偬踉liàng跄qiàng 囹líng圄yǔ 腼miǎn腆tiǎn忸niǔ怩ní 蹒pán跚shān 罅xià隙xì 、澎péng湃pài 纰pī缪miù 翩piān跹xiān 娉pīng婷tíng 妊rèn娠shén 蹂róu躏lìn 噬shì啮niè 倜tì傥tàng 纨wán绔kù 圩wéi垸yuàn 龌wò龊chuò 狭xiá隘ài 肴yáo馔zhuàn 揶yé揄yú 迤yǐ逦lǐ 氤yīn氲yūn 脂zhī肪fáng 踯zhí躅zhú 桎zhì梏gù 踬zhì踣bó
趑zì趄jū 恣zì睢suī 百花争妍yán 百战不殆dài 稗官野史bài 卑躬屈膝xī 病入膏肓huāng 不胫而走jìng 不愧不怍zuò 不稂láng不莠yǒu 饿殍piǎo满地 不容置喙huì 沧海一粟sù 长篇累牍dú 陈词滥调làn 惩一儆百jǐng 垂涎三尺xián 大放厥词jué 殚精竭虑dān
咄咄逼人duō 繁文缛节rù 匪夷所思fěi 分道扬镳biāo 风声鹤唳lì 封妻荫子yìn 负隅顽抗yú 甘冒不韪wěi 刚愎自用bì 高屋建瓴líng 功亏一篑kuì 觥筹交错gōng 瓜熟蒂落dì呱呱坠地gū 管窥蠡测lí 光阴荏rěn苒rǎn 海市蜃楼shèn 沆hàng瀣xiè 好高骛wù远 怙hù恶不悛quān 佶jí屈聱áo牙 既往不咎jiù 戛然而止jiá 嗟来之食jiē 桀jié骜ào不驯xùn 踽踽jǔ独行
开门揖盗yī 溘然长逝kè 枯草断茎jīng 脍kuài炙zhì人口 厉兵秣马mò 流言蜚语fēi 卖官鬻yù爵jué 面面相觑qù 命运多舛chuǎn 呶呶náo不休 拈轻怕重niān 女娲补天wā
呕心沥血ǒu 皮开肉绽zhàn 胼pián手胝足zhī 前倨后恭jù 前仆后继pū 锲而不舍qiè
轻歌曼舞màn 罄竹难书qìng 茕qióng茕孑jié立 趋之若鹜wù 逡巡不前qūn 如火如荼tú 孺子可教rú 歃血为盟shà 姗姗来迟shān 生死存殁mò 韬光养晦tāo 提纲挈领qiè 天寒地坼chè 恬不知耻tián 同仇敌忾kài 万马齐喑yīn 未雨绸chóu缪móu 蓊蓊郁郁wěng 无耻谰言lán
相形见绌chù 宵衣旰食gàn 循规蹈矩jǔ 揠苗助长yà 偃旗息鼓yǎn 怏怏不乐yàng
一筹莫展chóu 一蹴而就cù 一抔黄土póu 一柱擎天qíng 引吭高歌háng 忧心忡忡chōng
游目骋怀chěng 恃无恐shì 鱼跃鸢yuān飞 逾期作废yú 鹬yù蚌相争bàng 殒yǔn身不恤xù
运筹帷wéi幄wò 责无旁贷dài 臻于郅治zhì 咫尺天涯zhǐ 栉风沐雨zhì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钟灵毓yù秀 自惭形秽huì
二、字形天天记(有错就改)
嬉戏 笨拙 袅娜 戍边 笙萧 暧昧 桑葚 厮叫 踮量 羁绊 佳宾
脉搏 装钉 烦燥 诡辩 提纲 讴歌 起讫 凌晨 战栗 阴庇 涵养
赍赏 辨别 荒费 蒙敝 隔阂 斑斓 包涵 遐想 呕歌 靓丽 卸妆
帐目 暖气 颂读 省份 坐垫 蛰伏 谜团 蒜苔 推诿 肄业 誊写
磋商 纰漏 范畴 颠波 讥诮 馋言 储藏 抱怨 苍桑 宣泄 文身
凑和 简练 既使 坐落 影碟 擅长 坐标 嘻闹 阑珊 撕杀 燥热
嘉话
螺旋桨 练习簿 凑份子 歌午厅 挖墙角 下马威 炒鱿鱼 连锁店 哈密瓜
至高点 明信片 亲合力 水蒸汽 水龙头 绊脚石 震撼力 连珠泡 打水漂
主旋律 戴手饰 拉拉队 金刚钻 美滋滋 自画像
理屈词穷 修茸一新 如愿以偿 各行其事 清流急湍 神采奕奕 崇山峻岭
殒身不恤 莫名其妙 两全齐美 彪炳千秋 万事具备 蓬头诟面 一丘之貉
烜赫一时 不见经传 人迹罕至 虚无漂缈 呐呐半晌 暮天席地 分道扬镳
明察秋毫 了了无几 磕然长逝 衣衫褴缕 别出新裁 瘁不及防 湮没无闻
忐忑不安 踯躅不前 鞠躬尽瘁 无计于事 夙兴夜寐 江天寥阔 貌和神离
饱经苍桑 神志不清 有目共睹 以逸待劳 恍然大悟 义愤填膺 拭目以待
遗害匪浅 呀呀学语 曲径通幽 为人不耻 贪脏枉法 好高骛远 孽根祸胎
黯然消魂 萍水相逢 棉里藏针 披星戴月 反躬自问 过目成颂 开源截流 玲珑剔透 . 优柔寡断 融会贯通 人才汇萃 嘻笑怒骂 . 重峦迭嶂 再接再厉 悬梁刺股 计日成功 犄角之势 平心而论 一如继往 三缄其口 察颜观色 渡过难关 良辰美景 出奇制胜 张皇失措 附庸风雅 莫可名状 唇枪舌战 改邪归正 难以释怀 举步为艰 仗势欺人 自鸣不凡 却之不恭 断章取意 博闻强识 唾手可得 应接不暇 恣意妄为 亦步亦趋 层峦叠嶂 头晕目炫 蛛丝马迹 节目精彩 经济版块 做贼心虚 金碧辉煌 纠纠武夫 前倨后躬瓦釜雷鸣 高潮迭起 集腋成裘 深孚众望 积薪厝火 倜傥不羁 讫今为止 幅园辽阔 左支右绌 窥见一般 人才辈出 自负赢亏 申张正义 恪守不渝
别出新裁 出奇不意 食不裹腹 金壁辉煌 老生长谈 焕然一新 道貌黯然
不瘟不火 纷至沓来 要言不烦
三、词语天天记
成语识记
安分守已 释义: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出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示例:他是个~的公民。
安内攘外 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示例:~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安堵如故 拼音:ān dǔ rú gù释义: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示例:当涂、徽州、得以~,皆先生一谑之力也。★清·张岱《王谑庵先生传》。
安步当车 拼音:ān bù dàng chē释义: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示例: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出门逍遥自在去了。★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七回。
安邦定国 释义: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捍身,您孩儿每识个什么?”示例:荐贤举善是吾心,~访知音。★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暧昧不明 拼音:ài mèi bù míng释义: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侠肠,埋没得暧昧不明,我安龙媒真真的愧悔无地!”示例:武汉国民政府和当权军人对于这叛变采取了~的态度,办求化大事为小事”。★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碍手碍脚 释义: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示例:宝钗因说道咱们别在这里~。”说着,和宝玉等便往迎春房中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拼音: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释义: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出处:《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爱屋及乌 释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示例: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爱莫能助 释义: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出处:《诗经·大雅·焌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示例:收到各处的回信,只是写些~”之类的抱歉话。★叶圣陶《得失》。
爱不释手 释义: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示例: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矮子看戏 释义: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示例:~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诗论》诗。
蔼然可亲 释义: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出处: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示例: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风度,~,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挨门挨户 拼音:āi mén āi hù释义: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计,挨门挨户问人家要不要水。”示例:她(一丈青大娘)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刘绍棠《蒲柳人家》。
唉声叹气拼音:āi shēng tàn qì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示例: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哀鸿遍野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示例: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春燕无归,满眼凄惶。★清·梁启超《新罗马》。
哀而不伤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示例: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阿狗阿猫 释义: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出处: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八斗之才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示例: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愈弱冠耳。怀~,饮万斛之恨。★清·梁起超《饮冰室诗话·二四》。
八拜之交拼释义: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示例: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回。
嗷嗷待哺拼音:áo áo dài bǔ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示例: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黯然销魂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示例: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昂首阔步 和“昂头阔步”相似释义: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或态度傲慢。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四新郎昂首阔步,在他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他们昂头阔步,带着一种藐视中国人不屑与中国人为伍的神气,总引起我心里的愤愤不平。”
暗香疏影 释义: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示例: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按图索骥 拼音:àn tú suǒ jì释义: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出处:《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示例:每见一班~者,多失于骊黄牝牡。★明·赵沺《葬书问对》。
按捺不住 拼音:àn nà bù zhù释义: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示例:他一听这话,一股无名火直往上窜,无论如何也~。
按部就班 拼音:àn bù jiù bān释义: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示例: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安土重迁 拼音:ān tǔ zhòng qiān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示例:自古道~。”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拼音: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释义: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出处:《荀子·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白山黑水 释义: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示例:~之间,是我大清发祥地,你们去看看体验一下也好。★唐明浩《曾国藩》第三部第四章。
白发千丈 释义: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出处:唐·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示例:凡此诸人,今皆安往?我虽独存,~。★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祭林寒斋文》第一百三十八卷。
白璧微瑕 拼音:bái bì wēi xiá释义:洁白的玉上有些羞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示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而已。
三、诗歌意象识记
识记诗歌意象典故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下里巴人。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玉:高洁 地重游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青鸟:信使
簪缨 (冠):官位名望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三尺:法律 汗青:史册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鸿鹄::理想 追求 乌鸦(寒鸦):小人 俗客 庸夫 哀伤
怀桔: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鸟:象征自由 (瘦)马: 奔腾 追求漂泊 鹰:刚劲 自由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后庭花:亡国。岁寒三友(松、竹、梅) 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白:纯洁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折柳:送别。离愁别绪。折梅:离别,赠送寄思。短笛:送别,思乡,寄寓思念。归雁: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西风:凄清之情,忧愁之绪。牡丹:富贵,大方。荷花:清洁高雅。兰草:高洁友谊。秋风:萧条冷落。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五、诗文天天背
陈情表 西晋 李密
【作者小传】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题解】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李密说:
我因为命运不济,年幼时就遭遇不幸。我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我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就强迫母亲改嫁。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弱小,亲自将我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到九岁还不能走路,零丁孤苦,直到长大。我既无叔叔伯伯,又无哥哥弟弟,门户衰微,福祚浅溥,很晚才有儿子。家外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族,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五尺童子,孤独无依地独立生活,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而刘氏早就被疾病纠缠,经常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未曾停止和离开。
到了圣朝,蒙受清明政治教化的熏陶。以前太守逵的推举我做孝廉,后来刺史荣的推荐我做秀才,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无人主持,就推辞没有接受任命。诏书特地下来,任命我做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做洗马。以我这样微贱的人,来侍奉太子,我肝脑涂地不能报答皇上的恩情。我曾写了奏表上报,推辞不能就职。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傲慢;郡县的官员前来逼迫,催我启程上路;州官亲自登门,逼得急于星火。我想奉了诏书奔驰上任,却因为刘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想苟且顺从私情,向长官陈诉却得不到许可。我的进退,实在艰难。
我思量圣朝是以孝道治天下的,凡是年老的人,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实在特别厉害。而且我年轻时曾经事奉伪朝,历任尚书郎等官职,本来就是希图官位显达的,不以保持名誉和节操自夸。现在我是一个亡国的贱虏,是微贱最鄙陋,受到过分的提拔,哪里敢徘徊不前,存有更高的希望呢?只因为刘氏的生命就象太阳落到西山,气息微弱,活不长久,朝不保夕。我没有祖母,不能到今日;祖母没有我,不能终馀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所以诚挚相爱不能抛弃而远离。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我尽节于陛下的日子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短。乌鸦有反哺之情,我乞求奉养祖母到底。我的苦处,不但蜀地的人士及梁、益二州的长官看见了,知道了,就是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实现微小的志愿,也许刘氏能够侥幸地终其天年。我活着当舍身图报,死去也当结草报恩。
我怀着象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十分恐怖畏惧的心情,恭恭敬敬地拜上这道表章禀告陛下。
赏析:
李密的《陈情表》和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忠和孝的典范。
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臣密言”,是奏表开头的一般格式。“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是第一段的综述,又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冒。“险”,不同于今天的“危险”义,《说文》:“险,阻难也。”贾逵《国语》注:“衅,兆也。”“险衅”,险恶的兆头。“闵”,病困,凶丧。“险衅”“闵凶”这两个词儿含义程度很重,很快就把读者导入惨苦的境域。什么“险衅”?什么“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小孩儿出世主要依靠父母抚养,竟然“慈父见背”,是一大不幸。《文子》:“慈父之爱子,非求报。”可见父慈于子是人之本性。作者不用第一人称“臣”,而用第三人称“孩”,旨在客观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父亲死了,固然痛苦,如果还有慈爱的母亲一道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那还只是比较艰苦而已,竟然又“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是又一个大不幸!《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四岁的孩子,既经失怙,又已失恃,宛然一只被猎人击毙父母的没有羽翎的乌鸟,其寒伧、蒙昧、本能地求居觅食而又不可得的苦状可以想像得之。《毛诗序》:“卫世子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舅夺母志”典出于此,但这是托词(因为封建社会里人们把妇女在亡夫以后的改嫁视为丑事),也是作者对母亲宽解的一种孝行。从心理的通常情况看,似乎长者特别喜欢第三代,似乎祖父祖母喜欢孙子胜过儿、媳喜欢子女;如果这种判断不误,那么,祖母刘氏对作者的特别喜欢是很自然的,再加上作者是一个失怙失恃的孩子,当然特别喜欢又加上特别同情了,这样,“悯臣孤弱”的“悯”其含义之深、程度之重可以贴切体会,祖母当然“躬亲抚养”了。《晋书·李密传》:“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之情,遂以成疾。”“九岁不行”,也许是软骨病之类。如果孩子身体健康,祖母操心费力可能少些,现在竟是“九岁不行”,特异的体弱是又一种大不幸,是祖母格外操心费力的又一个因素。以上一句写“弱”,以下集中写“孤”。尽管有三种大不幸,如果家里人丁较多、外面亲戚不少,那还可以有若干圆通的余地,现在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孤”得够痛苦了,够奇特了,够长久了:一,从作者的父辈看,没有叔叔又没有伯伯。二,从作者的平辈看,没有哥哥又没有弟弟。《诗经·郑风·扬之水》:“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汝)。”郑玄笺:“鲜,寡也。”作者借用《诗经》一句,但“鲜”并不作“少”讲而作“无”讲,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跟“既无叔伯”的“无”避免重复的一种特殊词义。从外亲看,既没有为祖母、兄弟、妻子等穿孝服的亲眷,也没有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穿孝服的家族,也没有为堂兄弟、为未出嫁的堂姊妹穿孝服的同姓,单枝独芽寡人一个。从经济看,门庭衰败,连个使唤的童仆也没有。最后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简括、有力、形象地刻画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清贫、孤独、悲怆、冷酷、凄厉无告、遭人白眼的惨境。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跟今天不同,今天男女平等又以独生(无分男女)为正为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又提倡多子(男子),作者这个“九岁不行”,又是“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又是缺亲无故,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几世单传的孤根弱苗的成长,饱蘸着祖母刘氏多少关顾之爱,倾注了祖母刘氏多少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刘氏多少操劳之力!不妨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血、精力乃至生命都放在抚养作者上面,读者怎不被浸透在一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之中而对作者产生深切的同情呢?如果祖母刘氏身心康泰,操作便利,那还可以有些周旋。大不幸又一次在必然中发生了,──祖母刘氏经受不了许多家庭变故的摧残,经受不了许多社会人心的冷遇,经受不了许多对孤弱孙儿的哀悯和担心,喂养和抱持,事必躬亲,因而“夙”婴疾病,“常”在床褥,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祖母所唯一依靠的是一根弱苗而已,“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概括而又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祖母的孝谨备至。《晋书·李密传》:“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见作者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从“而刘”到“废离”不过寥寥几句,却勾勒出陈情不仕的一个很重要的画面。以下论列紧紧把这几句当作惟一的事实根据。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都由于“刘病日笃”而有着“报国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线。“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更有对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因而茁壮成长。武帝担心作者以事奉祖母为借口,实在是对新朝持反对或观望的态度,作者更担心如果措词失当会引起武帝疑虑将有杀身之虞。“奉圣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感激新朝的话,称呼和感激都能使晋武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又作为一个过渡引导到“陈情”上来,以下具体地陈述“沐浴清化”的事实:一是太守推举作者为“孝廉”,这是褒德;二是刺史荐拔作者为“秀才”,这是称才,但是“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辞不赴命”乍一看来并非“沐浴清化”,其实是最好的“沐浴清化”,因为晋朝的地方官吏不但承认并且大力表彰了作者的孝顺和与事有原则和有才干,而且体谅了作者的惨苦处境,通情达理,言到行成。由于是地方官吏,又由于是以前的事,只用“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简单交代一下就行了。“沐浴清化”的更重要的事实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武帝“特下”诏书,而且要作者做特别亲信的宫廷侍卫之长;不久又授予辅佐太子的官职。面对最高统治者一再提拔,作为降臣的李密越发不能简单从事了,于是“具以表闻”。在武帝看来,李密对这种厚爱竟然“辞不就职”,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是作者巧妙地写道:“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作者主动说出武帝心中想要说的,而且是这样委婉,这样诚恳,武帝当然会心平气和了。但这话毕竟是作者所说,从以前的情况看,并没有获得武帝的谅解,而是遭到强迫手段:“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切”,“峻”,“责”,“逋”,“慢”,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武帝当时的恼怒情态。郡县风驰电掣地执行王命,是“逼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体贯彻王命,是“临门”,是“急于星火”,先后六个四字句,非常精练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雷厉风行无可阻遏的催命图,这与上文所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成为鲜明的对照。“臣欲奉诏奔驰”的“奔驰”用得绝妙,它有力地显示了作者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为皇家奔走效劳的焦急心情,“刘病日笃”的“日”字又准确地显示了苦情日深而且是为时不久,它跟下文“苟循私情”的“苟(姑且)”相得益彰。作者巧妙地应用了二难推理:“欲奉命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循私情,则告诉不许”。二难推理是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联合起来的推理,它的前提既然有两个,结论就是或此或彼,因此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个结论含蕴精警,表面看来它有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使武帝意识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对作者的某些疑虑。其实呢,辩证地看,这里的根本观点是“先徇私情,后报国恩”。如果是先直截了当地提出“愿乞终养”,很可能激怒武帝遂致罹难,这里形式上提出两难,正是作者与事为文的高超所在。怎样进一步说服武帝呢?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而把读者引向下面的关键的即是高潮的一段。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韩非子·说难》:“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作者紧扣治国纲领大做文章,使武帝感到“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系縻”(见《说难》)。圣朝“以孝治天下”,并且做到“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是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态度坚决、措置得当,却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于是说出了“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副词“特”和两个形容词“尤”“甚”集中有力地写出了作者的情况是异乎寻常的特殊,那就越发应当而且必须“蒙矜育”了。如果是粗心的作者,行文至此,也许可以认为提出“愿乞终养”了,那仍然要把事情弄坏,因为“以孝治天下”是讲法,“凡在故老……”是说理,都还只是一般的论辩艺术,都还没能进一步打开武帝的心扉。聪明而又耐心的作者忽然宕开一笔,索性刺刀见红,把情节推向高潮!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交代,全盘亮相:“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少”“仕”“历”职说明了仕臣之久,供职之勤,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既然“图宦达”,就说不上“矜名节”,就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另一方面,武帝的措施又使作者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犹豫、另有所图呢?这又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虑。在武帝看来,皇君至高无上,降臣至卑无下,动不动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施以高压。作者看准了这种心理状态,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一个“贱”字,仍旧感到不足,再加上一个“微”字和一个“陋”字,而且是“至微至陋”。与此同时,国恩深重是“过”蒙拔擢,是“宠”命“优”“渥”(“优”“渥”同义),前朝降臣恩荣加身,必然要欣慰,惶恐,感奋无已,效忠不二,这正是武帝所急切希望的。接着用反诘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只能是增强陈情语气而不会激怒武帝,降臣对新主竟能如此措词这是少见。也不是守节蜀汉,也不是拒官新朝,那是为什么呢?唯一的原因除了前文所说,作者勾勒了又一幅惨苦图,亦即祖母刘氏的病笃图:“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隐喻形象地表白了祖母大限临头,而且是很快地临头,作者只是竭力捕捉一刹那的时机,完足一刹那的义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而已,这已为下文“报刘之日短也”张本。文章至此,完全可以提出“愿乞终养”了,但聪明而又极其细心的作者还怕武帝认为以一般的孝敬长上为借口实在为的消极抗拒皇命,作者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一种意思,一种说法;“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还是这种意思,但是另一种说法,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又自然地得出了“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区区”,拳拳,一片真情,也就是“不能废远”,用“区区”又用“不能废远”,也是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以上两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从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看,“区区不能废远”明确表示不能分离,比上文“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两可之说前进了一步。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尽管作者从法从理从情写得娓娓动人,但他仍然清醒地、审慎地料到武帝不能满足于“区区不能废远”的说法,还会采取一些相应的高压手段。作者又清醒地、审慎地估计到尽管上文已经有种种刘氏大限不远的表白,但武帝还会认为“徇私情”跟“报国恩”的抵触,作者仍旧不能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本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四十四岁,是中年人,风华正茂,报国多日;九十六岁,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息可灭,很自然地得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的结论,这结论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稍稍从长远着眼就根本没有矛盾,也是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尽忠跟尽孝暂时发生矛盾的措施的有力依据。从武帝设想,可以把成全李密作为“以孝治天下”的一个范例,更可以达到李密出仕新朝的目的,冠冕堂皇,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老练深沉的作者这才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乌鸟私情”,是比喻也是比拟,它是“愿乞终养”的根据,又回溯到这是动物本性所在,治天下的本性所在,完全符合“以孝治天下”的纲领;又是恳切、谦抑的天真流露,这种措词委婉得体,曲折有致,连铁石人也得回心转意,武帝当然不能拒绝。《尔雅·释诂》:“愿,欲也。”它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愿意”,应作“很希望”讲,表示愿欲之深。用了“愿”又用“乞”,同义的语词反复表示分外强烈。精妙的是,作者明确提出请求以后,还害怕武帝不相信他所说的“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为了印证所说句句属实,了无欺诈,再作出了以下印证:“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所见”,“明知”,“共鉴”,异词同义,有力地显示了作者的辛苦如日之光,如火之煌。当然,印证的作用远不在于使武帝深信其事,更可以使武帝感到,即使不从作者的处境考虑,而从“以孝治天下”这个手段出发,成全了作者为时短暂的请求,可以收民心,可以服官吏,又可以动神灵,更可以慰作者,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奇妙的是,作者还觉得意犹未遂,言犹未尽,情犹未达,理犹未顺,再一次请求“矜悯愚诚,听臣微志”,以便刘氏意外地免除不幸,以便自己意外地获得成功。“愚诚”,“微志”,“侥幸”,“保卒”,一连串的词语,表示作者以最谦恭、最虔诚的口吻含泪哀求,催促武帝彻底动情。更妙的是,为了再一次使武帝放心,作者最后提出“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保证,这比“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又大大进了几步:活着不惜人头落地,死了也要结草衔环。尽管实质是为了作者对祖母的高谊隆情,但作者对武帝的极其忠爱、无比尊崇、十分殷勤的心情溢于言表,使武帝越发深信作者陈情的诚挚和急切。最后又以一个降臣的口吻概括地表达了格外恭谨的想法:是“犬马”,是“怖惧”,更是“不胜”,宛然适合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降臣的朴实、真切而能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语言,怎不使武帝叹为观止、霁怒为怜、予以怀柔呢?!《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华阳国志》:“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晋书·李密传》:“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可见李密是情真意切。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写作特色:
1.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本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重点字词
(1)重点解释
1 臣以险衅:灾难祸患。险:艰险,祸患。衅:祸患。2 夙遭闵凶:夙:早。
3 夙遭闵凶:闵凶: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
4 慈父见背:背弃我。见:代词,第一人称,我。背:背弃。
5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6 祖母刘悯臣孤弱:怜悯,爱怜。
7 躬亲抚养:亲自。8 终鲜兄弟:少,没有。
9 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祚:福气,福分。10 晚有儿息:子女。
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勉强。12 茕茕孑立:孤单。
13 形影相吊:安慰。14 而刘夙婴疾病:缠绕着(被……缠绕)
15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奉:承奉。
16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17 诏书特下:特地。
18 拜臣郎中:授予官职。19 寻蒙国恩:不久。
20 除臣洗马:除旧官,任新官,受职。21 猥以微贱: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
22 臣具以表闻:详尽。23 诏书切峻:急切而严厉。
24 责臣逋慢:逋:拖延,迟延。慢:怠慢。25 急于星火:比。
26 则刘病日笃:病重。27 欲苟顺私情:姑且。
28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俯伏思量。(谦敬之辞)29 犹蒙矜育:怜悯。
30 且臣少仕伪朝:再说了。31 不矜名节:夸耀。
32 至微至陋:极,其。33 过蒙拔擢:提升。34 宠命优渥:厚。
35 岂敢盘桓:徘徊,逗留。 36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37 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38 更相为命:交互。 39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这是因为。区区:拳拳之情。
40 实所共鉴:明察。 41 矜悯愚诚:怜悯。 42 听臣微志:听任,请允许。
43 庶刘侥幸:或许。 44 保卒余年:终。 45 臣不胜犬马怖俱之情:禁不住。
(2)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2.常在床蓐。蓐,通“褥”。3.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4.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3)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6. 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 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 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 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 谨拜表以闻。 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4)成语
1.孤苦伶仃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急于星火5.日薄西山6.气息奄奄7.人命危浅
8.朝不虑夕
(5) 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 4.且臣少仕伪朝 省略句
5.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6)重点虚词
以:(1)臣以险衅 以: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 以:因为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5)无以至今日无以:没有......的办法
(7)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6、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 7、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告诉,报告申诉。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六、时文天天读
薄熙来睿智幽默口吐花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大连市年轻的市长薄熙来说得好:“干好活最开心。开心地干好活最开心。干了好活老百姓最开心。老百姓开心了,政府最开心。”薄熙来是一位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市长,他的政绩在当地有口皆碑,而他充满睿智与幽默的谈吐,也给人们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有关他的耐人寻味的小幽默故事,常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一、妙解“沾老子光”
1993年3月,93大连(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在香港举行。这是大连新任市长薄熙来在香港举办的一次大型招商活动。他心里似乎有底,然而,他的自信很快迎来了考验。开幕前举办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一些记者似乎对做另外一类文章兴趣更浓。
一位记者一上来劈头盖脸就问:“薄先生,你的父亲是中共高官,你做市长,是不是并非主要因为政绩,而是沾老子光?”全场所有眼睛、摄像镜头都对准薄熙来,看他如何回答。
薄熙来微微一笑,说:“我欣赏这位记者先生的直率,也许他提出的问题不止是他一个人想问的。我不否认‘沾老子光’,而且还乐意告诉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终身受益!当我还是个正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中学生时,因为家庭牵连,我被关进了监狱。五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命运在这五年里给予我的馈赠,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没有一个倒过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这份礼物,这岂不是沾了大光?至于个人政绩,我不便评价,这是我的市民的事,但有个事实我想在这里提醒:我是由大连人民推举的代表选出的市长,而大连人民是不会视他们的权利为儿戏的!”这番应对,使在场的记者们立即对这位风度翩翩的年轻市长刮目相看。
在这里,薄熙来面对对方说他“沾老子光”的责难,来了个先承后转,借题发挥。他先承认自己确实“沾老子光”,而且所沾之光使自己“终身受益”,继而巧妙地引申、发挥道:自己所沾之光是恶运和磨难,而正因为如此,才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学会了思考,认识了社会和人生,逐渐成熟起来。所沾之光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使自己受益非浅。薄熙来妙解“沾老子光”,不仅回击了对方的无理责难,而且向听众作了一次漂亮的亮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弱智儿童”的调侃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记者说大连真绿啊!薄熙来说:“咱干不了大活儿,就种点草。”记者说大连真美啊!薄熙来说:“那是驴粪蛋外面光么。”记者说大连盖了新楼,薄熙来说:“那是奶娘抱孩子——都是人家的,或者是外国,或是外省市的投资。”记者说大连仅这二三年就从一个其貌不扬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市长可真行。薄熙来说:“这是黄鼠狼掀门帘——露一小手。”记者说市长真辛苦!薄熙来说:“还可以,我们大连人吃得好。”记者说市长身高1.86米真帅气。薄熙来说:“不动脑子的人就容易长大个儿。好了,欢迎大家再来,我们的海风可以无偿送给你们。”满座大笑。
薄熙来好像一个智能机器人,一按键什么都能应答上来。有位记者特别认真,近乎带有神秘感地问起大连有什么优势。他偏像弱智儿童一样傻想了半天,才笨笨地说:“夏天凉快。”一屋子的人都喷了。知道他的“弱智”是对记者认真到近乎神秘的一种调侃。
还有一次,薄熙来在“佳能杯”日语演讲赛上致词:“大家下午好,很对不起,来晚了。其实我来早了也没用,因为反正我不懂日语。(笑声)我好佩服吕万山会长和张步宁主任,他们从一开始就坐在这里聚精会神地听你们演讲,好像他们也很懂日语。(大笑)日语演讲比赛越办越好,看一大堂坐满了人,我有两个相反的想法,一是这么多人学日语,说明日语挺好学,我也应该学;另一个想法是这么多人学,那我还学什么,到处都有我的翻译。(大笑)”这大智若愚的三言两语的调侃,一下子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三、“总指挥坐不住了”
有一次,大连星海湾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大干50天,确保11月底封顶”的誓师大会,仪式正在进行,坐在主席台上的星海湾总指挥老宋的座椅突然倒下,宋总指挥从上面摔下来,很窘。薄熙来说:“今天的誓师大会开得很好,大家决心都很大,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你们看,你们的宋总指挥已经坐不住了。(大笑)望大家团结一致,50天确保封顶。(长时间鼓掌)”大伙儿都为薄熙来市长随机应变、妙语解困,并顺势鼓舞士气的机智而喝彩。
四、“周扒皮的工作方法”
有人说:“薄熙来当市长的时候,干部们最好赶紧改行当百姓。因为他的所有点子,都是为了累倒干部,荫及市民。”薄熙来的口头语就是:“别闲着,干好活。”在他的领导下,大连市的领导班子勤政务实、办事效率高是有名的。作为一班之长的薄熙来更是宵衣旰食,异常勤勉。他说:“我每天工作到午夜,不是我勤快,是事情逼到这分儿上了。我们大连有个作家叫高玉宝,他写的《半夜鸡叫》就是大连的事。我现在就总结周扒皮的工作方法,让干部少睡觉,多干活!周扒皮让长工4点起来干活,他就得比长工起来得还早,还得趴鸡窝,还得穷嚷嚷,也够累的呀!”
有一年中秋之夜,他对大连城建部门的10多名干部说:“你们一年都没闲着,你们好几个都是靠老陈醋顶着的(查出高血压的,薄熙来每人送一箱老陈醋)。我是地主老财心理,不能让你们撂倒,还指着你们干活儿。我这人挺民主的,就是太忙,没时间民主。今天我们一起赏月,吃月饼,这就叫民主吧。”正因为大连市有了这一批办事效率特高的干部队伍,才使大连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五、“天降大任于斯象也”
在大连国际服装节的巡游表演中,最开心的人是薄熙来市长了。他把动物园驯服的猩猩、狮子、老虎、大象也请出来表演时装。使人们觉得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特别有趣的是:大象的屁股上贴着一方纸,上面端端正正地写道:“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是大连市长薄熙来的施政纲领。把施政纲领贴在大象屁股上,薄熙来说:“这叫天降大任于斯象也,是谁委大象的大任呢?本市长!”闻者无不开怀大笑。
六、“管市长的市长”
薄熙来与下级的关系极为融洽,与他相处使人感到如沐春风,如饮醇醪。他说:“我是山西人,抠门儿。小恩小惠,只能让人感觉亲近,不会让人感到敬佩,只有把工作做得出色,才能叫大多数人跟着走。我得罪人,但是没有私怨。人们最反感的,不是批评严厉,而是勾心斗角。”正因为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以工作为重,赢得了下级干部由衷地信赖与尊重。
前一次,他到下辖的庄河市去视察工作,庄河的副市长姓管,正准备向他汇报工作。薄熙来幽默地说:“管市长,你一来,我就紧张,我是市长,而你是管市长的,贷款一定给你们。”管市长说他只能管小市,不能管大市长。说着说着,又一本正经地对薄熙来说,他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仿佛薄熙来有什么魔法似的,只要与他坐在一起,就会让你打开话匣子,说个不停,说个水清石头现,说个小葱拌豆腐。他则在一边笑着给你出点子,还让你觉得那点子高,实在是高。然后再义不容辞地照那点子拼命地干好活。
这就是薄熙来,一个把自己全部的智与力、光与热、情与爱无私奉献给大连百姓的好公仆。有市长如斯,大连百姓有福了。也正因为他饱经历练、虚怀若谷、才思敏捷、机智过人,所以他的谈吐才会充满睿智幽默的独特魅力,才能吸引和感召众多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卖力地去工作,去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薄熙来领导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
提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做支撑。如果我们平时留心、用心整理,关注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时事进行思考与分析,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我们的作文就会新颖感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