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人教浙江必修4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程标准
考纲考点
考情分析
1.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哲学与时代精神
近三年高考考频较高的知识点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①______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②______。
2.社会变革的先导
(1)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③______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考点一 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点拨:
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考点二 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其二,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命题研究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例题】 (2011·上海)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答案试解:______
解析:毛泽东的观点说明世界充满矛盾;杜林的观点则否认矛盾的普遍存在。两人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正确选项是C项。
针对训练(2009·广东)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误点纠错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矫正练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科学总结。这说明( )。
A.哲学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推动作用
B.哲学能够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社会范畴
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二五”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完成“十二五”目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命题视角
视角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从唯物论角度看,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完成“十二五”目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注意发展的最新成果。
命题预测
1.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 )。
①真正的哲学是没有任何局限性的哲学 ②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它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④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真正的哲学”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真正的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D.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进步
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完成第4~5题。
4.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5.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民论坛”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其更好地占领思想阵地。据此完成第7~8题。
7.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
A.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D.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8.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
C.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据此完成第9~10题。
9.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
①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因为( )。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积极指导作用
B.哲学对具体科学都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二、非选择题
1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12.材料一: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时代的、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材料二:江泽民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2)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整合
①精神上 ②精华 ③社会的前进
核心理解深化
针对训练
A
误区辨析纠错
矫正练习
D
时政聚焦拓展
命题预测
1.B
2.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反过来,认识又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一原理。
(2)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辛探索,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演练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C 5.B 6.B 7.C 8.A 9.D 10.C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宝库。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①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它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②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它是发展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的创造,要善于发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宝库,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新的实践。
12.答案:(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2)①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第二,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第三,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时代步伐,指导我国社会的变革。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