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幻灯片 2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
幻灯片 3[考纲展示]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
幻灯片 4构建双基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丁达尔效应
----
幻灯片 5体验高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12·高考山东卷7T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2.(2012·高考江苏卷5T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
3.(2012·高考四川卷6T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
4.(2011·高考山东卷9T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
×
√
√
√
----
幻灯片 6思考感悟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O2和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
幻灯片 71.物质的初步分类
----
幻灯片 82.氧化物的分类及其关系
----
幻灯片 9特别提醒:(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
----
幻灯片 10即时应用
1.(2012·高考山东卷改编题)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选项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叫酸,错误;选项B,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错误;选项C,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正确;选项D,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错误。
----
幻灯片 11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应用及分类,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选项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A错误;选项B,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利用硅制成的光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B正确;选项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选项D,合成纤维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是有机物,D错误。
----
幻灯片 12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胶体性质的应用
1.胶体、溶液、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
幻灯片 13特别提醒:(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2)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
幻灯片 142.胶体性质的应用
(1)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
盐卤点豆腐。
(3)盐析:肥皂的制备与分离。
(4)电泳:工厂静电除尘。
----
幻灯片 15 (2013·泰州高三模拟)Fe3O4又称磁性氧化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3O4固体(黑色)可以写成Fe2O3·FeO,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中反应后的溶液通入过量氯气后,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
----
幻灯片 16(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解题感悟】 解答有关胶体及其性质的题目时应注意:
(1)胶体不带电,但胶粒带电。
(2)分离提纯胶体时应用半透膜,不能使用滤纸。
(3)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4)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Fe3+与碱反应制得,利用饱和FeCl3溶液加热时,不能长时间加热。
----
幻灯片 20跟踪训练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
幻灯片 21解析:选B。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粒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
----
幻灯片 221.(2012·高考广东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
和新潮
----
幻灯片 23解析:选B。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意在考查考生是否重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选项A,热水壶内壁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可用食醋中的醋酸溶解除去。选项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生活中钢铁的锈蚀以电化学腐蚀为主,自行车钢架也不例外。选项D,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强大的功能、绚丽的色彩等优点,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
幻灯片 242.(2012·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与乙酸乙酯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
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
短链烃
----
幻灯片 25解析:选B。本题考查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取材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考查考生对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关系的了解。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氢气是清洁能源,符合绿色化学要求,A项正确;油脂水解会生成甘油与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其中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为电解质,B项错误;红外光谱主要用于分析有机物中所含有的官能团,C项正确;石油加工中,裂化的目的是生产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生产气态不饱和烃,D项正确。
----
幻灯片 263.(2011·高考北京卷)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
幻灯片 27解析:选B。A项废易拉罐是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故A项合理;B项中的废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的资源,故B项不合理;C项废荧光灯管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且有毒,属于有害垃圾,故C项合理;D项,从环保的角度看,不可再生的废纸可以用来燃烧提供能源,变废为宝,但归类上可以称为可燃垃圾,故D项合理。
----
幻灯片 284.(2012·高考江苏卷改编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都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常见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能力。C项,SO2漂白纸浆是利用它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的性质,不是利用它的氧化性,故不正确。
----
幻灯片 295.(2013·合肥高三检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食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解析:选B。明矾水解产生胶状的Al(OH)3,Al(OH)3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化水,但没有消毒、杀菌作用;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不能用于钡餐透视。
----
幻灯片 306.(2011·高考山东卷改编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晨间的薄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解析:选D。A项,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项,BaSO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是因为BaSO4难溶于水,难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透过,而Ba2+是重金属阳离子,会使人中毒,故B错误;C项,14C与12C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D项,晨间的薄雾属于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