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锦囊】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分析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 幻灯片 5(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 幻灯片 6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对比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 ---- 幻灯片 7---- 幻灯片 8---- 幻灯片 93.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 幻灯片 12(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幻灯片 13(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考点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1】(金华十校2012届模拟)读东北地区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1)~(3)题。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D ---- 幻灯片 18【解析】本组题主要结合区域图和材料考查东北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特点。第(1)题,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故对应Ⅰ或Ⅴ,又①地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Ⅴ,③地对应Ⅰ;②地年降水量为881mm,较丰富,对应Ⅲ;④地年均温较低,对应Ⅳ,则⑤地对应Ⅱ。 ---- 幻灯片 19(2)表中②、③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 A ---- 幻灯片 20【解析】第(2)题,②、③分别对应Ⅲ、Ⅰ,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关。 ---- 幻灯片 21(3)与江汉平原比较,Ⅳ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B.肥沃的土壤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地广人稀 D ---- 幻灯片 22【解析】第(3)题,Ⅳ地区是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 ---- 幻灯片 23【1—2】(太原2012届测试)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 幻灯片 24(1)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拓展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B ---- 幻灯片 25【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第(1)题,种植橡胶的北界拓展到24°N,主要是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耐寒品种的培育等。 ---- 幻灯片 26(2)“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C ---- 幻灯片 27【解析】第(2)题,棉花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该地区降水少,晴天多,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适宜棉花的种植。 ---- 幻灯片 28(3)“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曾经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的迁入( ) A.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B.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C.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D.改变了当地人口的增长模式 A ---- 幻灯片 29【解析】第(3)题,“北大荒”地区人口的大量迁入,缓解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北大荒”开发建设之初当地人口增长模式仍为“传统型”。 ---- 幻灯片 30【考点2】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天津2012届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31(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偏北,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冬季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 C ---- 幻灯片 32【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1月等温线明显偏北,说明该地气温高,结合地形可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处于冬季盛行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幻灯片 33(2)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B ---- 幻灯片 34【解析】第(2)题,东北地区几十年来高强度的农业开发,黑土冲刷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过度的围垦湿地导致湿地大幅萎缩,其生态功能锐减。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生态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幻灯片 35【2—2】(南昌二中2012届模拟)“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C ---- 幻灯片 36【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第(1)题,东北地区以黑土、黑钙土为主;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东北地区随着开垦规模的扩大,耕地面积扩大,湿地破坏严重,湿地面积不断缩小。 ---- 幻灯片 37(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D ---- 幻灯片 38【解析】第(2)题,黑龙江垦区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应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A项“粮、牧、企”结构中的“企”是指现有的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市场品牌,而不是再新建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从“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科技,发展深加工。 ---- 幻灯片 39【考点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分析 【3—1】(甘肃张掖2013届高三月考)图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下图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生产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答案:气候原因:纬度较低,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地处高原,温差小,药材生长的自然条件好;地形原因:西部地势高差显著,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 ---- 幻灯片 43【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题,结合图示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甲省为云南省,其物种繁多的原因主要从其纬度位置和地形条件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 ---- 幻灯片 44(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药材加工的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生产加工经验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条件。 ---- 幻灯片 45【解析】第(2)题,影响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 幻灯片 46(3)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不合理。该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盆地比重很小,但是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高原、坡地地区过度开荒会引发水土流失,石漠化扩展,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 ---- 幻灯片 47【解析】第(3)题,根据该省区的地形条件以山地、高原为主,而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判断该地区存在过度开垦、陡坡开荒的问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故判断其农业结构不合理。 ---- 幻灯片 48【3—2】(汕头聿怀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2月3日国际旅游岛商报消息 省委书记罗保铭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保险事业的发展。海南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海南农业的健康发展。希望保监会指导保险企业结合海南现代农业和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新险种,创新投保和理赔方式,为海南热带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幻灯片 49材料二 海南岛的热带高效农业。 ---- 幻灯片 50(1)我国海南岛从温度带划分看属于 热带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秋 季节。由材料二中可知其杂粮林业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 ---- 幻灯片 5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题,海南岛地处我国南海北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材料二中杂粮林业区位于海南岛的中部,由发散状的水系信息可知,海南岛中部地势较高,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农林开发和建设不当,必然会引起水土流失问题。 ---- 幻灯片 52(2)对海南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干旱 A ---- 幻灯片 53【解析】第(2)题,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湿润地区,远离沙尘源地,不会有沙尘暴的问题,同时由于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微弱。海南岛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台风、暴雨、干旱、冰雹等。其中,台风是影响海南岛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而且往往伴随大面积的暴雨等恶劣的气象灾害;干旱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 幻灯片 54(3)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下列农业生产形式最适宜发展的是( ) A.温室农业 B.石油农业 C.观光农业 D.白色农业 C ---- 幻灯片 55(4)海南发展热带农业的主要资源优势是什么? 答案:地处热带,光、热、水充足,气候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较为充足;生物资源丰富。 ---- 幻灯片 56【解析】第(3)、(4)题,海南岛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光、热、水充足,热带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优势突出,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另外,海南岛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石油农业是指农业发展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白色农业即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岛的农业生产应着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 ---- 幻灯片 57(5)试分析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答案:要实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主要采取以下基本策略:合理规划功能区,加快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效益型农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推广无公害农业,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森林,改善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与内地的互补优势,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殖,发展品牌农业。(合理即可) ---- 幻灯片 58【解析】第(5)题,本题要结合海南的位置、气候、生物、土地等自然环境因素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优势,并依据其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分析其热带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