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单元 第三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二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必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 最多的国家,深受 、资源、 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行动纲领 控制 ,节约 ,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口 人口 环境 人口 能源 环境 3.战略框架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 幻灯片 7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 较低、人口 不合理以及 占有量少等问题。 (2)战略措施: ①严格控制人口的 ,提高人口 。 ②合理利用 ,减轻人口对 和环境的压力。 素质 结构 人均自然资源 数量 素质 自然资源 资源 ---- 幻灯片 8 2.资源战略 (1)资源现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短缺已开始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 ①保护和 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靠 充分挖掘潜力。 ③逐步建立资源 型的经济体系。 不合理 合理 科技进步 节约 ---- 幻灯片 9 3.环境战略 (1)环境现状:目前, 和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搞好 ,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生态建设 ---- 幻灯片 10 4.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切入点和归宿点。 (2)战略措施: ①必须毫不动摇地把 摆在首位。 ②必须把实现 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保护 ,改善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 立足点 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 一、热点探究 1.我国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为什么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提示: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具体有以下三点: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 幻灯片 13 2.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人口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给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哪些人口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短缺? 提示: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以上两方面是导致我国资源短缺的原因。 ---- 幻灯片 14 3.据2011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我国50%以上的商品目前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装垃圾,每年废弃物价值高达4 000亿元,有人说节约资源能解决环境问题,你认为正确吗? 提示:正确。环境污染归根到底是人们局限于认识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把各种有用物质排入环境,是资源浪费的后果;生态破坏也是人们不能充分有效使用自然资源而过度向环境索取资源造成的。因此,采取一切手段节约资源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 1.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2.我国的资源状况和资源战略 ---- 幻灯片 20[特别提醒]  我国人口和资源的关系 我国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素质低,往往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现资源浪费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资源紧张也往往导致人口的大量增加,如土地资源短缺,人们为了获得较多的耕地而大量垦荒,垦荒又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而又导致人口大量增加,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 幻灯片 21 [例1] (2011·江苏高考)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双选) ---- 幻灯片 22(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 ---- 幻灯片 23 [解析] 第(1)题,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其中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最快,但总量始终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第(2)题,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 [答案] (1)BC (2)AC ---- 幻灯片 2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7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 ---- 幻灯片 25材料2: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 幻灯片 26(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幻灯片 27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明确题干“耕地比重小”即在土地构成中所占比例小这一关键信息。第(2)题,过度抽取地下水易导致地面塌陷,草场超载导致草场的退化,但这些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没有直接关系。第(3)题,读图明确生态退耕即退耕还林、草、湖等,其影响应从林、草、湖三方面分析。 答案:(1)B (2)B ---- 幻灯片 28 (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 1.我国的环境危机和环境战略 由于改革开放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使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已势在必行。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影响和整治措施分析如下: ---- 幻灯片 31---- 幻灯片 32 2.中国的稳定战略及实施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定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稳定应包涵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基本分析思路如下: ---- 幻灯片 33 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并非仅指经济的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应该是指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长期、稳定发展。不过由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把经济的稳定发展放在首位。 ---- 幻灯片 34 [例2] (2011·安徽高考)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1)~(2)题。 ---- 幻灯片 35 (1)上图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幻灯片 36 [解析] 第(1)题,考查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知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湿度减小,干旱、洪涝频率增大,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第(2)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 ---- 幻灯片 37能力。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不利于种植水稻和甘蔗,所以该地不能推广蔗基鱼塘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答案] (1)A (2)C ---- 幻灯片 38 2.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1)~(2)题。 ---- 幻灯片 39(1)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 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幻灯片 40 解析:第(1)题,从土地资源构成图可看出,宜林地比重最大,其次是宜牧地,再次是宜农地;而从土地利用结构图中看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而林地和草地比重较小,因此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第(2)题,为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B (2)B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