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吾与汝毕力平险C.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毕礼而归之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曾不知老之将至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4.与“齐彭殇为妄作”中“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范增数目项王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C.沛公欲王关中D.亲贤臣,远小人5.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两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E.曷不委心任去留F.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6.下列句中省略内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流形骸之外B.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C.乃瞻衡宇,载欣载奔D.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以经丘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②而绝秦赵之欢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9.对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悟已生之不谏②复驾言兮焉求A.①规劝 ②语助词B.①挽回 ②疑问代词C.①挽回 ②兼词于+之D.①规劝 ②疑问代词10.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①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11.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实迷途其未远③感吾生之行休②不知其何许人也④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2.下面五个句子分编为四组,从语意关系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①田园将芜,胡不归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③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④僮仆欢迎,稚子候门⑤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⑤二.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①:“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②:“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嗓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吾暍,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竟不能无动。良久,击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③:“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④:“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⑤:“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注:中暑,很热。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文镜督河南严督:督察。B.鲁为微行微行:隐藏身份,改装出行。C.无游目视者游目:左右顾盼。D.合邑士民焚香送之合:全。14.文中标序号的五个“曰”字编为四组,说话人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⑤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A.草冠骑驴入境B.鲁心敬之而无言C.径诣别室,且浴且思D.且贤称噪于士民16.“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4分)A.看见一些貌似书生的人惊慌地在一起商量B.看见一些穿着读书人衣服的人聚集在一起谋划C.看见一些衣冠整齐的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在一起谋划D.看见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17.“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4分)A.依照平常的办法去办事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B.按照一般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C.按照平庸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D.依照平凡人的办法去行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人18.能表现鲁亮侪“奇男子”举动的句子是(只填序号)(3分)①鲁效力麾下②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③与之印,不受④良久,击水誓曰⑤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⑥吾暍甚,具汤浴我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鲁亮侪谨言慎行,遇事不轻易表态,因而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B.鲁亮侪声称天热,要求洗澡,是想借此独自思考一下。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C.鲁亮侪沿途察访士民对李令的反映,到中牟后又观察他的外貌和衣着,对李令十分敬佩。D.鲁亮侪下不顾利害,保护李令,中牟士民都感谢他,而李令认为鲁会受到牵连。【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D5.CF6.C7.D8.D9.B10.C11.C12.A二.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13.A14.C15.B16.D17.B18.②④⑤19.A【励志故事】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威廉·科贝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文学创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写不出来,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了后,对他说:“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几个小时吧……”朋友见他退缩,便改口说:“那咱们就到前面走走吧。”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他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朋友的家里。几个小时走下来,他们都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在朋友家里,威廉·科贝特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你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倒。”就是这番话,改变了威廉·科贝特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创作看作一件苦差事,而是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创作的快乐。不知不觉间,他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名篇佳作,成为美国一位知名的专栏作家。[寄语]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看到数十年之后的变化,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