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3讲
中国区域地理
----
幻灯片 2 1.(2011 年北京卷)图 5-3-1 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
害次数最多的 6 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判断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
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图 5-3-1
A.横断山和秦岭
C.大巴山和巫山
B.太行山和雪峰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
幻灯片 3 点拨: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
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
较差的山地。选项中所列各山都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解答此
题的关键是将选项中的山脉与统计图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进行
图层叠加,再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可判断
出位于四川、云南两省西部的横断山和位于陕西、四川交界处
的秦岭是地质地貌灾害多发区。
答案:A
----
幻灯片 42.(2011 年北京卷)读 5-3-2,回答下列问题。
图 5-3-2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
幻灯片 5(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
在春季、秋季。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
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
式及其特点。
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
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
幻灯片 6(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
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
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
田与民丰 3 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
幻灯片 7 3.(2010 年广东卷)读 2006 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
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 5-3-3),完成(1)~(2)题。
图 5-3-3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
幻灯片 8(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点拨: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南
方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也是南方区。第(2)题,水资源与人口、
耕地、经济发展匹配的表现是呈正相关,故匹配较好的是南方
区,匹配较差的是北方区和西南区。
答案:(1)C
(2)B
----
幻灯片 9 4.(2009 年广东卷)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
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5-3-4。
图 5-3-4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
幻灯片 10 材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 80 mm,
蒸发量大于 3 500 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 200~300 m 的沙
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 10%;面积大于 1 km2 的湖泊
有 5 个,严冬也不结冰。
材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
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 4 000 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
部含水量较高。
材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
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是固定的。判断依据: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
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
幻灯片 11(2) 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
判断依据。
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
③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本地
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
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
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
幻灯片 12 从命题内容上,中国地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注重考查我
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
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和区
域环境治理等内容。形式上,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
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
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
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能让考查区域定位、获取信息、
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能力。
----
幻灯片 13 中国地理区域定位
1.根据经纬网定位
图 5-3-5
----
幻灯片 142.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
(1)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多滑坡和泥石流;
(2)突出的气候特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
(3)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所特有;
(4)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
土;
(5)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等。
只要熟悉了上述地区的特征,区域的具体位置或名称也就
容易确定了。
----
幻灯片 15【典例 1】(2011 年吉林模拟)图 5-3-6 为我国某区域等高
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图 5-3-6
----
幻灯片 16)
)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
B.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水断流
D.冬季由于降水稀少,河水断流
(2)下列关于甲地区域发展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A.大面积种植牧草,建设夏季牧场
B.引用图示湖泊水,发展淡水养殖业
C.发展灌溉农业
D.修建水库,开发水能
----
幻灯片 17 [名师点拨]第(1)题,由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
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而不是积
雪融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
河流处于丰水期;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流水量
减少出现断流。第(2)题,甲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位于
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引水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1)B
(2)C
----
幻灯片 18【变式训练】
1.(2011 年广州一模)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
称为“乌金三角”。根据
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
题。
材料一:图 5-3-7
是“乌金三角”地区区
位示意图。
图 5-3-7
----
幻灯片 19材料二:图 5-3-8 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
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图 5-3-8
----
幻灯片 20(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
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生产基地。
(2)“ 乌 金 三 角 ” 地 区 的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自 东 向 西 , 处 于
______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3) 根据材料二, “乌金三角 ”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
___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
势区位条件。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
幻灯片 21答案:(1)煤炭
能源(煤炭、重化工)
(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季风、森林向草原)
流水
风力(不分先后)
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
流量大,含沙量大(呈正相关
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
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
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
幻灯片 2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
----
幻灯片 23续表:
----
幻灯片 24续表:
----
幻灯片 25续表:
----
幻灯片 26 【典例 2】(2011 年江苏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 5-3-9 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简图。
图 5-3-9
----
幻灯片 27材料二:图 5-3-10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
业比例统计图。
图 5-3-10
----
幻灯片 28(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
幻灯片 29(2)试比较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
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 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
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 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
区的建设。试分析了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幻灯片 30 [名师点拨]第(1)题,结合表中各自然要素和材料一中两省
区的信息,可知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第(2)题,新疆
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
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
海地区,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注意不要回答时间分布的
差异。第(3)题,据材料二可知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第(4)
题,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考虑
两省区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己的
不足,实现双赢。第(5)题,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
包括地理位置(边境)、交通(铁路)、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新疆
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
----
幻灯片 31[答案](1)
----
幻灯片 32 (2)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
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
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
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
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
源丰富。
----
幻灯片 33【变式训练】
2.(2011 年上海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
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
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图 5-3-11 我国主要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
幻灯片 34图 5-3-12
新疆绿洲农业分布示意图
(1)图 5-3-11 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
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
国最大平原的是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水稻生长可一年三
熟的地域位于__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
幻灯片 35(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 5-3-12 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
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
幻灯片 36 (2)
(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
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
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
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答案:(1)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
华南
----
幻灯片 37西北和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分析
1.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
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
图 5-3-13
----
幻灯片 382.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
文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和“寒”两个方面。
图 5-3-14
----
幻灯片 39【典例 3】(2010 年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 5-3-15 分别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单位:毫米)
分布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
----
幻灯片 40图 5-3-15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
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
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
幻灯片 41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若过度发展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东南部
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42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农业、能源和生态问
题,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
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但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
有热量和水分上的优势;青藏高原北部的温度、降水等条件不
适合发展种植业,但该地有大量的草地可发展畜牧业。第(2)题,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再加上空气稀薄,大气的
削弱作用弱,故高原北部太阳能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则应从落
差和水量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三江源是我国三条大河的
发源地,在该处建自然保护区显然是为了保护该地的生态系统。
[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
幻灯片 43【变式训练】
3.(2011 年汕头二模)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有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 5-3-16)。
图 5-3-16
----
幻灯片 44 材料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
射试验基地,始建于 1958 年,海拔 1 000 米,占地面积约 2 800
平方千米,位于甘肃酒泉市以北,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
境内。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甘肃省的酒泉市,因而
为名。
材料三:我国第一次设立的茶马司是在 1074 年(宋熙宁七
年)的泰州(今天水)茶马司。至今,在天水麦积山石窟东崖 26 窟
左壁留有宋元祐党人开熙河路大将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
茶,当以马至边贸易,因置茶马司”的刻画。
----
幻灯片 45(1)甲、乙所在的流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丙、戊三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丁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_________,
解决的具体措施分别是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我国在酒泉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环境条件。
(5)简述当年将茶马司置于天水的主要区位因素。
----
幻灯片 46答案:
(1)长江
黄河
(2)水土流失
荒(沙)漠化
泥石流
(3)水源不足
引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引黄河水灌溉
(4)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
年少雨,能见度好,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
(5)天水地处温带与亚热带,半湿润与半干旱区交界区,属
于农牧交错地带,其以东以南产茶叶,以西以北产马匹。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