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学习计划九 一、字音天天读(注意黑体字读音) 接茬(chá) 哐当(guāng dāng)叽哩哐啷(kuāng lāng )逛荡 (guàngdang)欺诳kuáng 呆板 dāi 逮老鼠 dǎi 逮捕 dài 答应 dā 殚思竭虑 虎视眈眈 dān 肆无忌惮 dàn dàng 追悼 档案 当(本)年 dào 提防 dī 瓜熟蒂落 缔造 dì掂掇 diān duo 玷污 diàn 装订 订正 dìng 恫吓 dòng hè 句读 dòu 兑换 duì 踱步 duó萌蘖niè 土坯 pī 垂涎 xián 亲戚 qī 撅嘴 juē 房檩 lǐn监生 jiàn 炮烙páo luò 吮吸 shǔn 畏葸 x? 苍颉 jié 铁砧 zhēn 付梓 zī 气馁 něi 砥砺 dǐ lì 剥蚀 bō shí 压榨 zhà 赎罪 shú 翌日 yì可憎 zēng 戕害 qiāng 花蕊 ruǐ 熨帖 yù 拜谒 yè 阡陌 qiān徘徊(pái huái)洋溢yì 菲薄fěi bó 淋漓lín lí 洗涤dí 踌躇 choú chú 诧异chà 桀骜jié ào 喋血dié xuè 尸骸hái 虐杀nǜe 转辗zhǎn 积攒zǎn 攒射cuán 屠戮tú lǜ 创伤chuāng 寥落Liáo 姓廖liào 编辑jí 通缉jī 和蔼ǎi 暮霭ǒi 浸渍zì 殒身不恤yǔn 陨落yǔn 黯然神伤àn 噩耗è 菲薄fěi 绯红fēi 沸点 fèi 氛围 fēn 肤浅 fū 敷衍塞责 fū yǎn sè 仿佛 凫水 篇幅 增幅 辐射 fú 果脯 fǔ 随声附和 fù hè 阿谀 阿胶 阿房宫 婀娜 ē nuó 厄运 噩耗 简明扼要è 准噶尔 gá 大动干戈 gē 诸葛亮 gě 脖颈 gěng 提供 供销 供给 gōng jǐ供不应求 gōng yìng 供认 口供 gòng 佝偻 gōu lóu 勾当 gòu 骨朵 gū 骨气 蛊惑 商贾 gǔ 桎梏 gù 粗犷 guǎng 皈依 瑰丽 guī 刽子手 guì 聒噪 guō 二、字形天天记 1、叠 迭——重叠 叠韵 折叠 叠被子 重峦叠嶂 阳关三叠 叠床架屋 更迭 忙不迭 高潮迭起 迭挫强敌 2、萋 凄——芳草萋萋 凄惶 风雨凄凄 衰草凄迷 寒蝉凄切 凄风苦雨 凄凄不似向前声 3、缢 谥 溢 隘——自缢 谥号 关隘 溢美之辞 流光溢彩 4、里 理 礼——不明就里 鞭辟入里 不明事理 理所当然 理固宜然 合乎情理 强词夺理 通情达理 礼尚往来 礼仪之邦 礼轻情意重 5、备 辈 辈——关怀备至 备受欢迎 艰苦备尝 身价倍增 倍加珍惜 人才辈出 6、汇 会——两河汇流 文艺汇演 铁路交会 两人会合 融会贯通 7、屈 曲——受了委屈 委曲求全 溪流委曲 亲问委曲 蜷曲身子 曲突徙薪 卑躬屈膝 首屈一指 屈指可数 8、券——胜券在握 入场券 考试卷 证券 9、孽 蘖——孽障 罪孽深重 植物萌蘖 分蘖 10、 顷 倾——顷刻之间 万顷碧波 倾巢而出 倾盆大雨 11、青 清——面容清秀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12、雀 鹊——鸦雀无声 欢欣雀跃 声誉鹊起 鸠占鹊巢 13、骚 瘙 搔——骚扰百姓 浑身瘙(sào)痒 搔sāo痒(动词) 各领风骚数百年 隔靴搔痒 搔首弄姿 14、搭讪 讪笑 疝气 ⊙迄今为止 收讫 ⊙至高无上 无上光荣 礼尚往来 ⊙切中肯綮 休憩 修葺 毛茸茸 15、干 杆 秆 竿 杆——大树干 铜枝铁干 一杆秤 芦苇秆 鱼竿 立竿见影 二杆子 顺杆爬 铁杆 16、副 幅 幅 辐——副校长 名副其实 一副对联 一幅画 幅员广大 辐射 增幅 振幅 辐辏 蝙蝠 17、各 个——各别对待 性格各别 个别处理 个别指导 个个争先 各个单位 18、厉 励 利 砺——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 厉行节约 铺张扬厉 励精图治身体力行 十分厉害(利害)利害得失 砥砺意志 厉兵秣马 三、词语天天识 成语识记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错例: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错例: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正例: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错例: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错例: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错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错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错例: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四川队蓝剑男子篮球队在外援杰胜的率领下,险胜广东宏远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错例:——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错例: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错例: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错例: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当务之急:当前急需办的事。错例: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错例: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错例: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 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意思。错例: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不以为意是不在意的意思。 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错例: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为统治者。错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相互救助。错例: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人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错例: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错例:一味陶醉在成功的幻想之中,不肯制定切实的措施,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错例: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错例: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贬义。错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指手画脚: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错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训练: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 A.迟疑 逐渐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犹豫 逐步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文言词语识记 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3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只是)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四、标点天天辩——逗号 逗号的基本用法 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逗号。 第一类。⑴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债务的这家建筑公司,日前被法院宣告破产。 ⑵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 ⑶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 第二类。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名词加了语气词“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第三类。(1)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2)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使我深深陶醉了。(较长的并列成分或词组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第四类。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独立成份提示语后一般用逗号) 第五类。九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全句状语后、小句之间用逗号) 第六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主语和谓语之间能用逗号。如果谓语在前,这个逗号便非用不可。) 第七类。 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动词和宾语之间一般不能用逗号,宾语是较长的主谓短语时,有时可以用逗号隔开) 第八类。“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引号用好后面用逗号) 第九类。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你这话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第十类。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老王,我们的党委书记,我们的好领导,昨天进京开会去了。 表示强调突出或插入成分或有同位语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第十一类。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A风是沙漠向人们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B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的并列,所以应该用逗号。) 第十二类. "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第十三类:并列成分必须是一个层次,若两个以上层次,最小的层次用顿号,第二个层次加逗号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什么是艺术精品?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围等,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逗号使用常见差错(凡违背逗号用法的都算错) 1. 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3、该用逗号却用了别的符号。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当“××说”插入到所说的话中间时,“××说”后面应用逗号,否则前面的话就没有着落。)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句中只能在问话末尾用一个问号,选择项中间用逗号连接,因此“沉沦”后应用逗号)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念何书”是“问”的宾语,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逗号,同样道理,“妹妹们读何书”后面的问号也应改成逗号。) 随机训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B.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D.如果没有润滑剂,机器就无法运转,特别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宇宙航行方面,更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润滑剂。 五、病句天天找——注意句中的并列成分 探析角度:注意句中的并列词句 储备知识:何谓并列词、并列的规则。 并列成分主要是指并列在一起的词和短语。并列的几项之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列成分要从同一个角度分类并列;词性、结构等要基本一致;交叉关系、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并列几项也有顺序问题,不能随意排列;最关键的是并列项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问题。 集群例析突破: 第一组:按照并列规则,考虑并列词句本身是否有词性、结构和内容等并列问题。 1、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独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列短语要保持并列成分词性上的一致,而例2"狡诈、阴险"是形容词,"独裁"是动词,并列在一起不协调,可改为"专制"或"专横"。) 3、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都说他确实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用词不当。应改“而”为“有”) 4、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并列短语中不能出现交叉和从属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5、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6、虽然汶川地震使很多人无家可归,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通过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不能并列,犯的是“不合逻辑”的错误;) 7、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鱼、虾、甲鱼、牛蛙”都属于“水产品”,用“和”连接,就犯了大概念和小概念相并列的逻辑错误,可改为“鱼、虾、甲鱼、牛蛙等水产品”。 8、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句中,“绝产”是“减产”中最严重的情况,并列不当,可将“和”改为“甚至”。) 总结: 第二组:并列成分有无语序问题 1、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并列短语中有时出现语序不当问题。“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2、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随意改动,便会产生排序不当。"洗劫"应在"焚毁"之前,二者时间有先后,一切都"焚毁"了,还怎么"洗劫"呢?)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4、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分句间的并列,需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作……具体分析”比“介绍了……基本知识”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 总结: 第三组:并列和语序没问题,要特别从搭配角度一一查找能否搭配 A.主语部分是并列的词句,考虑其内容能不能与谓语或宾语一一搭配 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并列结构最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并列项有好几个,遇到此类题一定要以一曲搭配。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2、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句子的小主语是由联合短语“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充当的,其后的谓语动词是“挖土”,显然,“挖掘机”可以“挖土”,但“装卸机和翻斗车”却不能“挖土”,而只能“装土、运土”。) 3、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句中小主语分别是由联合短语“……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和“……研究开发水平和……专利意识”充当的,其后的谓语动词是“提高”,显然,“研究开发水平”可以“提高”,但“专利意识”却不能“提高”,而只能“增强”。) B.谓语部分是并列词句,考虑其内容能不能与状语或宾语一一搭配 1、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句中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建立或增加”充当的,它们的宾语是“石油储备”,“增加”是可以与“石油储备”搭配的,而“建立”却不能与“石油储备”搭配,应参照后句改为“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2、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句子得谓语是由联合短语“提高和培养”充当的,它们的宾语是“现代技术水平”,“提高”是可以与“水平”搭配的,而“培养”却不能与“水平”搭配,应删去。) 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句中“关怀、教诲、和期望”同“深刻和殷切”不能完全搭配) C.宾语部分是并列词句,考虑其内容能不能与主语、谓语或状语、补语一一搭配 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宾语是由联合短语“那阔别多年的乡亲……乡音”充当的,它们的谓语是“看到”,说“看到……街道”是可以的,但说“看到……乡音”是不通的,只能说“听到了……乡音”。)   2、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介词“被”的宾语是由联合短语“他清晰的思路……坚定的信心”充当的,它们的谓语动词是“感染”,说“被他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感染”是可以的,但说“被他清晰的思路……感染”是不通的,只能说“被他清晰的思路征服了”。)   D、定语部分是并列词句,考虑其内容能不能与中心语一一搭配 1、“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定语是由联合短语“深刻而宽广”充当的,说“深刻的内涵”是可以的,但说“宽广的内涵”是不通的,只能说“丰厚的内涵”。) 2、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定语是由联合短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充当的,中心语是由联合短语“研制开发”充当的,说“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是可以的,但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能说“开发”,不能说“研制”。) E、主干或附加成分出现多个并列成分,要按照前后顺序的对应考虑能否一一搭配 1、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一句话中包含两个充当不同成分的并列短语时,两个并列短语的并列成分之间往往有一种前后相应的关系,不恰当的排序就会带来对应关系的混乱。"水库和运河"与 "原野和山谷"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实际情况应是"水库布满山谷""运河布满原野",而例句中二者对应关系不当。应将"原野和山谷"改为"山谷和原野"。) 2、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状语和宾语均由联合短语充当,但它们的语序缺少前后的照应。按照句子的现有语序,只能对应为“从理论上作了详细的规定”,“从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显然这是不妥当的,所以应将充当状语的联合短语或充当宾语的联合短语的语序颠倒一下,使它们的照应关系变成“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3、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谓语是由联合短语“推进和挖掘”充当的,宾语是由联合短语“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充当的,但“文化体制创新”只能“推进”而不能“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只能“挖掘”而不能“推进”,所以应将“推进和挖掘……内涵”改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4、在电脑普及的时代,大拇指代替不了我们的喉咙。朗读将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完善和健全。(补语联合式,说“大脑变得更加健全”是可以的,但不能说“大脑变得完善”,应删去“完善”。) F、并列短语中有时出现限制不当或语意不明问题 1、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并列短语中有时出现限制不当问题。这是出在并列短语中的限制不当的错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2、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 探究总结:一定要注意句中的并列性的词语、短语和句子。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联合短语致误一直都是高考命题专家考查的热点,可谓“常考不衰”,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在对病句的辨析中,一定要强化对并列词句构成部件的逐一审察,特别要留神并列词句自身的逻辑构成以及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和照应,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强化训练:请标划并列成分,从并列本身、搭配和照应等方面,判断对错。   1、在一些娱乐场,摇滚乐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的灯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各种丰富的矿藏,成为未来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 3、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真实的生活体验。 4、去冬以来,禁止和宣传在长江上游林区砍伐、贩运林木已取得了很大成就。  5、从牡蛎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发现和推广。 6、与传统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7、他的作品常常通过日常凡人小事,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全新的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 8、.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9、按照《刑法》规定,公民对父母、子女、配偶有赡养、抚养、扶养的义务。 六、诗文天天背——爱恨情怀 二三其德情味变 风花雪月已成空 ——《氓》 (一)、原声诵读: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注释梳理: (1) 注音、 蒹葭( ) 朔( )望 溯洄( )跻( )身 愆期( ) 占卜( ) 蓍( )草 桑葚渗透 瘆人( ) 卜筮 噬脐莫及 谥号 舐犊情深 拭目( ) 内疚 既往不咎 咎言 马厩 脱臼( )帷幄( )残垣( )渐染草菅 缄默流水浅浅 间距 歼击( ) (2)释义(注意加点词) ●苍苍、萋萋、采采意思都是_________ ●伊人、其人、不厌其烦中“其”和“伊”意思都是—— ●贸丝、贸易的贸意思是_________,而贸然的意思是________ ●士之耽兮、耽于幻想中“耽”意思是_________,而虎视眈眈中“眈眈”是________ ●将子无怒、将进酒中的“将”意思是_________,与 “妃嫔媵嫱”“以头抢地”“踉跄”“羌人”“戕害”“铿锵”等词语中的加点词读音都是_________。 ●子无良媒、君既若见录、足下何许人也等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是_______。属于敬称,汉语中的敬称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20个以上) ●至于顿丘、至于颠覆意思是_________ ●乘彼垝垣、俱乘高台意思是_________,与“参乘”读音不同。 其黄而陨、星陨如雨、并汾乔木,望秋先陨等句中的“陨” 意思是_________,而殒身不恤的“殒” 意思是_________。 ●自我徂尔的“徂”意思是_________。崩殂的“殂”意思是_________。“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意思是_________。狙击的“狙”意思是_________。趑趄读作_________。趔趄读作_________。龃龉读作_________。含英咀华的“咀” 读作_________。 ●“爽约”和“毫厘不爽”的“爽”意思是否一样? ●士贰其行“贰”的意思是_________。另一个意思是二的大写。请写出1—10的大写: ●士也罔极 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罔”意思是_________。学而不思则罔的“罔”意思是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惘”意思是_________。 ●靡室劳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计不施,迄无济三个句子中的“靡”意思是_________。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中的“靡”意思是_________。 (三)、诗歌素描: (四)、赏析阅读 《氓》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弃妇诗、怨愤诗,是一个被遗弃被蹂躏的女子对男尊女卑制度的揭露和控诉,揭露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示了她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不幸遭遇,即她如何与“氓”恋爱、结婚终至被弃的全过程,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弃妇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爱情、婚姻全过程的展示,塑造出女主人公和“氓”这两个美丑分明的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具有美丽、真诚、温柔、忠贞、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坚毅的品格。她初恋时,“送子涉淇”,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又“载笑载言”,一方面显示出少女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性格,一方面说明沉湎于热恋中的她感情是热烈的、深挚的,“氓”急于结婚,怪她“愆期”,她好言劝慰,性格是温柔的。但结婚以后,她就如同掉进了地狱。“氓”的家境贫因,她“三岁食贫”,对这她能忍受;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对这她也能够忍受。让她深受折磨的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在达到占有她的目的后,态度就变得粗暴、蛮横起来;更严重的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女子心中充满了痛苦的冤屈,但却找不到倾诉之处,就连兄弟也不能理解她、同情她。在经历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和绝望之后,女主人公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终结了这段不幸的婚姻。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展示了女主人公由幸福到痛苦、由爱到恨的心路历程,赞美了她纯洁、善良、勤劳、既忠于爱情而又敢于同险恶不幸命运决绝抗争的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 “氓”在诗中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出现的。他外表忠厚,实则异常伪善、卑劣、粗暴。为了赢得女子的爱情,他一开始装出笑容可掬的样子,并信誓旦旦表示要与女子白头偕头。其粗暴的本性在“来即我谋”时即已暴露,但由于女子的纯朴、善良和容忍而未酿成大的问题。“氓”以虚情假意骗得了女子的信任,但结婚后,他就彻底暴露出了粗暴、卑劣、凶狠的本性,把当初的“信誓旦旦”彻底抛到一边,对勤劳善良的妻子横加虐待,最终将女子无情地休弃。“氓”是一个流氓式的反面人物形象,是个卑劣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的人物,与女主人公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将赞美与同情倾注于女子,而对“氓”丑恶的灵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五、)自主感悟:请每次诵读后都要写出你感悟到的东西。注意角度和独特的内容。(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读一遍就要有一遍体会,不断强化感知,这种训练如果进行多了,学生的语感和发散思维能力绝对能提高)。 比如: 1、对诗中的女主人公,我们深深地敬佩和同情。由于是女性,她相当感性,相信爱情的她在对氓的感情中付出了真心和全部的爱。为了一个她心爱的男人,她无怨无悔,哪怕带上嫁妆连同一颗诚挚的心陪着氓艰难度日,她也乐得开怀。在感情世界中,氓是王,她只是屈服氓的姬妾,卑微而低贱,没有一点点身份可言。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她都承受下来,默默无言,只因她深爱着氓,很深很深地爱着。但氓,却因着她对他的爱而骄傲起来,也不再珍惜那份感情。可是,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份爱的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氓的不屑践踏了她的真心,冰冻了她含泪的双眸! 2、对于那个抛弃女人主人公的氓我们是批判的。也许,氓在最初对待女主人公是真心的,他也曾许诺过她美好的未来和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他厌倦了平淡的日子和毫无波澜的生活,他忘记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忠贞不渝,对女主人公更是磨灭了爱的火花。氓是不专一、不甘于寂寞的花心男人,对待家庭没有责任感,对待女主人公更是始乱终弃。当初的甜言蜜语早已随风消散,留下的只剩女主人公的涟涟泪水。 3、“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也许正如歌中所唱,年少轻狂的诺言犹如一阵风,它不会为谁停留。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女主人公终于被无情无义的氓伤透了心,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看错了他,她伤心她难过只因她没有看准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她不再爱氓,不再对这个三心二意用情不专的人有一丝留恋。从此,她与氓再无瓜葛。她明白,他不在乎她只因他有足够的把握,他知道女主人公深深地爱着他,他凭借着她对他的爱胡作非为,朝三暮四。然而现在,她不再爱氓。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氓一文不值,没有了她的爱,氓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陌生人,仅此而已。 “回头看, 当时的月亮, 曾经代表谁的心, 结果都一样。” 与氓分离了的女主人公也许会对月惆怅,甚至想起许久以前的诺言;也许寂寞的她也会眼含着泪水呐呐自问:这大千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真爱,而我,还能够相信那缥缈的所谓真爱吗? 没有人应答。答案自在风中飘。 4、《氓》着重突出了造成悲剧的人性因素,同时兼及了社会因素。而《孔雀东南飞》则着重鞭挞了造成悲剧的社会因素。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定型期,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制度及礼教制度得以确立、推广。无论刘兰芝怎样的贤惠、孝顺,夫妻怎样的恩爱,因为封建礼教及其衍生的男权文化的存在,即使男性没有始乱终弃,对于女性自身来说,幸福依旧是遥远的,是无法张望得到的。这些都从各个角度对封建男权文化之核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谴责。通过她们的血泪生活和抗争,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祥林嫂这个形象则更是将礼教吃人的本质揭示地淋漓尽致。 七、时文天天见——高考补钙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七八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感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