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1节 原子结构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创新演练·大冲关 第 1 章 原 子 结 构 与 元 素 周 期 律 考点一 考点二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下30分钟演练 课堂5分钟归纳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1)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 、电性 ,而原子核内中子 ,故原子呈电中性。 (2)互为同位素的不同核素, 相同, 不同,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 。 (3)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轻、体积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能量高的离核较 ,能量低的离核较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排布。 核外电子 相同 相反 不带电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同 小 远 近 分层 ---- 幻灯片 7 一、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特点和电子层与能量的关系 (1)特点: 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及 ,能量由 到 的不同电子层上 排布的。 近 远 低 高 分层 ---- 幻灯片 8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K L M N 越来越远 逐渐升高 ---- 幻灯片 9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由里向外,电子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 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不超过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升高 2n2 8 ---- 幻灯片 10二、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 幻灯片 11 三、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 小于4 4 8 2 稳定 失 得 正价 正价 负价 不易 ---- 幻灯片 121.比较原子核外电子层能量大小关系(用“>”、“<”“=” 填空) L____N,Q____M,K____P 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能量高低为K < ---- 幻灯片 132.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氧原子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 (3)镁原子________ (4)氯离子________ (5)氩原子________ ---- 幻灯片 143.试用原子结构知识分析钠、镁的还原性和氟、氯的氧化 性及氖的稳定性。 Mg原子最外层电子分别是1和2,易失去,表现较强的还原性。F、Cl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7,易得到1个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而Ne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性质稳定。 答案:Na、Mg、F、Cl、Ne五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 幻灯片 15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_______。 A.一定是氦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分析: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有He、Be、Mg等。 答案:D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如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但若排布为 , 则违背了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的 规律,所以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幻灯片 19 (3)最外电子层中排满8个电子(He为2个)时,这种电子层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其他的电子层结构为相对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要变为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如  (Na)易失去电子变为  (Na+),  (O)易得到电子变为   (O2-)。 即稳定性:Na+>Na,O2->O。 ---- 幻灯片 20 [特别提醒]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即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排布必须同时满足三条规律。熟练掌握核电荷数为1~20的原子或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 幻灯片 21 [例1] A元素原子第二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原子多1层,且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1)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与CO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22 [解析] A、B两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 ,即A为氧元素,B为钠元素。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是Na2O和Na2O2,都可与CO2反应,方程式是: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答案] (2)Na2O、Na2O2 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 幻灯片 23 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推出元素名称,进而得出形成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7)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9)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1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 [例2] A、B、C、D均为核电荷数1~18的元素,A元素的A+核外有10个电子,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D与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与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试推断(均填元素符号): 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 (2)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29 [解析] (1)A+核外有10个电子,则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B的最外层不可能是L层,只能是M层,B应为硫;C的最外层不可能是M层,只能是L层,C应为氮;D的M层上有5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磷。 (2)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NaOH和H2SO4,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答案] (1)Na S N P (2)2NaOH+H2SO4===Na2SO4+2H2O ---- 幻灯片 30 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特点常作为推断元素的突破口,应注意最外层电子数、内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核电荷数以及相等、2倍、3倍等关键词。 ---- 幻灯片 31----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 2.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此规律每项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理解。 3.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是金属元素,大于或等于4的是非金属元素。 ---- 幻灯片 34----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