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7课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锦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湖南株洲沿铁路发展(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 幻灯片 5(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 幻灯片 6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 幻灯片 7---- 幻灯片 8【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幻灯片 9(1)按甲、乙、丙、丁顺序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公路、水运、铁路、航空 B.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C.水运、公路、铁路、航空 D.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2)货运可分为短途、中途、长途。从运费考虑,适宜大宗物资中途运输的方式是( ) A.铁路 B.水运 C.公路 D.航空 A B ---- 幻灯片 10【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 幻灯片 11【1—2】(浙江金华2013届高三模拟)据中国海关总署消息,中俄原油管道首批原油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日9时36分顺利从俄罗斯进入中国漠河兴安首站,漠河海关对进站原油进行了全程监管。据介绍,中俄原油管道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据此回答(1)~(2)题。 ---- 幻灯片 12(1)对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和安全运营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降雪 B.洪涝 C.冻土 D.干旱 (2)与铁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石油的最大好处是( ) A.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B.运量大,运输速度快 C.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小 D.投资少,运输成本低 A C ---- 幻灯片 13【解析】第(1)题,考查管道运输的限制。中俄原油管道铺设处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多冻土,给管道的建设和安全运营带来困难。第(2)题,考查管道运输的特点。管道运输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 幻灯片 14【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 【2—1】(山东青岛2013届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 日照港海岸线平直,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济宁兖州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向外输送。 ---- 幻灯片 15材料二 山东半岛局部区域图。 ---- 幻灯片 16(1)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海岸线平直,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 ,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是 方便煤炭的外运 。   (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其原因主要是 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发达,服务功能强 。 (3)烟台港与大连港早已开通了汽车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汽车轮渡和火车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 幻灯片 17【解析】第(1)题,考查港口选址的自然因素。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有:避风的港湾,等水位线密集,水深。第(2)题,考查港口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腹地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因素。第(3)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火车与汽车相比运载量大,火车轮渡可加大运输量,降低费用,提高运输速度,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答案: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 意义:①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②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③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 幻灯片 18【2—2】(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国铁路日均运输需求约30多万车次,但满足率只有33%左右。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路的2%,却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高达50%以上,因此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发展。为此,论证多年的京沪高速铁路已动工建设。 ---- 幻灯片 19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分别示意青藏铁路和京沪铁路。 ---- 幻灯片 20(1)简要说明京沪铁路运输密度高于全国4倍的原因。 (2)已建成的青藏铁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都尽可能地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分析其目的。 ---- 幻灯片 21答案: (1)连接两大经济圈(两大经济发达地区,两大工业基地);沿线经济发达,客流或物流量大。 (2)青藏铁路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在冻土地段路基下沉;二是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京沪高铁的目的:为了节约土地资源。 ---- 幻灯片 22【解析】第(1)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社会因素。影响交通线运输量的主要原因从沿线经济发展分析。第(2)题,考查影响铁路布局的自然因素。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和冻土问题分析;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从节约用地的方面分析。 ---- 幻灯片 23【2—3】(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读图,回答问题。 ---- 幻灯片 24(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B D ---- 幻灯片 25【解析】第(1)题,考查影响铁路布局的自然因素。铁路一般沿地形平坦的位置分布,环形分布表明其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山地。第(2)题,考查影响铁路布局的自然因素和等高线的相关知识。铁路呈弯曲延伸,是地形起伏导致的。中间山地为主,铁路线弯曲前进。 ---- 幻灯片 26【考点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 【3—1】(安徽合肥2013届模拟)读安徽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及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幻灯片 27(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荣,原因是 泉 河是对外通商口岸,说明 河流 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原因是 泉河淤塞 ,说明城市的布局向 交通便利 的位置移动。   ---- 幻灯片 28(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影响。 ---- 幻灯片 2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 幻灯片 30【3—2】(湖北孝感高中2013届高三调研)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市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 幻灯片 31(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A B ---- 幻灯片 32【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区位条件:一是交通便捷程度;二是消费人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交通通达性好。选择B项。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交通便捷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人口,选择A项。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