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一、选择题
1.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胖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俊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上述材料中,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值,是因为
A.蚂蚁能够消灭虫害
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
C.捕捉蚂蚁耗费了人类劳动
D.蚂蚁对柑橘农户具有使用价值
2.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货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它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4.本世纪初,国外某小镇一度出现了人们持“券”进行买卖的景象,“券”由小镇自行印发,在全镇范围内流通。尽管最终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但当时,这种“券”
A.为物物交换提供了便利 B.增加了小镇的财富
C.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 D.具有法定的含金量
5.香港2011年7月份总体通货膨胀率升至15年高
点。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期间
A.物价上涨 B.物价下跌
C.货币升值 D.纸币购买力上升
6.中金公司2011年10月11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通胀压力逐渐回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将进入最后阶段,政策最快明年一季度或将转向。如果上述转向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我国将
A.适度增发纸币 B.大幅减少纸币流通量
C.适度提高利率 D.努力抑制通货紧缩
7.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8.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对涉及人民币汇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最终投票,力图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会
①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②增加其他国家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③将增加中国商品的出口量,冲击世界市场 ④增强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削弱其他国家的货币购买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9.2011年8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中国必须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人民币的发行问题,甲乙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只要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参考答案
1 、C 2、D 3、B 4、C 5、A 6、A 7、D 8、A
9、(1)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金,不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客观规律支配。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出售,同样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3)可见,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