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初中教材《荷叶----我的母亲》引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让学生抓住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前后桌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抓住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分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前后桌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抓住描述性意象,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4、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并感受诗歌情感。
(2)、让学生有情感地诵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b、找出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学生朗读后,教师可适时提问: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母亲吗?”
“你能深情的给我们讲讲母亲疼爱你的点点滴滴吗?”
5、小结
还是孟郊说得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呀,母爱的伟大是我们永远也感激不尽的。请用我们的笔我们的心来尽情的歌唱母亲赞美母亲吧!
6、课外练笔:
要求:以“母亲”为话题写一段文字,50~150字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