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幻灯片 2【考纲呈现·把握方向】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3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幻灯片 4大 资源 小 煤炭 天然气 西多东少 新疆 东部 ---- 幻灯片 5基础设施 就业 资源 经济 消费结构 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 幻灯片 6考点 1 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图 17-1-1 ---- 幻灯片 72.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工程 ---- 幻灯片 8图 17-1-2 ---- 幻灯片 9(2)西电东送 图 17-1-3 ---- 幻灯片 10 ①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 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电基地和黄 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等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 ②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 发 22 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 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 地区。 ③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 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 幻灯片 11(3)晋煤外运 ---- 幻灯片 12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 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 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 题等。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 源等。 ---- 幻灯片 13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 虑沿线地形、地质、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思路 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 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 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 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 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 幻灯片 14 【典例 1】2009 年 2 月 7 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 式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读图 17-1-4,回答(1)~(2)题。 图 17-1-4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西两段)示意图 ---- 幻灯片 15(1)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提取信息】①粗线表示西气东输二线;②二线经过的地 形区有: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思路整理】根据提取信息→读图结合选项中地形区的分 布范围→判断西气东输二线没有经过的地形区→云贵高原。 【答案】D ---- 幻灯片 16(2)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气分布位于( ) A.东北 C.西北 B.华北 D.华南 【提取信息】①西气东输一线起点为新疆的轮南地区,东 至上海;②西气东输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 【思路整理】分析提取信息→天然气主要来源我国西北地 区的新疆。 【答案】C ---- 幻灯片 17【跟踪练 1】读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图 17-1-5),回答 下列问题。 图 17-1-5 ---- 幻灯片 18(1)在图上画出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界线。 【答案】画图略 两处为_____力发电站。 火 水 【提取信息】①A、B 分别位于内蒙古和山西;C、D 分别 位于长江三峡和红水河流域。 【思路整理】①内蒙古和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建坑口电 站→火力发电。 ②长江三峡和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水电站→水力 发电。 (2)从发电站能源来看,A、B 两处为____力发电站,C、D ---- 幻灯片 19(3)E 处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发展 核电? 【提取信息】E 为长三角地区。 【思路整理】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发达,能源需求量 大→当地能源贫乏→核电不受空间限制,适合能源短缺、经济 技术发达地区修建。 【答案】能源短缺原因: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多, 能源需求量大,而当地能源资源较少。发展核电原因:核电不 受空间限制,对技术要求较高,适合在经济技术发达、资源短 缺的地方建设。 ---- 幻灯片 20(4)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与发达国家有什么不同? 【提取信息】能源消费构成:①我国以煤炭为主,水电和 核能所占的比重低,能源利用率低;②发达国家水电和核能所 占的比重高,能源利用率高。 【思路整理】结合我国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构成差异对比 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答案】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例占绝对优势,水 电和核电比例较小,能源利用水平还比较低。 ---- 幻灯片 21考点 2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幻灯片 22续表 ---- 幻灯片 23【典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经乌 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管道的竣工通 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向为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 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 4 859 km,加 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 7 000 km 。 材料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图 17-1-6)。 ---- 幻灯片 24图 17-1-6 ---- 幻灯片 25 (1)材料一认为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 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壤、中亚能源丰富、我国市场广阔。 地缘相近,能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短,安全性好; 中亚能源资源丰富,我国能源紧张,市场广阔 【思路整理】合作有利条件→地理位置、合作前景→陆上 ---- 幻灯片 26 (2)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 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整理】西气东输二线经过的地形区→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等→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 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紧缺 ---- 幻灯片 27(3)中国—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哪些有利影 响? 【思路整理】天然气管道建成的有利影响→清洁能源→优 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答案】增强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 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缓解东部地区大气污染。 ---- 幻灯片 28 【跟踪练 2】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 840 平方千米。蓄水 总量达81 亿立方米。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日照量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 线工程建成后,将以每秒500 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 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 中线渠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 景区和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读图 17-1-7,回答(1)~(2)题。 ---- 幻灯片 29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线路示意 图 17-1-7 ---- 幻灯片 30(1)丹江口水库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 因是( ) 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 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 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 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 【提取信息】①丹江口水库蓄水总量达 81 亿立方米;②库 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思路整理】水源地要求蓄水量大且稳定、水质好→丹江 口水库蓄水总量大、水质好→保障供水的需求。 【答案】B ---- 幻灯片 31(2)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给区域带来的不 利影响主要是( ) A.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 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气候 D.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 【提取信息】①丹江口水库沿岸有恐龙化石、净乐宫、遇 真宫、文庙大殿等众多文物古迹;②水库大坝加高;③不利影响。 【思路整理】结合提取信息→水库大坝加高→水位上升→ 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 【答案】D ---- 幻灯片 32(2011 年广东联考)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 17-1-8),回答 1~2 题。 图 17-1-8 ---- 幻灯片 33)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答案】B 点拨:图示①是西电东送北部通道,主要输 送火电,②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主要输送天然气,③是西 电东送南部通道,主要输送水电。 ---- 幻灯片 34) 2.“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D ---- 幻灯片 35 (2011 年江西联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 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读图 17-1-9,回 答 3~4 题。 图 17-1-9 3.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答案】B ---- 幻灯片 364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 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优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 压力 【答案】D ---- 幻灯片 37图 17-1-10 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 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5~6 题。 图 17-1-10 ---- 幻灯片 38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C.Ⅲ 点拨:本题易错点在于凭经验,根据西部地 区能源丰富,自给率高而选择 A 选项。西部地区在早期,由于 经济落后,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所以自给率在 早期并不是最高的。 【答案】C B.Ⅱ D.Ⅳ ---- 幻灯片 39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给大于消费的地区。结合选项,东北地区尽管能源丰富,但本 地重工业发达,需求量大。青藏地区主要以太阳能、地热等新 能源为主,开发利用规模不大,很难调配。 【答案】D 点拨:能源调出的地区应该是能源丰富,供 ---- 幻灯片 40 7.(2011 年景德镇期末)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 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 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 14 个省(区、市),主要目标市场为 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图 17-1-11)。 ---- 幻灯片 41图 17-1-11 ---- 幻灯片 42材料二:我国 1980~2003 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 意图(图 17-1-12)。 图 17-1-12 ---- 幻灯片 43(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①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②有 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③有利于发展相应的 工业部门; ④有利于推动国际间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 (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 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 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答案】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 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 盆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 幻灯片 44 (3)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_____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 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年,据图简要分析我国能源生产 与消费变化的特点。 生产 2000 【答案】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 (波动上升);在 1995 年以前,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995 年以后, 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呈正相关。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