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第15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 经济 ---- 幻灯片 4【浙江考纲】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 【课标提示】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幻灯片 51.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耧车 曲辕犁 ---- 幻灯片 62.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的演变 ---- 幻灯片 7(2)土地兼并 ①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 ③危害:导致 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导致了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农耕 ---- 幻灯片 83.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农民负担 (2)影响 ---- 幻灯片 94.水利事业的发展 郑国渠 井渠 ---- 幻灯片 101.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3)官营手工业:从 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 汉武帝 ---- 幻灯片 112.主要成就 (1)纺织业 妇功 丝绸之路 私营 棉花 雇佣 ---- 幻灯片 12(2)冶金业 皮囊 水排 灌钢法 ---- 幻灯片 13(3)陶瓷业 唐三彩 独立 白瓷 康熙 ---- 幻灯片 14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种经济成分:小农经济。 两大土地制度: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三大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 幻灯片 151.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1)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2)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 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就等于自然经济。 ---- 幻灯片 162.均田制是否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 幻灯片 17 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 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 业。 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多种经营模式并存、长期领先 世界。 三大生产部门:冶金业、陶瓷业、纺织业。 ---- 幻灯片 18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几个误区 (1)古代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最大区别:前者属于手工劳动,后者属于机器大生产。 (2)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并成为中国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 ---- 幻灯片 19(3)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4)几个易混史实: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瓷。 ---- 幻灯片 202.正确认识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地位 在明代前期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 幻灯片 21----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重难点一 古代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及      评价 1.条件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的变化。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 幻灯片 242.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等特点。 ---- 幻灯片 25【史料印证】 ---- 幻灯片 263.评价 (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的安危;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 幻灯片 27重难点二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沿革:氏族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贵族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奴隶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 2.规律: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 幻灯片 28【史料印证】 ---- 幻灯片 29重难点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特点及私营手工业 经营艰难的原因 1.手工业经营形态、特点 ---- 幻灯片 30【史料印证】 ---- 幻灯片 312.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小。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加之规模大、技术精,冲击了民营手工业。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地位低下,封建政府课以重税。 (4)社会环境: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很大。 ---- 幻灯片 321.识图 图1 农田灌溉工具:戽斗和翻车 ---- 幻灯片 33思考1:说一说图片所展示的灌溉工具的功能和发展趋势。 提示:功能: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有抗旱、排涝双重功能。趋势:技术不断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动力不断改进。 ---- 幻灯片 34图2 《群神宴》局部 思考2:上图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的作品,图中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反映了当时中国是瓷器大国,欧洲人对中国瓷器非常珍视。 ---- 幻灯片 352.读表 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 幻灯片 36思考3:你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特点? 提示:(1)手工业的保守性、封闭性。手工业市场狭小,行业之间相互隔绝,具有保守性,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采取的这种方法是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2)受宗法观念及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 幻灯片 37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5)严重的自然灾害。 ---- 幻灯片 38 热点材料: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幻灯片 39 思考:如今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有何新特点? 提示:(1)重农与发展农业科技相结合,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2)重农与重视商业发展相结合;(3)重视农业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相统一;(4)重农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相统一。 ---- 幻灯片 40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江苏单科: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特征 ◆2011安徽文综:古代农业的特征 ◆2011山东文综: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 ◆2010重庆文综:灌钢法的内涵 ---- 幻灯片 41【体验高考1】 (2012·江苏单科,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幻灯片 42解析 从题干中关键信息“攻木、攻金、攻皮”等可以看出分工很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他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吻合。故选择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43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 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  )。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灌溉工具翻车 解析 根据“江南水轮不假人”推断,此物不用人力,并且是一种灌溉工具。综合四个选项B项正确。 答案 B ---- 幻灯片 44高考考什么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1四川文综: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特点的成因 ◆2010浙江文综:耕作技术的进步 ◆2010上海文综:汉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2009海南单科: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原因 ---- 幻灯片 45【体验高考2】 (2010·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  )。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元朝,故排除④。 答案 D ---- 幻灯片 46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 新华网2012年3月19日电 首部以内蒙古河套平原闻名遐迩的古代水利建设为题材的39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我叫王土地》,在央视1套开播。古代河套平原水利工程的兴建根源于 (  )。 A.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 B.农耕文明的影响 C.西方技术的传入 D.手工业技术的发达 ---- 幻灯片 47解析 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根源,一般从经济基础寻找,B项正确。 答案 B ---- 幻灯片 48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课标全国:归纳缓解古代土地兼并的措施 ◆2012浙江文综:归纳古代经济史料的有效信息 ◆2009广东单科:根据材料归纳古代赋税的状况 ---- 幻灯片 49【体验高考3】 (2012·课标全国,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幻灯片 50解析 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 C ---- 幻灯片 51【体验高考4】 (2012·浙江文综,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 幻灯片 52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 幻灯片 53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 2012年6月29日,福建霍童发现商周农业文明遗址,一批青铜锛、陶器等残片被发掘出土,青铜器的制作使用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此次发掘,为中原文明已经在商周时期进入闽东提供了有力佐证。据此论断正确的是 (  )。 A.青铜器生产工具成为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B.铁犁牛耕已成为当地的主要耕作方式 C.远古闽东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最早发源地 D.对研究远古闽东农业文化具有极高价值 ---- 幻灯片 54解析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一些生活用具,A项不正确;铁犁牛耕的出现在春秋战国,B项不正确;一批青铜锛、陶器等残片的出现并不能判断远古闽东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最早”发源地,C项不正确。 答案 D ---- 幻灯片 55高考考什么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1山东文综:引入图片资料,考查古代农业特点 ◆2010安徽文综:引入安徽最新考古发现,考查古代手工业成就 ◆2009天津文综:引入明朝“鱼鳞图册”,考查古代农业 ---- 幻灯片 56【体验高考5】 (2011·山东文综,10)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 幻灯片 57解析 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排除C项;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答案 B ---- 幻灯片 58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 幻灯片 59解析 材料表明人们测量影子的长度目的是为了掌握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这说明八卦是为农业文明服务的,故八卦与农业生产有关。 答案 C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