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第一章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知道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全球 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结合实例学会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 原因及其严重危害。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 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 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分类的方法很多,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 两大类。 人类活动 其他生物 次生环境问题 ---- 幻灯片 7自然力 地震破坏 容纳 自净能力 结构与功 能 水体 噪声 生态 恶化 自然资源 荒漠化 草原 减少 ---- 幻灯片 8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1.原因 (1)工业生产导致人类索取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 迅速增加,造成部分 和生态环境恶化。 (2)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冲击使 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以及 加剧。 (3) 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三废” 资源枯竭 生态系统 环境污染 科学技术 ---- 幻灯片 92.危害 (1)威胁 。 (2)危害 。 (3)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 人类健康 ---- 幻灯片 10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农作物 腐蚀 人体健康 紫外线 人类 健康 ---- 幻灯片 11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植被破坏:损坏区域自然景观,带来严重后果。 (2)生物 减少:主要表现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不断消失。 (3)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 和 损失,破坏土壤结构。 (4)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其次是 。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主要特点:一是 ;二是 ,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多样性 有机质 养分 非洲 亚洲 突发性 污染范围大 ---- 幻灯片 12 一、教材P6图1-3探究 1.图示反映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怎样? 提示: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2.人口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对工农业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土地的占用、对其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的扩大,生产与消费中排放的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 ---- 幻灯片 13 二、教材P9图1-6探究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提示:长江以南地区。 4.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酸雨较严重? 提示:南方降雨多;南方冶金工业发达,能源消耗多;南方土壤呈酸性增加了雨水的酸性程度。 ---- 幻灯片 14 三、热点探究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延长《京都议定书》、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在内的一揽子协议,并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 (1)大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 (2)这一环境问题会产生哪些危害。 提示: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造成气候异常,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影响人类健康。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1.工业生产的发展 ---- 幻灯片 172.世界人口高速增长 ---- 幻灯片 183.科学技术的进步 ---- 幻灯片 19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影响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但自然灾害主 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都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二者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 幻灯片 20[例1] 读“PPE怪圈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普遍性,因此往往作为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 幻灯片 21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形成原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解析] 第(1)题,把握住“从①④线索入手”,可以看出:人口过度增长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活贫困,为满足生存需要,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退化。第(2)题,生活贫困导致当地政府及居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环境意识淡薄,环保投入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环境质量,使环境恶化,而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 幻灯片 22 [答案] (1)人口增长加大人口压力,造成资源短缺,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长期的环境效益,致使环境问题加剧。 (2)贫困使人们当前的生存问题远远超过长期的环境保护的需要,导致环境问题产生,并且出现环境问题时,缺少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投入进行环境治理;环境问题往往又加剧了贫困,二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 幻灯片 231.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 秆作生活燃料。据此完成(1)~(3)题。 (1)将秸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  ) A.导致水土流失 B.臭氧层破坏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 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 幻灯片 24(2)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 B.乱砍滥伐森林现象严重 C.气候变化加大,降水增多 D.酸雨面积不断扩大 (3)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  ) A.焚烧还田       B.编织工艺品 C.发展沼气 D.发展畜牧业 ---- 幻灯片 25解析:秸秆仍然是我国农村许多地方的重要能源之一。秸秆当燃料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使肥力下降。最好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沼气,这样既能解决广大农村做饭、照明等能源需求问题,又可作为肥料还田,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破坏植被。 答案:(1)D (2)B (3)C ---- 幻灯片 26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 幻灯片 27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 幻灯片 28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 幻灯片 29 [例2]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1)~(3)题 ---- 幻灯片 30 (1)图中①②③④⑤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幻灯片 31(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 幻灯片 32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是沙漠化问题;②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答案] (1)B (2)D (3)C ---- 幻灯片 33 2.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幻灯片 34(1)图中表示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或发展比较快的三种环境问题。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问题: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趋于恶劣,主要是自然环境中的__________要素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陆地环境中的__________表层松化,导致扬尘起沙。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________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沙尘暴的范围和危害。 ---- 幻灯片 35(3)缓解环境问题③可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  ) A.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我国能源消费将用水能 和天然气取代煤炭 B.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低污染或无污染 的产业 D.提高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 ---- 幻灯片 36解析:第(1)、(2)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我国地理环境特征可判断①为土地荒漠化,②为水土流失,③为酸雨。沙尘暴频发与地理环境中气候、土壤、生物三要素密切相关。第(3)题,A、B两项不符合实际。 答案:(1)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酸雨 (2)气候 土壤 生物(植被) (3)CD ---- 幻灯片 37----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