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1.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掌握时间的相关计算。
3.了解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
幻灯片 4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①地球是一个既 、也 的球体。
②地球不停的自转。
(2)分界线:晨昏线(圈)。
①概念: 半球与 半球的分界线(圈)。
②意义:纬线上 与夜弧的分界线。
(3)周期: 小时,即1 。
不发光
不透明
昼
夜
昼弧
24
太阳日
----
幻灯片 5
2.地方时
(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 ,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 。
(2)换算: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分钟。
自转
早
15°
4
----
幻灯片 6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
(2)区时: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区时。
(3)区时的换算:相差1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原则上以_______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24
15°
中央经线
180°
----
幻灯片 7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是一回事吗?
提示:“昼夜现象”是静态现象,同一时间,地区不同,所在的昼夜半球不同,有昼夜之分;“昼夜交替”是动态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
----
幻灯片 8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现象: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 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2.规律: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 偏转。
3.产生原因: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水平
右
左
没有
----
幻灯片 92.为什么单向行驶的列车轨道,总有一侧受损严重?
提示:列车单向行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总偏向一侧的轨道,因此该轨道受摩擦力大,受损严重。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一、晨昏线的特点、判别与应用
1.晨昏线(圈)的构成与特点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2.晨线、昏线判别的三种方法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侧视日照图上,在晨昏线的中点处作一条垂直于晨昏线的入射直线,此线与球面交点即为直射点。如下图所示:
----
幻灯片 16(2)确定地方时:如下图所示,AC弧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A所在经线AS为6时;BC弧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B所在经线SB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SE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SCF为0时。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4)确定日期和季节
----
幻灯片 19[典例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的半球为________。
(2)图中晨线为________,昏线为__________。
(3)晨昏线MPN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4)图示日期为________前后。
----
幻灯片 20解析:由图中箭头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可判定为南半球。沿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变为白昼为晨线,由白昼变为黑夜为昏线,因此弧PM为晨线,弧PN为昏线,它们移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以内为极昼,因此为12月22日前后。
答案:(1)南半球
(2)弧PM 弧PN
(3)自东向西
(4)12月22日
----
幻灯片 21 确定晨昏线的步骤
----
幻灯片 22
确定是晨线还是昏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按以下步骤判断:
(1)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注出来。
(2)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
(3)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如图所示。
----
幻灯片 23二、时间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2)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经度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
①若两地均为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东侧;
②若两地均为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在西侧;
③若两地分别在东、西经,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
幻灯片 24第二步:求两地的经度差。
①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减;
②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第四步:代入公式计算。
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
幻灯片 252.区时的计算
(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东西判断如下图所示)
----
幻灯片 26
(2)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时区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谁在东侧,谁的时间早。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时区号大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②若两地均为西时区,时区号小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③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东时区的时刻总比西时区的时刻早。
----
幻灯片 27
第二步:求两地的时区差。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则用大号减去小号即得时区差;
②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把两地的时区号相加即得时区差。
(“同减异加”:时区符号相同,则相减;时区符号不同,则相加。)
----
幻灯片 28
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
①结果大于0小于24,说明未知地和已知地为同一天,这个结果就是钟点数;
②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减一天;
③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去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加一天。
----
幻灯片 29
3.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1)两条日期变更线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时刻依次推进,日期也随之变更。为了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人为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为国际日界线。钟点时刻为0:00(或24:00)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2)日期范围
若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之后随0时经线西移,“今天”的范围逐渐扩大,“昨天”的范围逐渐缩小。0时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如图所示:
----
幻灯片 32[典例2] 读经纬线(全球范围)示意图,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为8日和7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幻灯片 33
(1)甲地时间为( )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2)北京时间可能为( )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日4时
----
幻灯片 34解析:根据日期变更规律得知,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因为阴影部分表示8日,非阴影部分为7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确定甲左侧经线为180°经线,右侧是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第(1)题,根据经线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甲所在经线与0时(24时)经线之间相差45°,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即可求得甲地的时间为21时。第(2)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可能(东八区区时)为1月8日11时。
答案:(1)C (2)B
----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
1.教材第16页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
点拨:图中昼、夜半球各占一半,因为任何时刻地球上只有一半的范围被太阳光照亮。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图中界线上的点即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
----
幻灯片 38
2.教材第17页图1.2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点拨:读图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跨7.5°作为零时区(或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
幻灯片 39
(2)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为西时区,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3)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
(4)国际日界线并非和180°经线完全重合,而是有3处弯曲。
----
幻灯片 40
3.教材第18页图1.21美国本土跨越的时区图、图1.22中国领土跨越的时区图
点拨:两幅图先分别分析,再对比分析差异。
(1)图中美国本土和中国领土跨越的经度范围,对应理论上的时区。
(2)理论上跨越的时区与实际采用的区时的不同:美国本土有4个标准时间,中国只有1个标准时间。
----
幻灯片 41
(3)“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的联系与区别。北京时间指东八区的区时,北京的时间指北京的地方时(即116°E的地方时)。同理引申,可知如“华盛顿时间”、“纽约时间”、“东京时间”等教材第17页时区和国际日界线中出现的一些“地名时间”的准确含义。
----
幻灯片 42----
幻灯片 43
谢谢观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