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新课标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一、内容和解析 1、内容: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二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目“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解析:第一目通过一份共产党员光辉典范、杰出代表名单和一位被誉为“为民书记”的郑培民、一位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贡献一生的模范教师方永刚的事迹简介作为情境导入,营造了对党深情热爱的氛围。第二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科学理论武装的党。第三目教材首先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次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目标和解析 1、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 (2)理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表现。 2、解析: (1)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2)结合“探究与共享”思考“三个代表”及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讲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觉得抽象,所以在教学上首先要讲清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他没有特殊的利益。其次要利用一些实例讲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政治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时代感强,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回顾所学知识 本节知识梳理 目标检测 配餐作业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二)进行新课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问题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七千多万党员,领导13亿人口的中国的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取得了那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共产党人怎样当好人民的公仆、时代先锋?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作为共产党人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见教材P67  问题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和精髓分别是什么?见教材P67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当然,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问题4、“三个代表”的内容、主题及本质是什么?见教材P67 “三个代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问题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地位是什么?见教材P67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题6、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1)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2、怎么样? 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总之,在今天的中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日益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解决关系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例如有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桂希恩、徐本禹、钟南山等等,通过出示当代中国的一些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图片,最后情感回归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长期执政,从只有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人的大党的原因就在于党具有先进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结合党的发展历程和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四)目标检测 1、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 ) A、党的基本路线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②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配餐作业 A组题 1.中共中央建议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写入宪法。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D )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 ②经济立法的职能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形象地概括为“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这表明(A) A.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党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C.党始终把反腐败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表明(C) A.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中国共产党履行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C.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社会主义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B组题 4.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表明 ( C ) A.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B.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C.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D.一切国家机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5.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体现了 ( C ) ①中国共产党履行经济职能 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④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6.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力去办”。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D ) A.在行使国家职能时以执政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其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A ) A.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B.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D.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8.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是要代表( C )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国家利益 C组题 9.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并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参考答案:①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