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七章6、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区位分析
----
幻灯片 2
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内河水路
航空
管道
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铁路运输网
公路交通网
内河水路交通网
航空运输网
管道运输网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铁路—公路运输网
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
省级综合运输网
地区级综合运输网
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
幻灯片 3 案例: 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
幻灯片 4
不同地区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
幻灯片 5修筑公路的原则
*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 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
幻灯片 6山区公路选线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这幅图里反映了公路选线的哪个原则?
----
幻灯片 7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选线是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
人口和聚落的因素
----
幻灯片 8滇藏公路
这幅图里反映了公路选线的哪个原则?
公路在山区中穿行的时候,呈“之”字形弯曲,
减少坡度的影响
----
幻灯片 9
公路在山谷中穿行的时候,呈“之”字形弯曲,减少坡度的影响;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
----
幻灯片 10交通运输网中 “ 线”的区位因素:
① 人文因素
A.经济方面: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吸纳劳动力就业.
B.社会因素: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传播.
C.环境因素:
施工过程中和营运后对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11② 自然因素
应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
----
幻灯片 12(2)分析东线工程首先被选中的理由:
可利用原有铁路,投资少;地形平坦,施工难度低
(1)为什么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但是已建铁路的却比较稀疏?
中南半岛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的地形给铁路修建增加了
技术难度.
----
幻灯片 13(3)该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西
南地区经济有何影响?
对新加坡呢?
有利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开
发和商品出口;
有利于促进与东盟各国经济
交往和合作,实现
优势互补,促进西南经济发展.
新加坡经济腹地扩大,进出
口货物增加
----
幻灯片 14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天然水域较多.投资省.
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
幻灯片 15京杭运河北段建设的有利因素:
地势低平,有地下水补给; 地势两侧高,中部低,连接多个湖泊,工程量小是最佳路线
----
幻灯片 16我国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意义和克服的困难?
----
幻灯片 17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1月14日在中哈边境阿拉口实现两国对接.这是两国历史上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请回答下题:
(1)哈国石油最丰富的地区是: ( )
A.图兰平原 B.里海沿岸
C.哈萨克丘陵 D.帕米尔高原
(2)中哈输油管线建设中要防止的环境问题: ( )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
(3)影响中哈管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科技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B
C
D
----
幻灯片 18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
幻灯片 19答案 (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 ;
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 ;
(邻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
幻灯片 20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
泊位的原因。
----
幻灯片 21答案 (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 ,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海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
----
幻灯片 22(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石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
----
幻灯片 23答案
(3)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 。
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
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
----
幻灯片 24(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
幻灯片 25答案 (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 原料(铁矿石) 运输路线短,
建设成本低(地价低)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