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2课 中国的气候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锦囊】 依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
1.雨带的形成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地区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
幻灯片 52.雨带的推移规律
----
幻灯片 63.北方春旱、江南梅雨、伏旱的形成
(1)北方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
幻灯片 7----
幻灯片 8【考点1】 我国气温分布状况
【1—1】(2013·新课标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
幻灯片 9(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C
----
幻灯片 10【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信息定位,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第(1)题,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台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
----
幻灯片 11(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A
----
幻灯片 12【解析】第(2)题,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
----
幻灯片 13(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B
----
幻灯片 14【解析】第(3)题,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④;③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②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
----
幻灯片 15【1—2】(广东名校2013届高三联考)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1)~(2)题。
----
幻灯片 16(1)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
A.4000、3000 B.6000、7000
C.6000、3000 D.4000、7000
C
----
幻灯片 17【解析】第(1)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由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南方。从积温等值线分布特征分析,两条相邻的积温等值线差值为1000℃,L1、L2为闭合等值线,其中L1的数值可能为6000或5000,L2的数值可能为7000或3000;从位置上看,L1所在区域为四川盆地,地势较低,热量充足,故L1的数值应为6000,而L2所在区域为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故L2的数值为3000。
----
幻灯片 18(2)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A
----
幻灯片 19【解析】第(2)题,考查气温分布及其意义。从位置上看,L3的东段位置约在长江中下游以北,是东西走向,数值为4000,大致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
幻灯片 20【考点2】 我国降水特点及影响
【2—1】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
幻灯片 21(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
A.各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D.各地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D
----
幻灯片 22(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小的地点是 南昌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答案:夏季副热带高气压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
幻灯片 23(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乌鲁木齐 ,原因是 距海远,水汽少 。
----
幻灯片 24(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答案: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
幻灯片 25【解析】本题以不同地点的降水统计数据考查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从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华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伏旱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副热带高气压有关;而我国西北地区稀少的降水和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有关;五台山的降水和当地特殊的山地地形有关。
----
幻灯片 26【考点3】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湘潭市2013届高三一模)下图表示我国青海省湟水和大通河水系示意图。湟水流域内降水约300~500毫米。湟水谷地流域面积仅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并养育了全省61%的人口。
----
幻灯片 27(1)简要分析青海省的耕地主要集中于湟水谷地的原因。
答案: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青海省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多荒漠,绝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耕地少;湟水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且种植业历史悠久,耕地较多。
----
幻灯片 28【解析】第(1)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青海省的耕地主要集中于湟水谷地,这需要从农业区位条件、水热条件来分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热量条件差;身居内陆,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多荒漠,绝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耕地少;而湟水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
幻灯片 29(2)湟水谷地有歌谣说:“此处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简要分析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案: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大,日温差大,主要因为深居内陆,地势高;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主要由于地势垂直差异大导致。
----
幻灯片 30【解析】第(2)题,考查气候特点分析及影响因素。歌谣说明当地的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大,这是由于湟水谷地两侧高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
----
幻灯片 31【3—2】(2013·福建卷)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3)题。
----
幻灯片 32(1)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C
----
幻灯片 33【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图中d区和c区分别有淮河和长江流经,d区为一般区,从气候舒适度要求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要求风力比较小的指标来看,能够达到最舒适区的应该是长江流经的c区,c区湿度大,风力小,符合气候舒适要求。
----
幻灯片 34(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C
----
幻灯片 35【解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中等高线,甲地舒适度较低,应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气温低所致。
----
幻灯片 36(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3、4 B.5、6
C.7、8 D.9、10
B
----
幻灯片 37【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5、6月份锋面雨带推移至江淮地区,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增大,风力减小,气候舒适度应最高,是游客休闲旅游的最佳时间。
----
幻灯片 38【考点4】 依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
【4—1】(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读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39(1)夏至前后,正常年份雨带将移动到( )
A.Ⅰ B.Ⅱ
C.Ⅲ D.Ⅳ
B
----
幻灯片 40【解析】第(1)题,考查雨带移动规律。夏至前后即六月中下旬,正常年份雨带移动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
----
幻灯片 41(2)造成Ⅰ和Ⅲ降水量差异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夏季风的影响 D.冬季风的影响
C
----
幻灯片 42【解析】第(2)题,考查影响降水差异的因素。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降水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不一,而非冬季风,因影响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
幻灯片 43【4—2】(淄博市2013届高三检测)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1)~(3)题。
----
幻灯片 44(1) 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A
----
幻灯片 45【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及原因。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这里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不前。
----
幻灯片 46(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A
----
幻灯片 47【解析】第(2)题,考查锋面雨带的影响。雨带位于①时,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平原此时春旱严重;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③时,正值7、8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跃;雨带位于④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
----
幻灯片 48(3)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
----
幻灯片 49【解析】第(3)题,考查锋面雨带移动与气候的关系。图示该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应为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降水少,蒸发旺盛;雨带来得晚,退得早,故南涝北旱。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