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八课第二框题 征税和纳税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②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二)教学重点 税收的特征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教学难点 税收的特征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释疑解惑)  合作探究(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动态修改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目前我国影响较大的两个税种是? (1) (2) 4、我国税收的性质? 5、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解决。) 课堂检测: 【探究1】讨论:国家取消某种税种或者调整税率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探究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2011年9月1日,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月薪7 500元的职工实际少缴多少税款 (  ) 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超过0-1500部分 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A. 725元 B.295元 C.1000元 D.175元 【探究3】案例分析 1、张某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红火,但拒不缴纳税款。税务人员来收税时,他说:“谁来我这里收税我就让他站着进来,横着出去”。这是____________ 行为。 2、某人到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不要发票可获赠一份礼品。饭店不开发票的行为是____________行为。 3、某服装厂厂长以贷款被骗为由,故意拖欠国家税款24.8万元。其行为是______行为。 4、某企业通过虚报出口商品的价格等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3000万元。其行为是______行为。   教学后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