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
幻灯片 2 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201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4%,2015年将达到60%左右。
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有1 000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
尝试探究:城市化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就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改善了地区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生产的效率;促进科技和信息化的推进;城市文化影响乡村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
----
幻灯片 3了解
工业化、城市化的概念。
掌握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江苏省的概况和工业化、城市化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应用
依据图表资料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幻灯片 4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①___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2)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②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3)衡量指标
a.③_________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b.④_____________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c.⑤_________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1.
一、
机器大工业
工业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城镇人口
----
幻灯片 5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⑥_________
_____。
(2)本质:农业人口向⑦___________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3)内涵
2.
⑧_________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⑨_________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比例增长
过程
非农业人口
农村人口
城市文明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江苏省概况
(1)位置:位于⑩___________下游、黄海之滨。
(2)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⑪_____。
1.
二、
长江、淮河
发达
----
幻灯片 6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1)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⑫____阶段,工业化水平
较高,进程明显加快。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⑬____
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1.存在问题
中级
低于
对⑭_____________认识不够全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⑮_________
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
⑯_____________有待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的内涵
环境问题
城镇体系结构
----
幻灯片 7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2.
(1)发展前景
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⑰_____以上
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⑱_____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主要措施
a.⑲____________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b.⑳_____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c.以工业发展促进 _______建设。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促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e.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 _________、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55%
65%
调整行政区划
“组团式”
小城镇
存量土地
----
幻灯片 8教材P67“图2-5-2 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
提示:阅读本图要说出江苏省的地级市名称、分布及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特点。
江苏省的地级市有:自北向南临京杭运河的是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自西向东临长江的是南京、镇江、南通;自北向南临海的是连云港、盐城、南通;既不临河,也不临江,还不临海的是泰州。
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南京和南部临近上海的三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南通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千米900人以上;中部的盐城、淮安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600人以下。具体如下表所示:
1.
----
幻灯片 9----
幻灯片 10教材P68“图2-5-4 太湖水污染监测
图2-5-5 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提示:国家早已颁布了治理太湖在内的重点河湖的措施。目前,太湖首要的环境问题是富营养化。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是太湖富营养化主要物质氮、磷的最大来源。从图中可看出,太湖水氮、磷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治理措施有控制农药的使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教材P69“图2-5-6 江苏省城市群发展总体要求”
提示:本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江苏省“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的具体措施。读图时应明确两点:一是三大“城市圈”的位置与范围,二是三大“城市圈”的发展要求。
3.
2.
----
幻灯片 11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 20世纪90年代,城镇化率上升到36.3%,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49.68%,平均每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当前每年转移人口的规模高达1 300多万。中国现有二产和三产就业人口共计4.83亿,一产就业人员约3亿(2009年),当前每年有700多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
——工业化和城市化
----
幻灯片 1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市化?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间有何关系?
右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双选)
【例证1】►
----
幻灯片 13(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图示曲线反映了 (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幻灯片 14答案 (1)CD (2)BC
----
幻灯片 15 右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1】►
(1)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 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2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2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
幻灯片 16解析 (1)据图分析,该地区的乡村人口由原来的1 0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 000万人,增加了1 000万人,增长了1倍。总人口由1 500万人增加到3 000万人,增长了1倍。城市人口由500万人增加到1 000万人。(2)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该地原来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3.3%,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是33.3%,没有变化。
答案 (1)B (2)C
----
幻灯片 17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主要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工业化
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
幻灯片 18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
幻灯片 19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关系
----
幻灯片 20【拓展延伸】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
幻灯片 21 2011年9月19日中国江苏网:经济大省江苏,在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后,正以创新型经济力推新一轮发展,江苏拥有国家和省级开发区138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占全国的11.2%。2010年江苏人均GDP为7 700美元,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省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67.3%上升到71.6%。2010年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达57%,远高于全国47.5%平均水平之上。预计江苏省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3%。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
幻灯片 2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状如何?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我国七个经济地带划分方案。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所给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例证2】►
----
幻灯片 23(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化水平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
----
幻灯片 26【练习2】►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
幻灯片 27(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幻灯片 28解析 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 (1)A (2)D (3)A
----
幻灯片 29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状
----
幻灯片 30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幻灯片 31【方法技巧】 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
工业化、城市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面是珠江三角洲与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
----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单击此处进入 5分钟小练习
----
幻灯片 34教材P65探索思考
提示:(1)2002年中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5.4%,已基本达到国际通用标准。但从更重要的农业
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全
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50%,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
20%);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2%,也没有达
到国际通用标准(>60%)。
(2)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就要增加第二、三
产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农业就业人口所占的
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
幻灯片 35教材P71思考
提示:(1)密歇根州复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创造良好
的投资环境,如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员工培训等。②
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如投巨资于生命科学的商业
化、增加生命科学的研发资金、吸引生命科学领域的
高科技人才等。③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通过自行
研制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发了包括使用氢燃料电
池、玉米油燃料以及电能等能源的新一代汽车。
(2)以上这些措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的投
资环境,可以吸引众多的高科技人才;高科技的发展
和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又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条件。
----
幻灯片 36 (3)密歇根州的复苏对其城市建设的影响是:扭转了城
市经济的衰退局面,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防止了
高科技人才的外流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动摇。
教材P71复习题
提示:1.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主要有:调整行政
区划,加快城市化;“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
城市圈”;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保障进城农民的
利益。
2.略。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