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幻灯片 2【考纲呈现·把握方向】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7.数字地球的含义。
----
幻灯片 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幻灯片 4空间
地理差异
区位
地理环境
气候
----
幻灯片 5缓慢
水稻
水系
----
幻灯片 6考点 1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
幻灯片 7续表
----
幻灯片 8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
分析各区域的特点,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
思路和程序如图 13-1-1 所示。
图 13-1-1
----
幻灯片 9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
幻灯片 10续表
----
幻灯片 11续表
----
幻灯片 12如何比较区域差异
比较区域差异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进行,找出
最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
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图 13-1-2
----
幻灯片 13【典例1】(2011年汕头期末)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
置示意图(图 13-1-3),回答(1)~(2)题。
图 13-1-3
----
幻灯片 14(1)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河流入海口附近都产石油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提取信息】①图中三条河流分别为尼罗河、长江、密西
西比河;②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植被类型分别为热带沙漠、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思路整理】根据经纬度位置、轮廓定位→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区域自然环境→分析选项。
【答案】C
----
幻灯片 15)
(2)关于三个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渠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小麦
C.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三地都有本国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
----
幻灯片 16 【提取信息】①河流三角洲水资源丰富,而灌溉水渠是干
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长江三角洲主要农
作物为水稻;③世界三大文明发源地。
【思路整理】人文地理特征→结合区位与选项综合分析:
水源→干旱缺水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②→排除 B。
世界三大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长
江流域。
【答案】D
----
幻灯片 17【跟踪练 1】读图 13-1-4,回答下列问题。
图 13-1-4
(1)①和②两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2)③地形区的两侧属均质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
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和⑤两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___,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4)⑥和⑦两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______。
----
幻灯片 18 【提取信息】(1)第一幅图表示华北地区;(2)第二幅图表示
东南地区;(3)第三幅图表示西北及青藏地区;(4)第四幅图表示
东北地区。
【思路整理】读图分出所属地区→根据不同地区地形、气
候、植被、农业产业等差异比较→结合问题分析。
(3)干旱
④为盆地,⑤为高原
(4)⑥为牧业,⑦为种植业
【答案】(1)①以平原为主,②以高原为主
(2)同属于低山丘陵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幻灯片 19考点 2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20续表
----
幻灯片 21续表
----
幻灯片 222.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
幻灯片 23 【典例 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读某地
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图 13-1-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
下列问题。
----
幻灯片 24图 13-1-5
----
幻灯片 25(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
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
表现: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26 【提取信息】①结合图例,阶段一主要开发煤炭资源;
②阶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
化发展较快;③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可分析整治表现。
【思路整理】结合图例读图→根据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变
化,分析其发展差异→归纳区域特征。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过度开采
湿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
工业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
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
交
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
----
幻灯片 27【跟踪练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
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
历史上曾有 7 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08 年,
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新天府”(如图 13-1-6)。
----
幻灯片 28图 13-1-6
----
幻灯片 29(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据自然区位各因素分析。
【答案】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
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
中都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思路整理】“老天府”分布→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环境破坏严重→落选。
【答案】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
来越严重。
【思路整理】“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
----
幻灯片 30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
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
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
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__。
府”的评选标准→注重可持续发展。
人地协调发展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 1999
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
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思路整理】对比古人对“天府”的描述与专家对“新天
----
幻灯片 31 【思路整理】三江平原农业地位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发
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北大荒” “北大仓”
退耕还湿
生态好转
新天府。
【答案】解放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
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
了“北大仓”。由于过度开垦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
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
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
提高,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且区域内环境优
美,污染很小,因此当选为“新天府”。
人口、粮食需求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
----
幻灯片 32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
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 1~3 题。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答案】A
----
幻灯片 33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
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C
----
幻灯片 343.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
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
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
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
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A
----
幻灯片 354.(2011 年潮州期中)谚曰“湖广熟,天下足”,然而今天
)
该地区的粮仓地位却让给东北平原,根本原因是(
A.土地质量差
B.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
C.单位面积产量低
D.科技水平低,品种落后
【答案】B
----
幻灯片 36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
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
差无几
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
贫乏
【答案】B
----
幻灯片 376.甲、乙两图分别是墨西哥湾、渤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
13-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3-1-7
----
幻灯片 38A.两海域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B.两海域都存在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
C.甲海域属大牧场放牧业
D.乙海域属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B
----
幻灯片 397.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图 13-1-8),回答问
题。
图 13-1-8
----
幻灯片 40(1)甲图是_____三角洲地区,乙图是_____三角洲地区。
(2)我国南北铁路干线中,到达 A 的是________,到达 B 的
是________。
长江
珠江
京沪线
京九线
(3)对比甲、乙两三角洲的差异。
位于亚热带地区,
广州、深圳、香港、澳门
濒临长江、东海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
海,靠近港澳地区
上海、南京、宁波、
杭州等
等
----
幻灯片 41(4)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乙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
利条件。
【答案】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
交通便利;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土地价格低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市场广阔。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