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4郁达夫的散文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播放一首江南民歌 二、 导入新课: 刚才欣赏了一首江南民歌,大家感觉怎么样?江南的歌好听,人美丽,景色更秀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领略一下江南的冬季风光。(投影标题《江南的冬景》) 三、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认真欣赏一下本文的朗读录音并注意有些字词的读音。 (1) 说说本文的朗读有什么特点? (2) 能不能找出本文中对表达主题最为关键并最具神采的句子? (投影问题,播放朗读录音) 四、 结合学生的预习明确学案中的语音练习。 先让学生读出加点字的读音,然后投影,纠正答案。 五、 请同学们各自说说本文朗读的特点。 (投影切换到“三”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应该围绕“语速平缓,节奏松弛”“富有感情”这两点。 细心的学生还可以发现朗诵中读错的地方。 六、 请同学们互相交换一下看法,试回答投影上的第二个问题。 教师明确: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第3小节) 七、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江南冬景“明朗”的特点的? 学生的回答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小节的内容上: (1) 第2小节:------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到得灰云扫尽------; 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 ; 太阳一上屋檐------ (2) 第5小节: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 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 则青天碧落之下------ (3) 第7小节: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 几不成墨的背景 (4) 第8小节:雪景本身就是明朗的色彩。 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如此优美的描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应体体现以下几点: (1) 观察事物要仔细 (2) 要选择典型意象来描写 (3) 要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来描写 (4) 在描写过程中要适当运用修辞 八布置作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