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 一单 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设计1 设计2 第 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创新演练·大冲关 知识点四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知道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和沿地表水平运动 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和周期。 3.运用地方时、区时的基本规律解决时间的计 算问题。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 地球围绕 由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2.自转方向 由西向东。 3.自转周期 约 。 地轴 23时56分4秒 ---- 幻灯片 74.自转速度 相同 15° 降低 赤道 ---- 幻灯片 8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1)成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 的球体;太阳照射。 不发光 不透明 (2)界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线(圈),由 线(a)和 线(b)组成。 晨昏 晨 昏 ---- 幻灯片 9 2.昼夜交替 由于 ,昼夜不断交替,周期为 小时(太阳日)。 三、产生时差 1.地方时 (1)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 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早。图中 点的时刻早 于 点的时刻。 地球自转 24 A B ---- 幻灯片 10 (2)含义:因 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A、B时刻 不同。 (3)与经度(线)的关系: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 。 时刻相同,A与B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 15° 相同 A、C 2 ---- 幻灯片 112.时区与区时 ---- 幻灯片 12 (1)时区的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 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 个时区。伦敦(0°)位于 时区;北京(120°E)位于 区。 (2)区时及其计算: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 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 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 1小时。区时北京比伦敦区时 8小时。 15° 24 中 东八 中央经线 1 早 晚 早 ---- 幻灯片 13 (3)日期变更:当由西向东跨越国 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 1天; 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 1天。 减去 加上 ---- 幻灯片 14 3.区时的应用 各国所执行的计时办法并不完全与区时相同。 (1)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 时区的区时作为统一区时。 (2)有的国家考虑到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统一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经线的地方时,即半区时。 (3)有的国家领土跨度大,为方便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统一采用1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统一采用 的区时( 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东部 东八区 120°E ---- 幻灯片 15 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现象 受 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2.定义 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 。 3.规律 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上不偏转。 4.影响 对河岸的冲刷、洋流的流向、气流的方向等都有影响。 地球自转 地转偏 向力 左 赤道 右 ---- 幻灯片 16 一、教材P11图1-2-2探究 1.由图分析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怎样的? 提示: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一样;线速度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最符合哪里? 提示:赤道上。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即八万里。 3.60°N与赤道上的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约1∶2的关系。 ---- 幻灯片 17 二、热点探究 4.一位细心的老司机发现,由他驾驶多年的车辆总是右侧的轮胎磨损较左侧的严重,心中很疑惑。你能解释他的疑惑吗? 提示:北半球行驶中的车辆,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总是有向右偏的趋势,因此右侧的轮胎所受的摩擦力大,磨损比左侧严重一些。 ---- 幻灯片 18 5.2012年五·一期间有位孕妇乘坐游轮时从上海到旧金山途中生了对双胞胎,先生下的是一个女孩,然后又生了个男孩。可按日期计算,男孩反而成了哥哥,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男孩,因日期要减去一天,就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1.地球自转的方向 (1)侧视图:北极在上,逆时针方向旋转(见图1);南极在上,顺时针方向旋转(见图2)。 (2)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见图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见图4) ---- 幻灯片 212.地球表面各地的自转速度 ---- 幻灯片 22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 顺着东经度数越来越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数越来越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 幻灯片 23 [例1]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 幻灯片 24(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幻灯片 25 [解析] 第(1)题,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纬度60°处的线速度约等于赤道的一半为837千米/小时,纬度30°的线速度为1 447千米/小时,因此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第(2)题,从图中数据看,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因纬度相同,两点相比,a点地势高于b点。 [答案] (1)A (2)A ---- 幻灯片 261.读右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比较并且说明在图中A、B、N三点的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本图中当A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 点时,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27解析:第(1)题,要标出图中的自转方向,主要先明确南北半球,然后再画出自转方向。由于图中给出了北极点N,故此图所表示的是北半球,所以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第(2)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线速度、角速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的特点,其次要弄清楚A、B、N三点所在的纬度排列是从赤道到极点,由于角速度的分布规律是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是相同的,而线速度的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从角速度看,A、B两点相同,均为15°/h,N点为0;从线速度来看,A最大,B次之,N为0。第(3)题,结合地球的自转周期及其长度分析回答。 答案:(1)略(逆时针)。 (2)A、B两点角速度相等,均为15°/h,N点为0。线速度A点最大,B点次之,N点为0。 (3)23时56分4秒 ---- 幻灯片 28 1.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如下图所示),具有以下特征: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一半是晨线(如图1中AN),一半是昏线(如图1中NB)。 (2)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永远平分赤道。 ---- 幻灯片 29 (4)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速度为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应注意区别。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这一特点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交替才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 幻灯片 32[例2]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幻灯片 33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处在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为黄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只有②在昏线上,处于黄昏。第(2)题,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故四幅图中全部符合条件。 [答案] (1)B (2)D ---- 幻灯片 342.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 解析:由晨昏线判定的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半球,则a为昏线;过b进入昼半球,则b为晨线,与题干要求不符;同理推断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B ---- 幻灯片 351.地方时和区时 ----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2.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比较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 在时间的计算中,勿将北京时间等同于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处116°E的地方时。如北京天安门广场春分日升旗的时间,是北京地方时的6:00,北京时间应为6时16分。  ---- 幻灯片 43 光照图上时间的判定方法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对地方时的计算帮助很大,以下图为例: (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2)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 (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NC。 (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NA。 ---- 幻灯片 44 [例3] (2010·天津高考)读下图,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 ---- 幻灯片 45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间的计算,着眼点为经度判断。从图中所给的经度,可以知道图中各地与北京的经度差,按东加西减的原则可得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举行时,伦敦时间为4月30日12时10分,纽约时间为4月30日7时10分,新加坡时间为4月30日19时10分,巴西利亚时间为4月30日9时10分,故选C。 [答案] C ---- 幻灯片 46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A地时间是5月6日下午6时时,北京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C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 (2)当B地时间是3月21日9时,C地的区时是 __________________。全球处于3月22日的范围是______。 ---- 幻灯片 47解析:第(1)题,A点的经度是135°E,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C点的经度是170°E,A、C两地经度相差35°。第(2)题,B在西九区,C在东十一区,两地相差20个时区,当B地时间是3月21日9时时,180°经线上为6时,90°E为0时。 答案:(1)5月6日17时 5月6日20时20分 (2)3月22日5时 90°E向东到180°经线 ---- 幻灯片 48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具有发生偏转的现象,不同地点发生偏转的方向不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此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 幻灯片 49---- 幻灯片 50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判读方法 (1)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是一个难点,我们要可以用“左右手”法则来记忆和判读。方法是:判读者朝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手心向上,四指与拇指垂直,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偏移方向,见下图(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 幻灯片 51 (2)用顺口溜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其中,“左、右的判断必须是面对运动物体的去向而立”确定。 ---- 幻灯片 52 [例4]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方向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 幻灯片 53 (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幻灯片 5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第(1)题,甲同学抬头面视雨伞内侧,顺时针方向转伞,对于乙同学来说,雨伞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类似于从地球北极俯视地球转动的状况,北半球向右偏,所以红墨水在伞面运动的轨迹是向右偏转。第(2)题,考查该实验与地球自转的差别。受伞的形状的影响,滴在伞面上的墨水从中心向边缘流,只模拟出了从北半球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偏转现象。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该实验没有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偏转现象,也没有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偏转现象,且雨伞转动与地球自转实际差别很大。 [答案] (1)B (2)A ---- 幻灯片 554.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 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56(1)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 确的是 (  ) A.A、B B.B、D C.D、E D.A、E (2)该图示反映的地理规律不能解释 (  ) A.河流泥沙的沉积与冲刷 B.洋流的偏向 C.长距离运行火车对铁轨的摩擦 D.黄河泥沙含量大 ---- 幻灯片 57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第(2)题,该图反映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黄河泥沙含量大与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答案:(1)B (2)D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