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二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概况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 、俄罗斯、 、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2)地域分布 :南方多、北方少。
(3)供需矛盾突出:北方需水量大,但水资源贫乏。
巴西
加拿大
不平衡
----
幻灯片 71/3
年径流量
季节
西北
华北平原
----
幻灯片 8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西线工程
(1)路线:位于最高一级的 上,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2)优点:地势高于 和华北地区,可以 供水。
(3)不足:长江上游 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
地区和 部分地区补水。
青藏高原
西北
自流
水量
西北
华北
----
幻灯片 9 2.中线工程
(1)路线:从长江中游 水库和 库区引水到华北地区。
(2)优点:可 供水到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3.东线工程
(1)路线:位于 阶梯东部,沿京杭运河到华北地区。
(2)不足:黄河以南因地势 ,需 北送。
丹江口
三峡
自流
第三
北高南低
抽水
----
幻灯片 10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 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 争水、地区争水、 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达600亿~800亿元,促进 经济发展。
调入区
城乡
工农业
调入区
----
幻灯片 11 (3)生态效益:增加 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 趋势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改善区域 。
调入区
下降
生态
----
幻灯片 12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工程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 。
(2)可能引起长江 加重,淤塞航道。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 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土壤易发生 。
(5)东线工程范围内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水质
泥沙淤积
水生生物
盐碱化
----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 一、教材P63表3-3-1探究
1.据表分析我国南北方人口、耕地比重有何差异,人均水量有何差异,这些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我国南方人口比重高,但耕地比重远低于北方,南方人均水量远高于北方;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
----
幻灯片 152.表中哪些流域缺水问题最突出?
提示: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缺水问题最突出。这里地多、人多、水少,水土资源极不平衡,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
幻灯片 16 二、热点探究
3.据中国经济报报道,目前北京市总人口约2 000万人,但北京水资源承载力仅为1 200万人,可以说,北京到了水危机的临界状态。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华北平原相比,哪个地区缺水更为严重?为什么?
提示:华北地区较西北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尽管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由于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及条件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而区域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区域间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可行的。而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必要的。其分析思路如下:
----
幻灯片 20----
幻灯片 212.“三线”方案的评价
----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造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即需大于供,其主要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影响“供”,后者主要影响“需”,具体分析如下:
----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应遵循的“三先三后”原则
(1)先节水与后调水: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北方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厉行节约用水,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
----
幻灯片 28 (2)先治污与后通水:南水北调线路穿过众多流域,且地形复杂、污染源分布广泛,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污染源问题,不仅难以实现引水的目的,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的水污染,把南水北调变成“南污北调”。
(3)先环保与后用水:必须充分考虑调水对沿线地区特别是调出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
幻灯片 29 [例1]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幻灯片 30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向北)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工程。
(3)北京人喝的长江水来自________线路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市是_____________(简称)。
(4)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31 [解析] 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输水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第(3)题,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工程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第(4)题,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
幻灯片 32[答案] (1)淮 黄 海 C
(2)东
(3)中 鄂、豫、冀、京
(4)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
----
幻灯片 33 1.(2012·抚州模拟)读“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34(1)巴基斯坦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印度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发展航运
C.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完善印度河平原的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幻灯片 35(2)早期东部灌溉系统不完善、方式不合理极易产生( )
A.印度河断流 B.沿线土壤盐碱化
C.降水量增大 D.河流含沙量增大
解析:本题组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目的。第(1)题,通过调水渠道,将水资源合理分配在印度河平原,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充足。第(2)题,巴基斯坦所处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若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答案:(1)D (2)B
----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1.南水北调的影响
----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2.西气东输的影响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缺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
幻灯片 45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对我国的交通产生很大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
----
幻灯片 46 [例2] (2012·漳州模拟)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47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
幻灯片 48 (2)下列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东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
幻灯片 49 [解析] 根据路线的走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判断①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②为西气东输,③为西电东送中线。第(1)题,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抽水北送,故不能自流; ②西气东输沿线气候变化最大;东线引水对沿线和受水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次生盐碱化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东线沿线及供水区工业发达,工业污染严重,故保护水质成为关键。第(2)题,③工程调配的主要是水电,与当地的落差和水量有关,而地形影响落差,气候影响水量。
[答案] (1)D (2)C
----
幻灯片 50 2.“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读下图,完成(1)~(2)题。
----
幻灯片 51(1)该工程中的涩北位于 (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读出,涩北位于柴达木盆地。图中涩北周边地区高山环绕以及长江、黄河的位置都是解题的信息源。
答案:B
----
幻灯片 52(2)该工程完工后,可以 ( )
A.缓解沿线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代,减轻大气污染
D.向涩北输送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
幻灯片 53 解析:涩北→西宁→兰州一线输送的是清洁能源——天然气,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辅助工程。由于天然气(以CH4为主)在燃烧过程中不排放SO2,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所以该工程完工后,可以实现西宁、兰州等城市能源替换,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答案:C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