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 四 单 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设计1 设计2 第 三 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二 创新演练·大冲关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理解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全球气候变化 1.影响因素 的变化、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形的变化以及 等。 太阳辐射 人类活动 ---- 幻灯片 7冰期 间冰期 十万年 寒冷 温暖 ---- 幻灯片 8---- 幻灯片 9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依据: 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 (2)结论: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与人类大量排放 导致的 有关。 2.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化幅度预测 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 ,海平面将上升 米。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1.4~5.8℃ 0.09~0.88 ---- 幻灯片 10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 的上升。 (2)可能导致 、洪涝、 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 的调整。 (4)对人类 的威胁会增加。 海平面 干旱 暴雨 生态系统 健康 ---- 幻灯片 11 一、教材P91图4-3-2探究 1.地球气候的变化有何特点?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气候变化呈现冷暖交替、波状起伏的特点。 2.什么是冰期?什么是间冰期? 提示:地球气温明显低于平均气温的时期为冰期,此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高山向平原推进,气候变冷,海平面降低。冰期之间气候转暖,气温明显高于平均气温,这一时期称为间冰期。 ---- 幻灯片 12 3.冰期、间冰期的更替周期是多久? 提示:冰期、间冰期大约以十万年为周期更替,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温暖的间冰期。 ---- 幻灯片 13 二、热点探究 2012年3月27日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统计资料表明,祁连山东段冷龙岭有27条冰川消失,并有后期加速的趋势。 4.祁连山冰川消失加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 5.从长远来看,祁连山冰川消失加剧对当地农业有何影响? 提示:当地属于绿洲农业,冰川消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幻灯片 16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例1] (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 幻灯片 21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 幻灯片 22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从1962年到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故选D。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低温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更大。故选C。 [答案] (1)D (2)C ---- 幻灯片 231.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24(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下列哪些过程有关 (  ) A.a、b B.a、c C.b、d D.b、c 解析:由于大量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毁林等,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吸收地面辐射的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也增强。 答案:C ---- 幻灯片 25(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 答案:A ---- 幻灯片 26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 幻灯片 27 [例2]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28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扩大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2)人类活动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 A.禁止使用氟氯烃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 幻灯片 29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海平面若升高40~50厘米,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加上海水盐度高,会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减少;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第(2)题,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积极措施。 [答案] (1)A (2)C ---- 幻灯片 302.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 此回答(1)~(2)题。 (1)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解析:A、B、C三项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造成的,可较易改变。 答案:D ---- 幻灯片 31(2)防治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有 (  )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解析:防治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应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的两个角度去分析。 答案:B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