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政治《政治生活》3.6.1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内容和解析 1、内容: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第二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第三目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解析:第一目情景导入,通过三个镜头反映了新中国诞生前夕三种政治力量的较量情况。 第二目首先从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其次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第三目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 二、目标和解析 1、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2、解析: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并记住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历史和现实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讲到党的执政方式的时候,学生可能难于理解,教师要强调科学执政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要遵循规律、民主执政——核心思想是强调发扬人民民主、依法执政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另外还要正确理解“三种执政”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政治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时代感强,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回顾所学知识 本节知识梳理 目标检测 配餐作业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问题1、三个镜头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 问题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问题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问题4、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5、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感悟探究:看看下面材料分别体现了党的哪种执政方式? 镜头一: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镜头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央党校教授曾叶松说,民主的“主”如果少了一点就会变成“王”,作为执政党,就要有自觉的民主意识,以人为本,才能获得人民拥戴。 (民主执政) 镜头三:2007年3月,《物权法》通过,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一崭新的说法。 (依法执政)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问题6、“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是什么?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前提 体 保 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现 证 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所在?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 (四)目标检测 1.2006年10月22日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胜利。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长征中,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 A.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B.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C.执政地位的获得是人民的选择 D.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政党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B ) A.制定具体的经济发展计划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C.依法行使政府的职能 D.在国家决策中行使最高决定权 (五)配餐作业 A组题 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意味着…………………( A ) 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律程序 ③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 ④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批准 A.①②③ 8.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原上海市 委书记陈良宇同志违纪问题立案检查。中共中央这一反腐举措,突出体现了……………………(D ) ①依法治国要严格执法 ②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③党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④党对国家的组织领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6年8月10日,《江泽民文选》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此完成3——4题。 3.2006年8月13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这体现了党……………………( C ) A.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B.依法治国 C.对国家和社会的思想领导 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江泽民文选》强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的论述,这有利于……………………( A ) A.保持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B.加强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C.中国共产党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 D.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履行各项国家职能 B组题 5.下列关于依法执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依法执政就是依法行政 B.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C.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依法执政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说明( A ) A.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组织 C.中共中央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决定的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 重大部署。材料表明………………( B ) A.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的工作中心 B.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党和国家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党中央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8.2006年11月13日,《学习时报》刊发《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江泽民同志的学习观》一文。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 A ) ①提高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 ②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 ③提高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④杜绝党员的腐败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①②③ 9.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下列关于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C ) ①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 ②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④依法执政保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的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0.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 于2007年一季度全部完成。中央特别强调,在换届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坚持民主执 政的内在要求,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坚持民主执政要……………………( B ) A.与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B.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D.领导立法,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C组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从这场特大自然灾害袭来的那一刻起,党和政府就始终心念灾区人民,情系灾区人民。我们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迅速赶赴抗灾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党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冲在最前面,干在危险处,发挥了顶梁柱和主心骨的作用。危难时刻,党委和政府的声音、关怀伴随在灾区人民左右。在突然袭来的灾难面前,受灾地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级党组织发挥着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政治生活角度,如何理解党在抗震救灾中的坚强领导作用? 答案:(1)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2)这体现了党的地位,即党是我们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此次地震灾害,我们一定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排除万难,争取最后的胜利,为国家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