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版权归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沈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第七课第一节第二框教案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涉及到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从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关系中去认识人的本质;二是引出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类的进化则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生产着人,人也生产着社会,这就涉及到个人活动和
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0页第3自然段的小字材料。
(学生看书)
教材举了两个典型事例,用以说明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个是为社会进步做出
了不平凡贡献的外国大发明家;一个是为社会进步做出平凡贡献的中国普通水电维修工。
你还能再举出其它一些类别的人物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学生举例)
(注意:教师在学生举例时,要引导①带有时代色彩,例如抗洪英雄、改革先驱……②从正、反两方面分别举例,或者是不同人物的两面作用;或者是同一人物不同行为产生的两面作用,为下面分析问题作铺垫。教师把学生举出的人物名字作副板书写在黑板上,为后面分析问题用)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板书)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板书)
(运用学生刚才所举实例,来说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让学生进行分
析)
由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人物;无论是杰
出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总会或深或浅、或曲或直地在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迹,这一
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个人活动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能是一样的。从性质上看,有促进、推动
与阻碍、破坏之分,界限就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程度
上看,有大小之分,在于人的素质的差异。
下面,请同学们进一步分析自己所举事例,它从性质上看,应属于哪一类呢?从作用大
小上看,又应该如何进行评价呢?
(学生分析)
(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板书)
第一,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板书)
这里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
精神条件。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所有的大学都不招生了,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上大学深
造吗?“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学招生了,但不是通过考试录取,而是“推荐”,他们可以有
不经“推荐”选择考试录取的途径上大学吗?同样,今天,所有的大学都要经过高考招生录
取,你们要想上大学深造,有不经高考就上大学的选择吗?
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选择、人生实践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
系,它必然要受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也是因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顺应了历
史潮流的发展要求。
例如秦始皇,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顺应了实现社会统一的要求;
封建社会中,适应农民革命战争的需要,出现了黄巢、李自成、洪秀全……
南宋,适应抗金的需要,产生了岳飞;
清末,适应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孙中山;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
平理论……
所以,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是由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受社
会发展的制约,而善于使自己的追求适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符合社会需要而获得成功的。
因此,并非任何个人的主观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并非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会有成绩;只有
那些个人努力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主观努力才会有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个人活动也需顺应社会的具体条件。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下,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归纳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认识个人成长的条件,请同学们看投
影片:
(出示投影片)
有利条件:
①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人民的物
质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条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主要内容:
二、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遍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或促进或阻碍作用。
其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如在专制制度下,人民就没有言论、结社等自由。
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说英雄人物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袁世凯复辟”、“大跃进”为何失败?违反社会发展规律。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立: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统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以课本例子:《鲁滨孙飘流记》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