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案)第三课: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第三节?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第二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课: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
第三节第二框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解决劳动争议方面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学生收集父母单位《劳动法》实施情况并完成调查表
3.老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职员小王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比较烦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
【案例呈现】仲裁委员会为什么支持她的仲裁起请求(教材P99页)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板书)
师:1、是什么原因促使小王想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关系?
生:公司限制职工的发展,不注重培训和软件的开发,对职工关心很少,并限制结婚的年龄。
师:2、企业的这些做法侵犯的员工的哪些权利?
生:侵犯了职工接受培训、享受社会福利以及公民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
师:3、仲裁委员会支持小王的请求有哪些法律依据?
生: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师: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利益。
师: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依据哪部法律?
生:《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内容和制定的意义
【相关链接】教材100页《劳动法》的诞生
师:1、《劳动法》包括哪些内容
生:包括劳动合同、休假制度职工培训等共十三章内容。
师:2、《劳动法》制定的意义
生: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武器,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可以凭借《劳动法》追究法律责任。是劳动者的保护神。
师:《劳动法》的制定,为劳动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任何侵犯劳动者权利的行为都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劳动法》中包括了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等相关规定。只有这样,当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才能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呈现】林女士于1998年2月到南京某公司工作后,曾多次与公司交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3月,林女士被迫离开公司后,公司以“没有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按照她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协商未果后,林女士向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裁决公司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仲裁委员会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支持了林女士的要求。公司不服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审理后公司不服上诉至南京中院。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作为用人单位聘用林女士为其工作,而未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在双方终止劳动关系时,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据此,二审法院做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师:林女士当初怎样做才能防止现在复杂的局面?
生:林女士在参加工作时就应该和企业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目的(板书)
【媒体演示】出示一份劳动合同的样本(附件一)
师: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该依照哪些程序呢?
劳动合同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劳动合同的制定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合同一旦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同时,合同的制定一方面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案例呈现】附件二:四位工人状告某厂长
【讨论交流】1、结合所给的案例,请同学回答什么是劳动争议?
2、当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当事人采取了哪种方式希望解决争议的?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采取了协商的方式。原告提出工作量太大,要求厂长再给增加一个人,厂长不同意加人。3个月后,原告感到无法再坚持长时间的超量劳动。因而,又一次向厂方反映要求解决问题,但遭到拒绝。
师:双方当事人协商未果,于是几名职工又采取了什么步骤?结果怎么样?
生:
师:在我国,劳动仲裁实行一裁终裁。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最终,在法院的审理下四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小结)在这个案例中,劳动者经历了协商、仲裁、起诉三种方式,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除了以上三种外,还包括劳动争议的调解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劳动争议四种处理方式的具体内涵及法定程序。)
1.协商,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2.调解,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
3.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实行公断与裁决。
4.诉讼,是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学生活动】假如你是上述案例中的一位员工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来处理出现的劳动争议?并简单说说原因。
学生交流对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理解
生1:先选择协商,不想和单位把关系弄得太僵,视情况再选择仲裁或起诉。
生2:选择仲裁,单位是处于强势,不太可能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生3:直接选择起诉,依法办事最公正。
……
师:有同学直接选择起诉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的程序?说明原因。
生:不符合。必须经过仲裁机构的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因为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师生合作小结】:协商和调解都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选择程序,不是必经程序。调解是法定程序,但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仲裁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是解决争议的最重要环节。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关注生活】设计并分发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父母单位实施《劳动法》情况,回收、统计汇总。(附件三)
(思考探究)
1、调查表反映出怎样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情况的发生?
2.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却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是不是受法律保护,因此,不敢对用人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更何况我国劳动力绝对过剩。因此,为了不丢掉工作,只好忍气吞声,甘吃哑巴亏。
生:应加强法律的宣传,企业和个人都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侵犯劳动者权利的要依法追究。
……
【师生合作小结】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劳动者要增强维权的意识,企业要自觉地遵守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同时执法机关要加强执法的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劳动者维权难的问题。对劳动者来说,当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要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本课中的探究交流由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
对学生在讨论、交流、回答过程中的表现可做平时成绩加以记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设计说明[
运用教材中的材料并设置问题,一是复习前一框内容,二是让学生学会依据法律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教学中学生多次的讨论交流,是学生较喜欢的学习方式。在这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案例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也使学生认识到,
一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争议,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让学生收集父母单位实施《劳动法》的有关情况,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堂交流,找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以此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附件
附件一:劳动合同样本
甲方(用工单位): 住址:
乙方: 身份证号:
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经考核,录用乙方×××(姓名)为×××(工种名称)工人,遵照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甲方录用乙方从事×××(工种名称)。
第二条??? 劳动合同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时止。其中试用期限为××个月,至××年×月×日止。
第三条??? 甲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
一、???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及本合同的各项条款对乙方进行管理。
二、??? 保护乙方的合法权益,按规定付给乙方工资、奖金、津贴以及保险福利和其他政策性补贴。
三、??? 做好乙方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并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劳动作业卫生条件。
四、???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乙方进行奖惩。
第四条??? 乙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
一、??? 享受×××待遇(写明待遇的内容)。
二、???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甲方的规章制度。
三、??? 完成甲方分配的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
第五条??? 工资待遇(要明确具体)。[
第六条??? 工作时间(每周不超过多少小时)。
第七条??? 劳动保险及福利待遇。
第八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要写明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如双方可以规定,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解除合同。任何一方解除合同,须提前×天通知对方,方能解除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鉴证机关存留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年×月×日
附件二:四位工人状告某厂长
某灯泡厂法定代表人朱某于1994年5月接任厂长职务后,从?1995年7月5日起,以生产任务紧,将原来由7人承担工作改由4人承担。一个星期后,这4位工人提出4人承担的工作量太大,每天得多干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要求厂长再给增加一个人,厂长不同意加人。3个月后,4位工人感到无法再坚持长时间的超量劳动。因而,又一次向厂方反映要求解决问题,但厂长朱某给予拒绝,双方遂为此发生争议。
于是4位工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仲裁机关依法责令被告停止长期变相延长劳动时间的行为。仲裁委员会裁定对4位工人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4位工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厂长朱某)保证不再侵犯职工合法权利,不再安排原告延长工作时间。
法院经审理查明:灯泡厂法定代表人以工厂人手不足为由,变相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已违反了我国有关工时立法。裁定被告人应立即停止长期延长申诉人工作时间的行为。?
附件三:问卷调查表
1、你知道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相关法律的名称吗?
A.知道 B.不知道
2、你知道《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内容吗?
A.知道 B.不知道 C.不是很清楚
3、你曾经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了吗?
A.有 B.没有
4、企业曾经克扣过你的工资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5、企业是否给你交纳“四金”?
A.有 B.没有 C.没有交满
6、企业是否曾经让你连续加班(月总计超过36小时)?
A.有 B.没有
7、企业是否有其他侵犯劳动者权利的行为,
请你写明
8、当有劳动争议发生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A.甘愿忍受 B.协商处理 C.起诉 D.其他
9、劳动争议发生后处理的结果
A.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B.不了了之 C.部分权益得到维护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