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练案 7 地球的结构
注意事项:
1.本练案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2页,共14题,满分为50分,用时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在本练案的相应位置上。
3.本练案之后附有“演题心得”,以备记录易错题之用。
----
幻灯片 2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
D.地震时纵波先传到地面
1.D(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波速比纵波慢,地震时横波后传到地面;当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突然变慢。)
----
幻灯片 3图1-4-5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2.
2.D(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图1-4-5
----
幻灯片 4读图1-4-6,回答3—6题。
3.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 的圈层的要素是 (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图1-4-6
----
幻灯片 53—6. C B C B(景观图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
幻灯片 6读图1-4-7,回答7-9题
图1-4-7
7.②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8.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之中的是()
A.④ B.② C.① D.③
9.③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
----
幻灯片 77-9. D B D(本题利用外部圈层结构简图,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的各自特点。由图可知①为岩石圈,②为水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命存在,成为最活跃的圈层;水圈通过水循环可以更新再生。)
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
10.
10.A(海拔越高的地区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到地面需要的时间越长。)
----
幻灯片 8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1-4-8,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 氮和氢
B.②圈层是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 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图1-4-8
12.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 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
幻灯片 911-12. C B(第11题,①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12题,⑤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
幻灯片 10第Ⅱ卷(综合题共26分)
二、综合题(共26分)
13.读图1-4-9,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地壳由图中字母_____表示的层次构 成,上地幔由图中字母______表示的 层次构成。
(2)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3) 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______ 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表示。图中 A、B、C组成的圈层叫______。
(4) 莫霍面是字母______表示的两层之间 的界面,古登堡面是字母______表示 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图1-4-9
13.(1)A、B C、D、E(2)厚度不一(3)软流 D 岩石圈 (4)B、C F、G
----
幻灯片 11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
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1-4-10。
图1-4-10
----
幻灯片 1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和不连续面(界面)。
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1-4-10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 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
(1)
(2)
(3)
(4)
----
幻灯片 1314. (1) 地震波 (2) 如下图
(3)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约6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4)横A[第(1)题,地球内部圈层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划分的。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
幻灯片 14第(2)题,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第(3)题,地壳圈层在陆地上比较厚,海洋上比较薄。第(4)题,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而纵波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中均可传播,所以,遇到含油层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为横波。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