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的变化
----
幻灯片 3原子半径
----
幻灯片 4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周期性
----
幻灯片 5决定原子半径大小因素
电子层数
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
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
幻灯片 6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
1 同种元素的粒子半径比较
(1)、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
(2)、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
2 不同种元素粒子半径比较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
半径越小
----
幻灯片 7比较S、Cl、K、Ca半径的大小
比较S2-、Cl-、K+、Ca2+
半径的大小
K > Ca > S > Cl
S2- > Cl- > K+ > Ca2+
----
幻灯片 8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
科学探究
回顾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
幻灯片 9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3、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置换反应
----
幻灯片 10
Na Mg Al 与水反应
Na 浮,熔,游,响,红
Mg 与沸水反应,镁带表面有气泡,镁带表面变红
Al 没有明显变化,铝与水不反应
视频
----
幻灯片 11Mg、Al与稀盐酸反应
Mg 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H2
Al 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H2
Mg+2HCl== MgCl2 + H2↑
2Al +6HCl== 2AlCl3 + 3H2↑
结论: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但Mg比Al更剧烈。
视频
----
幻灯片 12氢氧化物的性质
Mg(OH)2 能溶于稀盐酸,
不能溶于NaOH
也能溶于NaOH
Al(OH)3 能溶于稀盐酸,
中强碱
弱碱
NaOH
强碱
视频
----
幻灯片 13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
幻灯片 14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幻灯片 1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律
----
幻灯片 16
----
幻灯片 17
----
幻灯片 18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