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这是一堂关于介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基础课,学生学习之后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2.解析: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情景导入: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第二目情景分析: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互相交融 ;第三目情景回归: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前两目的基础上,感悟文化的巨大作用。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
识记: 文化概念 文化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理解: 文化概念 文化的力量
2.解析:
(1)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个而发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原因是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及理论的欠缺,知识点理论性较强,且有一定抽象性。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贴近学生生活,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创设情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能进行抽象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的内容→文化影响的特点→课堂小结
II.教学过程
(一)、感受文化影响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10,北京获得第29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如今圆满结束。“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无论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还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都深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并思考所提问题
问题1: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我们到感受文化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体会到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欣赏漫画:孟母三迁。
问题2:思考:孟母为什么会三迁居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学校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影响人,塑造人。
问题3:请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可以归纳出文化影响的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二)、文化影响的内容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问题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及《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思考说明的文化生活道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加工整合教材信息的能力,感悟文化影响的内容的表现。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欣赏朱自清的《背影》和歌曲《父亲》。
问题5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背影》,然后找同学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回答。
(三)、文化影响的特点
小花是个孤儿,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温暖的家,她的愿望能实现吗?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体会发生在小花身上的一段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结合《暖春》片段。
问题6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影响虽然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选择和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题7:诗中的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
问题8:为什么定居海外的华裔在一些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一旦形成则难以抹去。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其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四)小结
1、文化影响的来源 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的内容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五)目标检测
1.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C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2.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实现对人的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C )
A.文化观念 B.文化产业
C.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社会的发展
3.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C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B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D.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D )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
C.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题)
1.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2.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B )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积极向上的影响 D.精神世界的影响
3.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②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③是创造性思维 ④是主观想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巩固题(B组题)
1. 春节、仲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B )
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政活倾向性 D.消极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能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D )
A.风和日丽 B.鸟语花香 C.枯木逢春 D.乡音难改
3. 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C )
A.潜移默化的 B.消极被动的
C.深远持久的 D.不可改变的
4.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D )
A.文化水平 B.文明程度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科学文化素质
5. 营口市的脑瘫女孩李雅楠,从小喜欢读书。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鲁滨孙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而她最欣赏的人,则是张海迪。她以顽强的毅力用脚趾握笔,写下了三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李雅楠的事迹说明 ( A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
和终生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提高题(C组题)
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美籍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因为在他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
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谈谈文化对交往方式有何影响?
答案:
1、(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2、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