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2013年11月16日 ---- 幻灯片 22013年《考试大纲》P139中的叙述为: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利用 ---- 幻灯片 3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2013年《考试大纲》P134是这样表述的: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 幻灯片 4一、实验题检测内容的特点: 1.源于课本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看,不管是大题还是小题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1)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2)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3)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素材回答问题(肯定是最规范的) ---- 幻灯片 52.注重基础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主干永远是主干 热点常常是热点 ---- 幻灯片 63.强调综合 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的综合; 实验仪器和实验技能的综合; 实验技能和实验原理的综合; 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的综合。 ---- 幻灯片 74.联系实际 重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具体要求。此类试题往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选材命题:(1)以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能的课题作为背景,如食品检验、假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某污染成分的测定、胃药中碳酸盐、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2)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化学仪器或药品而进行的家庭实验(3)对某个具有一定生活或社会意义的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等。 ---- 幻灯片 85.注重创新 (1)试题背景材料选取的创新(2)试题解答思路的创新(3)试题考查形式的创新(4)试题考查内容的创新 6.尝试开放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新的探索方向,这种试题强调思维的发散性、结论的多样性等。 ---- 幻灯片 9二、化学实验复习建议 第一、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都会使用到同一种仪器。在复习时必须把使用同一仪器的实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该仪器的用途及使用原理,如(1)玻璃棒(2)温度计(3)漏斗 第二、深入挖掘、分析研究、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 幻灯片 10第三、重视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一定的组合、改进,就可以实现仪器装置功能的拓展,例如:常见的集气装置,采用不同的操作,可开发出不同用途:(1)用作排气集气装置(2)用作排水集气装置(3)可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的体积(4)可用作安全装置(5)可用作尾气吸收装置(6)可用作观察气体排放快慢的装置(如SO2的催化氧化实验)(7)可用作净化和干燥装置(8)可用作反应器…… ---- 幻灯片 11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及各种变形; 第四、全面分析课本实验,挖掘内涵,提高应试变通能力 实验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培养七种意识: 一个“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药品、方程式和装置); 五个“会”:学会控制条件、学会使用仪器(包括识别和绘制简单仪器装置图)、学会观察分析、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培养七种意识:①动手操作意识(意念、想象实验)②安全意识③规范化意识④环保意识(实验的“绿色化学”)⑤质量意识⑥定量意识⑦创新质疑意识 ---- 幻灯片 12如:对氨气制法及喷泉实验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回顾:(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原理、操作、收集)(2)能否用NH4NO3、NH4HCO3、 (NH4)2CO3分别与NaOH固体共热制取氨气?为什么?(3)有人提出可以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 制取氨气,为什么?请设计一个用上述药品制取氨气且可控制产生氨气速率的实验装置(4)指出氨气“喷泉”的原理,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引发“喷泉”?(6)吸收氨气的尾气,如何防止倒吸等。 ---- 幻灯片 13第五、确立点→线→面→体的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以氯化铁为例!) 第六、重视对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近几年来的实验试题基本上是主、客观题并存,多以主观题为主(特别是探究性实验中的表述等),答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较大。 1.答题原则:全、准、简 2.答题方式:文字、图表等(最好结合化学用语) 3.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语句回答(最好紧扣某一概念或原理) ---- 幻灯片 14描述(叙述)的分类 1.关于化学用语形式的表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式、比例式、最简式等 2.关于文字的表述: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原理应用、分析等; 3.关于数值的表述:有效数字、精确度、常数、单位等。 ---- 幻灯片 15第七、复习一定要系统化 新课标课本的特点和实验内容本身的特点导致内容特别分散,不够系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在高一、高二教学的基础上,高三教学应对其进行全面归纳、总结、整理、分类,非常系统、层次分明地对实验进行复习,一定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 幻灯片 16三、解综合实验题的一般思路 1.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 试剂、仪器、操作; 2.收集、掌握题干中的信息; 3.排除干扰因素: ①定性实验(干扰现象清晰)②定量实验(干扰数据准确度)③ 制备实验(干扰产品纯度、产率) 4.注意安全:①易燃、易爆、易腐蚀②环保防污染 ---- 幻灯片 17化学综合实验题中常见的干扰因素 1.制备某物质时需要的原料中混有杂质,这些杂质对原料、产品有影响,不利于产品的获得; 2.制备的物质稳定存在需要特定的环境,需要创造适合这种物质存在的环境; 3.被测量的物质引入其它杂质使测量结果偏差,或实验过程中没有把相关反应物质转化或生成欲测量的物质,致使实验结果偏差; 4.被检测的物质中混有杂质,这些杂质和被检验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导致检验时产生的实验现象相同,必须将其除去; 5.实验中产生杂质物质或剩余尾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危害实验者的安全; 6.实验装置中的空气对观察实验现象及对实验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幻灯片 18学生解综合实验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点记不住、易混淆; 2.装置作用、顺序; 3.操作的先后顺序(操作目的不明确); 4.简答题没思路或要点答不全; 5.实验方案评价与设计无从下手; 6.多组分混合物的转化过程把握较小; 7.气压类问题。 ---- 幻灯片 19一般解题的原则 1.实验目的、信息; 2.安全、绿色、科学; 3 . 快速、简约、方法经典; 4.排除干扰:①定性实验(效果明显、准确)②定量试验(测准)③ 制备实验(纯净、转化率高) 重点关注:原则在题中是如何体现的? ---- 幻灯片 20(一)综合实验之定量实验典型实例(2013年26题) 定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操作→完成实验;其中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中要考虑存在哪些干扰因素(如方法、仪器、试剂、操作),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如何? ---- 幻灯片 21(二)综合实验之定性实验典型实例(2010年27题) 定性主要解决“是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目的(验证假说)→装置(前准备、主反应、后处理) →现象→结论(假说被证实或证伪) 思考:能否获得预测现象?现象和结论能否对接?有哪些干扰因素? ---- 幻灯片 22(三)综合实验之制备实验典型实例(2011年28题制氢化钙、2012年28题制溴苯、2013年26题制正丁醛)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药品和装置 方案一、方案二从而优化方案→具体设计。 排除干扰因素(纯度和产率):方法、仪器、试剂、操作 ---- 幻灯片 23(四)以工艺流程为背景的综合问题 1.特点:无机推断和化学实验之间; 2.解题基本原则:分离(化学实验)、转化(无机推断); 3.思考:①能否实现预期转化?②物质的利用率?③杂质是否分离干净?④有哪些干扰因素?如何排除? 例: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Fe2O3、MgO、SiO2等杂质)中提取铝。 ---- 幻灯片 24综合实验题的高考主旋律 1.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系统思维; 2.综合度大:实验、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 3.取材于教材和日常教学:回归教材。 ---- 幻灯片 25小结: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实验考查形式呈现的题目的解题思路: 1.理清“三大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 2.渗透“三种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 3.落实“三种能力”:完成规定实验、实验设计、实验评价。 ---- 幻灯片 26 谢 谢! 2013年11月16日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