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知识点三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二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第二节 人口迁移
----
幻灯片 41.知道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形式和
原因。
2.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不同条
件下的人口迁移。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指人口在地区之间 或 ,而发生居住地的
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不同时期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 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 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为主要原因。
迁出
迁入
永久性或长期性
自然条件
土地开垦
----
幻灯片 7(3)近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表现:
亚、欧、非
永久性定居移民
流向
----
幻灯片 83.人口流动
(1)原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
(2)时间:临时或短期。
(3)实质:离开原居住地,但 。
(4)强度:取决于 、 发展水平。
不变更户籍
经济
文化
----
幻灯片 9 4.民工流
(1)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有大量 。
(2)流动: 涌向 ;内地涌向沿海。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
②消极影响:加大对 、 以及社会经济秩序和
等方向的压力。
剩余劳动力
农村
城市
交通
城市
社会治安管理
----
幻灯片 10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 的差别。
(2)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 、文化背景等。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1)迁出地:缓解当地的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 。
(2)迁入地: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
人地矛盾
生态环境
国家政策
----
幻灯片 11 2.对社会经济
(1)建立起一批以 为主的国家,明显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2)促进了 。
(3)促进了 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移民
经济发展
文化
----
幻灯片 12 一、教材P8图1-2-1、P9图1-2-2探究
1.15~19世纪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地区是哪里?主要迁入地区是何处?
提示:迁出区为欧洲和非洲,迁入区为美洲和大洋洲。
2.近代中国人口迁往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提示:近代中国人主要迁往东南亚和北美洲。
----
幻灯片 13 3.15~19世纪非洲人口迁移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提示:非洲人口迁移是欧洲殖民者通过奴隶贸易,把非洲黑奴贩运到美洲,是一种强制性国际移民。
4.比较两图,15~19世纪及二战后均为人口迁入地的有哪些大洲?由迁出区变成迁入区的是哪个大洲?
提示:北美洲和大洋洲自15世纪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欧洲。
----
幻灯片 14 5.因跨国劳务引起的国际人口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各有哪些?
提示: 迁出地区主要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迁入地区主要是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中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
幻灯片 15 二、教材P13图1-2-6探究
6.“闯关东”的移民主要来自哪些省区?
提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7.“关东”吸引内地居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吸引移民迁入并开荒定居。
8.“闯关东”移民的迁移路线有哪些?
提示:陆上路线主要是出山海关向东北迁移,海上路线是穿过渤海海峡从山东半岛到达辽东半岛,再向北迁移。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人口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未跨越国界,跨越行政区边界的人口迁移为国内人口迁移。
----
幻灯片 18 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
幻灯片 19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
幻灯片 20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其主要有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21----
幻灯片 22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例1] 下图为“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
幻灯片 25(1)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与箭头①所示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是 ( )
A.② B.③
C.⑤ D.⑦
----
幻灯片 26 [解析]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界线的人口迁移现象,结合图例可以看出,③④所示人口迁移符合此要求。箭头①⑤都属于国内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且都没有跨越省级行政区界。
[答案] (1)B (2)C
----
幻灯片 271.2012年春运工作从1月8日正式启动,2月16日结束,
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6天,节后24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12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达到31.58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9.1%。据此回答(1)~(3)题。
----
幻灯片 28(1)2012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
幻灯片 29(3)我国面临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客流量过大 ②出行时间分散 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 ④出行时间集中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幻灯片 30解析:第(1)题,春运期间民工流动性较强,此时他们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第(2)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第(3)题,春节前后,客流量过大且集中,是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D (2)A (3)C
----
幻灯片 3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2)社会经济因素:
----
幻灯片 34----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3)政治因素:
----
幻灯片 37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
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迁移是由两个“变化”引起的,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正因为它们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人口迁移才变得越来越频繁。
----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 从微观角度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其中经济因素在人口迁移中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不论是过去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向新大陆的迁移,还是如今人口频繁地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
幻灯片 40 [例2] (2011·重庆高考)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2)题。
----
幻灯片 41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
幻灯片 42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A点所示省(市、区)迁入率很小,而迁出率很大,人口大量外迁,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故D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约为18%,迁出率最大值约为6.5%,故A项错误;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主要集中在图中A附近,省(市、区)数量少,且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 数量也很少,故B项错误,C项正确;图中A省(市、区)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D项错误。
[答案] (1)D (2)C
----
幻灯片 432.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迁
移特点、原因及影响各不相同,读“影响人口迁移
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1)~(3)题。
----
幻灯片 44(1)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⑥
(2)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① B.②
C.④ D.⑥
----
幻灯片 45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后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第(2)题,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政治局势动荡,生存困难,居民大量外迁。第(3)题,美国东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光照不充足,冷空气影响频繁,多风雪,促使老年人口迁往西部、南部相对温暖的地区。
答案:(1)C (2)D (3)A
----
幻灯片 46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
幻灯片 472.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效应
----
幻灯片 48----
幻灯片 49 [例3] (2011·福建高考)下表为2002年~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2)题。
----
幻灯片 50(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公共设施负担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
幻灯片 51 [解析] 第(1)题,该特大城市大量务工人员的迁入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因迁入外来人口学历较低,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是对迁出地的影响。第(2)题,为了社会和谐发展,针对大量0~14岁人口的迁入,需增加中小幼教师。
[答案] (1)C (2)B
----
幻灯片 523.人口迁移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对社会经济环境都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国家中,基本上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 ( )
①美国 ②加拿大 ③新加坡 ④日本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幻灯片 53解析:美洲和大洋洲都是发现较晚的大陆,尤其是北美洲,当地土著居民大多被殖民者杀绝,人口多是从各大洲迁移过去的。亚洲的新加坡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华人占到75%以上。
答案:B
----
幻灯片 54(2)下列现象与人口迁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华人餐馆遍布全球
B.巴西几乎拥有世界所有种族
C.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崛起
D.道教的起源
解析: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宗教,与人口迁移无关。
答案:D
----
幻灯片 55----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