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二框 征税与纳税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了解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作用;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设计宣传栏来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 (2)教学重点 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本课最基本的理论,只有理解税收的本质,才能理解国家征税的必然性,进而理解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教学难点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在我国目前影响较大的两大税种,要从它们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作用等方面掌握,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参加经济活动打下基础。 (4)教学建议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很有限,因此,应该通过课上的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①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基本知识体系;②按分工执行搜集任务(各小组分别搜集:税收与生活的关系及税收的来龙去脉,来自哪里,用到哪里;搜集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搜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违反税法的行为都有哪些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上:学生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古语日:“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火。”通过课上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心智之火),与此同时教师点拨引导,总结提升。最后,一起走进生活.体验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躬行”让学生“绝知此事”)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1)我县城的建设:幸福公园、体育馆、市容卫生、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等等; (2)济南新貌:全运会的各大场馆建设和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 [意图:课前让学生亲自拍摄或上网查找有关县城和山东省的巨大变化,先让学生感受国家的巨大变化,然后设问。]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场馆设施的投资者主要是谁?(这些设施的费用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的,是国家出钱建设的。) 国家的钱又是从哪儿来的?(国家的财源主要来自税收。) 我们县城的巨大变化需要政府投资,而政府的财源主要是来自税收,这启示我们大家和财政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看出税收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代表发言 导入二 财政具有哪些作用?从根本上讲,要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应该如何做?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税收。那么,什么是税收?税收与国家的关系密切,与我们个人有何关系?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全 品中考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