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版权归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沈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高二政治上册教案 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一节 第二框: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高考资源网政治编辑部 陆国苑编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1)识记: 因果联系的含义、特点 (2)理解: ①因果联系的含义、特点及方法论意义,明确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②针对若干基本事实,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并列举若干互为因果的事例。 (3)运用: 根据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说明几个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分析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对几个世人注目的当代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如“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2、能力目标 学会从具体事实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结论,提高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并作了分析说明,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因果联系的观点分析看待事物的方法,能对某些问题作出预见,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教学重点】 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难点】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原因和结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l)什么是联系?   (2)上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什么问题? 导入新课(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事物的多种联系中,哪种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呢?? 学生回答: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教师评价:对。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讲授新课(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请学生根据下列的导学问题自学教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因果联系?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2)因果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何? (4)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哪些方法论意义? 学生自学回答后,教师和学生一道分析。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一)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板书)  由于事物千差万别,事物存在的条件就不同,事物的联系也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第50页第四自然段,了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二)事物的因果联系 (板书) 在事物的多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例如,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其成绩还有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不同,原因是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只有经过认真分析,才能作到因材施教,学生才会有可能得到发展。 既然因果联系是人们最常见、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联系形式,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因果联系,什么是原因结果以及因果联系的特点等问题。 1、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板书) (1)什么是因果联系。(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黑体字,结合上面讲过的例子,对因果联系的含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含义。(板书) (划书第51页,要求学生简明了解原因与结果的基本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井回答:  事物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果联系与其它形式联系的区别在哪里? 即:因果联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3)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 第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板书)  即“前因后果”,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出现在前,结果发生在后。常言道:“钟不敲不响”,敲是响的原因,总是先敲后晌,不会倒过来,成为先晌后敲。但并不是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的更替,白天和黑夜的变换等,都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第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板书)   先敲后响,敲是引起,响是被引起。改革开放不是贪污腐化等新的经济犯罪现象的引起,贪污腐化等新的经济犯罪现象也不是改革开放的被引起。可见,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能构成因果联系,缺一不可。   以上两个特点是因果联系区别于其它形式联系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二者是不同的,有区别的;我们还知道了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以及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又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现在就来了解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这种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下列材料请同学们分析哪些是属于因果联系的 ①冬去春来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欢会 ③春暖花开 ④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学生分析回答,并指出其中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它们是构成因果联系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板书)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板书)  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板书)   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 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例如,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 森林被乱砍乱伐 —— 洪水泛滥 ↑ ↑ ↑ ↑ (原因) (结果)(原因) ( 结果) ? (促进) 原因与结果的区别和联系用表表示: 原  因    结 果  区 别 含义不同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时间顺序不同 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   地位作用不同 “主动”地位,引起者 “被动”地位,引起者  联 系 二者互相依赖 原因离不开结果 ,结果也离不开原因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转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二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以上我们了解了有关因果联系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本书的前言中,我们曾讲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我们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呢?(学生看书后,先找出有哪些方法论意义。) (四)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利用多媒体展示当前我们国家在环境破坏的一些事实,说明我们一定要重视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并制定新世纪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奋斗目标。所以学习因果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具体表现在: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板书)   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奥秘,是科学的使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所以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很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比如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穷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既然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探索,如果不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对事物作出主观的随意的解释,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事物,更谈不上进行科学研究了。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板书)   一是因为一定的结果都是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所以要求人们应当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去分桥其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   例1: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记取了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结果造成了对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的教训而制定的。 例2:请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介绍成功的经验、好的学习方法等;也可分组"会诊",给学生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认真分析自己、认识自己,更快提高的机会。   二是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有了对事物发展结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取得好的结果。   请同学们回答: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说明了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的事例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后果,你认为应怎样解决?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以上同学们的回答都说明了根据事物的原因预见结果钓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钓结果作出预见或只顾眼前利益,就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危害。特别是同学们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当然,对“克隆”技术的争论,至今众说纷坛,但这才更加促使科学家不断地进行研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课堂小结(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而且是多样的。我们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而且还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巩固新课(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1、正确反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C) A.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B.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C.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在同一关系中,存在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的情形,所以原因和结果没有严格的区别 课后作业(全部五号宋体,标题加粗) 为什么培根说"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