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课题:11、1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 课时 时间: 课标要求: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  教学 难点  比较优势原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动力和因素  教学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     有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课后 补充  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 授课内容    通过展示国内外的知名品牌,让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 通过海尔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相关链接的部分知识,让学生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有进一步的认识。 总结:辨析题的做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回答: 1、你平时接触过(购买)哪些外国品牌的商品?为什么你要选购这些商品? 2、你知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国际知名品牌:可口可乐,耐克,三星,肯德基 中国知名品牌:海尔,李宁,康佳,劲霸 (二)进行新课 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课件展示)通过以上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从家电到生活用品,洋货是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也纷纷走出国门,总之,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它又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我们这儿就深入的分析一下: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的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生产全球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欧洲“空中客机”的生产 们看到画面的是最新的“空中客车” A380,2004年5月诞生,将于2005年试飞,它的一般客舱可以容纳800多人,比747型和400型客机多35%的载客量。成为欧洲人的一大骄傲。想一想:A380型客机的生产有什么特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空中客机的生产是多个国家共同合作完成的,这恰恰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 (二)贸易的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  问题设置: 如果甲乙两国进行贸易,双方应该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国在国际上哪些产业有优势?哪些产业不具有优势?对此,你有什么构想? 问题答案 ①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工艺肉类的比较落优势。因此,甲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交换。 ②我国劳动密集型拥有比较优势。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一般不具有优势 相关链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商品进口国。 (三)资本全球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数据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值达500万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在1000万亿以上,它们可24小时为世界服务。目前,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的比重不断增加,发达国家达到25%,发展中国家平均13%, 问题导入:想一想: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 教师讲解: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及其海外资本直接投资的90%。 由此可见,在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跨国公司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的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跨国公司存在的意义: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多媒体展示:总部设在青岛的海尔集团,自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尔后,迅速在中东、北美设厂,1999年进入美国设厂,截至2004年,海尔已在世界12个国家建立子公司。现在,海尔已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提高世界资源利用效率 国际分工水平提高------推动各国生产力发展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多媒体材料全球的两极分化分析)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2)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多媒体课件展示97年亚洲经济危机)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共有三波,第一波与1997年5月14日到6月,集中于泰国;七月后引发第二波,影响邻近几个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使印尼盾、马来西亚元、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价狂跌;10月起,台湾、韩国、香港等也难逃此劫,可说是风暴的第三波。纽约道·琼斯指数、伦敦和东京的大型股市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泥潭。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三)课堂练习 [例1]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经济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2]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正确地有 ( )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2)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结果 A.(1)(2)(4) B.(2)(3)(4) C.(1)(2)(3) D.(1)(3)(4) 答案:C [例3] 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然油泵生产在美国,自动驱动器生产在加拿大,发动机生产在澳大利亚…….一部整车生产丛设计到装配涉及8个国家。这反映了 ( )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 答案 A [例4] 上题材料反映的问题( ) (1)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同步增长 (4)有利于发挥各国优势,节约社会劳动 A.(1)(2)(4) B.(2)(3)(4) C.(1)(2)(3) D.(1)(3)(4) 答案:A 辨析: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此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则有害无利.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要遵守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加之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接受一些不公正、不平等的条件.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并非有害无利.经济全球化使大量资本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勇敢地迎接挑战.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5分钟  课堂 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明确了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国际经济活动,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作业 评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教后感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例,从实践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对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正反面影响。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