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 幻灯片 41.划分依据:地震波 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传播速度 横波 纵波 慢 快 固体、液体和 气体 ---- 幻灯片 5(2)地震波的波速变化 明显增加 完全消失 下降 ---- 幻灯片 6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界面:图中C为 ,D为 。 (2)圈层:图中C、D之间为 ,C以上为 ,D以内为 (由E 和F 组成)。 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 (软流层以上)。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幔 地壳 地核 外核 内核 上地幔顶部 ---- 幻灯片 7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A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B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的圈层。 3.C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 。 大气圈 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 生物圈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幻灯片 8---- 幻灯片 9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图解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莫霍界面之间的关系 ---- 幻灯片 12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具体差别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13【对点例练】 1.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读图并回答问题。 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 ---- 幻灯片 14 (1)2010年6月26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7.1级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________(灾害)侵袭。 ---- 幻灯片 15(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 幻灯片 16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约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波。 ---- 幻灯片 17解析:(1)由图中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震发生时往往引起海啸。(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线结合图中位置不难填出。(3)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纵波能穿过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 答案:(1)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 (2)  (3)横 ---- 幻灯片 18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 幻灯片 19 ---- 幻灯片 20 ---- 幻灯片 21【对点例练】 2.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结合福建泰宁丹霞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22(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图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幻灯片 23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说明了地球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 答案:(1)C (2)B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巨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 ---- 幻灯片 26 (2010江苏地理,2,2分)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幻灯片 27 解析: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形成的,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课时作业(五)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