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大舞台 ---- 幻灯片 2 专题一:常见的气候资料图表的判读 气候类型考查的图式多种多样,也会有更多的新形式不断涌现,但判读的基本思路是不变的: 首先,要搞清图名及图中有效信息;其次,要获取气温和降水信息(一般选择最冷月与最热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按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联系相关知识确定气候类型。 ---- 幻灯片 3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利用气温年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各种图式实质上都是它的变式图。该类图式形象直观,反映的气候内涵丰富,广泛见于教材之中。 ---- 幻灯片 42.点状图与点状折线图 ---- 幻灯片 5 (1)气温降水点状图中的横、纵坐标分别代表气温和降水量,在图中用点表示月份。判读时先从图中读出每一个点对应的气温坐标和降水量坐标,即为该月份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判断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类型时通常选取最冷月和最热月对应的点进行分析。 ---- 幻灯片 6 (2)气温降水折线图与气温降水点状图相似,前者用折线将表示不同月份的点连接起来。不同的是,折线图一般只选取一年中代表四季的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份。在这两类图中,气温年较差越小,降水的季节分配越均匀,表示月份的点在坐标图中的分布就越集中,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幻灯片 73.气温降水变化范围图 ---- 幻灯片 8 该类图式的形式多样,承载的内涵信息也很丰富,读图时一定要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例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范围进行思考。判读时要善于找范围边界的“最点”,通过分析纵向或横向的最大点、最小点以及它们的差值(变化幅度)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就可进行气候类型的判定。 ---- 幻灯片 94.气温降水表格资料 (甲:热带草原气候 乙:热带雨林气候) ---- 幻灯片 10 该类图式用表格的形式提供某一地或几地一年12个月或几个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要求根据数据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一般不需要对每个月份的数据进行判读,只需抓住代表夏季和冬季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即可。特殊情况下需要分析一年12个月的气候资料。解读气温降水表格要注意以下几点: ---- 幻灯片 11 ①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 ②抓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通常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 ③要注意获取表中各项目要素的“最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值”信息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注意对表格气温、降水要素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和纵向相关性分析。 ---- 幻灯片 125.气温降水玫瑰图 ---- 幻灯片 13 玫瑰图与坐标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圆的半径长短来表示气温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图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和气温,据图可读出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数值。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的数值为0,离中心点越远,气温或降水的数值就越大;注意月份的排列以及气温、降水单位的标注;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数值来进行分析判断。 ---- 幻灯片 146.局部区域图 该类图式大都载有经纬度、文字及图例等信息,注重对学生定位、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多属记忆性知识。此类题的本质是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读气候类型。解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 幻灯片 15 ①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掌握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要注意,在实际分布图上,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其他大陆相应位置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代替。 ②要结合模式图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熟悉各局部地区图。 ③熟悉各大陆的大致经度以判断该地的海陆位置,熟悉纬度以确定温度带。 ---- 幻灯片 167.气温降水单元格图与气温降水等值线图 ---- 幻灯片 17 气温降水单元格图是用四个坐标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按一定间隔将坐标图分隔成方格状,用阴影方格表示某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此类图的显著特点是上、下坐标轴或左、右坐标轴对应的月份是统一的,因此,分析气候特点时最好按“先上下轴,后左右轴”的方式进行,以免引起视觉错乱。左图上的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热带雨林气候。 ---- 幻灯片 18 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是在1月和7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中标注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判读时要根据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依据数值分布趋势,读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从而判断气候类型。甲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 幻灯片 198.景观示意图 气候景观示意图大都选取与气候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土壤、传统民居和农田景观等图示,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具有很强的指示性。如单峰驼生活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双峰驼生活在温带沙漠气候区,北极雪屋反映酷寒的冰原气候等。 ---- 幻灯片 20 下表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问题。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其最典型分布区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21(3)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与该地一致的是 ---- 幻灯片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解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 幻灯片 23 答案:(1)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2)纬度30°~40°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3)D ---- 幻灯片 24 专题二:等温线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1)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增大。 (2)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 ---- 幻灯片 25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2)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 幻灯片 26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 幻灯片 27 4.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1)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2)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 幻灯片 28 5.判断地形类型 (1)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2)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 幻灯片 29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2)题。 ---- 幻灯片 30(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N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幻灯片 31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图中M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N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与山脉地形有关。N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D (2)C ---- 幻灯片 32 谢谢观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