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幻灯片 2【考纲呈现·把握方向】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
的对策措施。
----
幻灯片 3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幻灯片 4可再生
非可再生
----
幻灯片 5煤炭
资源量
消费量
单位产值
能源
----
幻灯片 6霍西
铁路
公路
电力
能源
焦炭
大同
西山
----
幻灯片 7低下
生态环境
铁
铝土
附加价值
----
幻灯片 8考点 1
资源开发与能源基地的建设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图 15-1-1
----
幻灯片 9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
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目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 5 亿吨。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西
有黄河,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
煤外运。
----
幻灯片 10(2)水资源短缺
①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
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
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幻灯片 113.能源基地建设
----
幻灯片 12续表
对比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德国鲁尔区
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
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
交通较便利;但水源不足
----
幻灯片 13续表
----
幻灯片 14【典例 1】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15-1-2),回答(1)~(2)题。
图 15-1-2
山西省原煤生产
----
幻灯片 15(1)图中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提取信息】1952~2007 年,原煤生产量不断增加。
【思路整理】原煤生产量不断加大→煤炭开采量扩大。
【答案】A
----
幻灯片 16(2)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提取信息】①缓解交通压力;②炼焦输出焦炭,质量减
轻但交通运输不变。
【思路整理】①扩建交通线路→铁路、公路建设;②从产
品输出的质量和空间上减轻交通压力→变输煤为输电。
【答案】C
----
幻灯片 17 【跟踪练 1】(2011 年珠海检测)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
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
②无 CO2 排放,
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
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①④
----
幻灯片 18 【提取信息】①可燃冰为天然气水合物;②水电站对大气
无污染;③煤、石油燃烧产生酸性气体,污染大气;④核电站
具有核放射污染。
【思路整理】天然气水合物部分替代煤和石油→酸性气体
排放减少,CO2 排放增多→减轻大气污染,但加重“温室效
应”。
【答案】D
----
幻灯片 19考点 2
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山西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图 15-1-3
----
幻灯片 202.煤炭基地建设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图 15-1-4
----
幻灯片 21(2)调整产业结构
图 15-1-5
----
幻灯片 22(3)“三废”的治理
图 15-1-6
----
幻灯片 23【典例 2】(2011 年佛山质检)读图 15-1-7,完成下列各
题。
图 15-1-7
----
幻灯片 24图 15-1-8
----
幻灯片 25 (1)甲图中所示等温线为________(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
对于同纬度而言 E 处气温偏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影响;
F 处气温偏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影响。
【思路整理】①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结合图示等温线数
值→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②E、F 处等温线弯曲度较大→结合山西省地形地貌→受河
流和山脉影响。
冬季
高
汾河谷地
低
太行山脉
----
幻灯片 26(2)结合图示资源优势,在图 15-1-8 中填上适当的工业
部门,完成煤炭生产链条。
【思路整理】图示煤炭、铁矿、铝矿丰富→延长产业链→
炼铁、炼钢、炼铝、煤炭发电、焦化、化工等产业。
【答案】
图 15-1-9
----
幻灯片 27(3)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乙图图示区域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请你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
【思路整理】煤炭开采→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城市经
济、人口、交通、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影响。
【答案】①乡驻地逐渐发展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
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
多,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
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
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
幻灯片 28 (4)乙图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
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
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
【思路整理】(1)输煤变为输电→有利影响→以经济、环境、
交通等方面分析。
(2)分析坑口电站的位置→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远
离河流,靠近煤炭产地→①处合理。
【答案】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增加本地收入;减轻煤
电输入区的环境污染;减轻本地交通压力。①合理。
----
幻灯片 29【跟踪练2】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5-1-10),回
答下列问题。
图 15-1-10
----
幻灯片 30 (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_______、_____资源优势,围绕____
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__________
产业链。
铝土矿
铁矿
能源
煤—焦—化
【思路整理】结合山西省煤炭利用优势→铝矿、铁矿开采
→联系三条产业链→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煤—焦—化。
----
幻灯片 31(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
业结构调整?
【思路整理】环境破坏的根源→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调整→降低重化工业比重,发展绿色产业,发展农业、轻纺、
旅游等多种产业。
【答案】对原有的重化工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
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
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
幻灯片 32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
)
图解,正确的是 (
【答案】B
----
幻灯片 33 (2011 年潮州期中)“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
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
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悉,我国也已启动“煤”变
“油”项目。据此完成 2~4 题。
2.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B.臭氧层空洞
D.重金属污染
A.放射性污染
C.酸雨、酸雾
【答案】C
----
幻灯片 343.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
①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4.我国“煤”变“油”项目应布局在(
)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D.新疆、青海、西藏
A.山西、内蒙古、陕西
C.湖南、四川、贵州
【答案】A
----
幻灯片 35读图 15-1-11,回答 5~6 题。
图 15-1-11
----
幻灯片 365.2010 年同 2005 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出现的
变化是 (
)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
④天然气的
比重均有增加 ③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消费增比幅度上涨最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点拨:直接读表数据可知,2010 年煤炭仍然
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
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
----
幻灯片 376.图示煤炭比重增长的变化,说明(
)
A.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B.燃烧煤炭产生的环境污染总量减少
C.煤炭产量大幅下降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略有下降
点拨:图示煤炭比重增长为负值,即煤炭比
【答案】D
重下降。
----
幻灯片 387.图 15-1-12 中甲为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乙是煤
炭产区及外运线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 15-1-12
----
幻灯片 39(1)简要说明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
势有哪些?
【答案】①煤炭、有色金属、稀土、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
(资源优势);②承东启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位优势)。
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答案】①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防治水污染。②交通运力不足——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
③生态脆弱,污染严重——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防治污染。
(2)图甲所示虚线地区范围内,在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发展与
----
幻灯片 40(3)图乙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是什
么?结合图示,目前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能源输出方式有:
①通过铁路运到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往南方;②通过
铁路、公路运往南方;③通过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为电能输
出(西电东送)。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