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二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
幻灯片 41.了解旅游业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某
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旅游业
1.概念
是一种具有强烈 的经济行业。它主要利用 、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 ,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的
产业。
2.特征
以 为基础,以出售 和提供 取得收入为特征,具有 、季节性、 等特点。
文化性质
风景名胜
旅游设施
综合性
旅游资源
劳务
服务
地域性
综合性
----
幻灯片 73.意义
(1)发展国际旅游可增加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发展国内旅游可刺激 ,加快货币流通。
(3)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4)吸纳大量劳动者,扩大 。
(5)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外汇收入
消费需求
就业机会
----
幻灯片 8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
(1)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 ,旅游的 也有所区别。
(2)同一旅游区的旅游价值,因 等有所不同。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1)旅游者的 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为了省钱省时,大部分旅游者一般都会到 的地方旅游。
景观
季节变化
价值
路程较近
经济收入
----
幻灯片 9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景点是否具备较高的 价值或 价值。
(2)集群状况:是否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
(3)地域组合:同一区域内是否拥有特征 且更具
的资源。
4.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性
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 价值。
审美
历史文化
相似
价值
开发
----
幻灯片 10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1)旅游地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相配套的设施,提高旅游地的 。
(2)旅游地的 是有限度的,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6.社会环境
包括政治、文化和治安等。
接待能力
接待容量
----
幻灯片 11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促进 及 保护。
(2)弘扬 。
(3)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4)提高人们的 。
环境
文物
民族文化
生活质量
----
幻灯片 12 2.不利影响
(1)产生环境污染: 、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2)破坏动植物资源:盗挖 、偷猎野生动物。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乱设摊点、旅游设施的建设,造成严重的“ ”。
3.对策
(1)自然景观区:治理 和 等污染物;加强 ,涵养水源;保护 。
(2)古建筑景观:修复文物古迹应“ ”;扩建、新建建筑物与原有 相协调。
空气污染
珍贵花木
视觉污染
生活污水
垃圾
封山育林
景观生态系统
修旧如旧
文物古迹
----
幻灯片 13 一、教材P74图3-3-1、P77图3-3-3探究
1.为什么说旅游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
提示:发展国际旅游能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国内旅游可刺激消费,加快货币流通。
2.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吗?
提示: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经济价值就高,因为旅游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市场距离等因素的制约。
----
幻灯片 14 二、热点探究
3.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设置旅游日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为了宣传我国旅游业,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幻灯片 21 [例1]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
幻灯片 22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河流与铁路,明确该地的地理位置,从而根据旅游地理相关知识回答问题。第(1)题,图中包含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既有历史遗迹、遗址,也有最新的人工建筑,区域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地域组合良好。第(2)题,沙漠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保护旅游资源要从植被的保护、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
----
幻灯片 23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
幻灯片 24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受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
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以及环境承载量的
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每
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游览价值不高 B.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差
C.地区接待能力小 D.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
幻灯片 25(2)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
图”,说明影响游人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
( )
A.游览价值的大小 B.市场的通达性
C.感知机会的多少 D.市场经济距离
----
幻灯片 26解析:对黄河壶口瀑布而言,距离消费市场远,交通通达性差是造成其游人稀少的原因。从图中横坐标看出离无锡越近的景点,可达机会越多,说明是受旅游市场经济距离的影响。
答案:(1)B (2)D
----
幻灯片 27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旅游业绝不是“无污染产业”,在旅游活动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主要区别
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强调旅游对象的保护、社区群众的参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处于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生态旅游是在保护旅游环境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旅游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护自然资源。
----
幻灯片 31 (2)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在设计生态旅游活动时,必须考虑其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3)旅游活动的内容应包含对当地社区和游客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
(4)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分享旅游带来的收益。
----
幻灯片 32 [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市平常只有31 000人生活,但夏天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
幻灯片 33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
幻灯片 34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旅游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强力冲击。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
[答案] (1)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挤占等。社会环境: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2)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3)环境立法,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教育,禁止违法建筑等。
----
幻灯片 3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
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
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
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
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
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黄牌”警告。
----
幻灯片 36材料2: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10年“五一”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 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
幻灯片 37(1)材料1中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2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
幻灯片 3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1)题,武陵源主要是人为建设过多,破坏自然风貌;黄果树瀑布因上游植被破坏,造成水源枯竭。第(2)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得到答案。
答案:(1)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
(2)环境污染或破坏;破坏生态系统;扰乱当地社会秩序;损毁自然景观。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