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zxxkw zxxkw ---- 幻灯片 2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 幻灯片 3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_________、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 变化。 (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_____________中发挥更大作用。 2.标志:1956年春,___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涵:艺术问题上“___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___”。 生活方式 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幻灯片 44.成就: (1)主要内容: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 貌。 (2)主要代表:老舍的话剧《_____》,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 姬》,杨沫的长篇小说《_________》等。 5.影响: (1)科学技术和_________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茶馆 青春之歌 文学艺术 ---- 幻灯片 5【警示钟】 “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指导科技、文艺的基本方针。它的提出不仅遵循了科技、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了科学文化繁荣,也有利于解放思想和稳定社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 幻灯片 6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 (1)由于_________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_”的到来。 (2)学术问题被当成_________,甚至上升为_________问题。 政治运动 文化大革命 政治问题 阶级斗争 ---- 幻灯片 7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_____的小说《组织部新来 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 影《北国江南》《_________》等。 (2)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_________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_______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王蒙 早春二月 知识分子 社会科学 ---- 幻灯片 8【学习思考】 “‘文化大革命’……全国上下成了样板戏‘一统天下’”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双百”方针?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 提示:不符合。不合适。样板戏实际是强行推行文艺的“一言堂”,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样板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大大束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发展。 ---- 幻灯片 9三、文艺的春天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 江青的_____________。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_________。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_____服务,为_________ 服务。 (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_____”方针,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 (5)20世纪80年代初,以“_____”“_____”为内容的精神文明 建设开展起来。 极“左”路线 人民生活 人民 社会主义 双百 五讲 四美 ---- 幻灯片 102.表现: (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_________”“伤 痕文学”。 (2)出现了以_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_________的戏剧、电影。 3.前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_________的 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_______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反思文学 改革实践 社会生活 文学艺术 多样化 ---- 幻灯片 11【警示钟】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坚持“双百”方针,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科学文化领域迸发出蓬勃生机。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理论方针的指导。 ---- 幻灯片 12 “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 【探究讨论】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幻灯片 13材料二 ……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 ——《中国电影史》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 ---- 幻灯片 14请分析: (1)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双百”方针的实质。 提示:依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格局。 ---- 幻灯片 15(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双百”方针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概述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提示:情况:“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创作题材是八个样板戏。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线索:繁荣→凋零→重新繁荣。 ---- 幻灯片 16(3)联系材料三探究“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有何关系。 提示:①“双百”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二为”方向概括了新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符合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③“二为”方向是“双百”方针的补充和发展,为“双百”方针指导下的文化事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 幻灯片 17【要点归纳】 “双百”方针的本质 1.“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3.“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 幻灯片 18 【跟踪训练1】一位同学阅读“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对这一方针的宣传材料。他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应该是( ) A.“双百”方针符合中国国情 B.“双百”方针符合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双百”方针主要强调自由争论 D.全面阐述了“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 ---- 幻灯片 1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内涵的能力。“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理解片面;A、B、D均符合史实,故选C。 ---- 幻灯片 20【变式备选】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C.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需要 D.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 ---- 幻灯片 2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作者反对当时把学术问题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充分说明当时实行“双百”方针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故选A项。 ---- 幻灯片 22 “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和意义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幻灯片 23材料二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材料三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_______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2011年11月18日《求是》 胡锦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幻灯片 24请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观点的认识。 提示:“双百”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科技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材料强调了新的社会制度下的大众文化的建树。 ---- 幻灯片 25(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双百”方针在后来执行过程中遭到挫折的原因。 提示: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错误批判,妨碍了文化的正常发展。 ---- 幻灯片 26(3)材料三中横线处省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是什么?该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经验教训: a.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 b.要处理好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和人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c.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幻灯片 27【要点归纳】 “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 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 ---- 幻灯片 28 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 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幻灯片 29【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双百”方针下的“百家争鸣”有何根本区别? 提示:“双百”方针下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科研领域里自由讨论,体现了民主性,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得到统治阶级的采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 幻灯片 30【跟踪训练2】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针对文艺工作作了如下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15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这表明( ) A.毛泽东坚持和强调“双百”方针 B.“双百”方针在实践中遭到破坏 C.文艺创作即将出现全面繁荣局面 D.文艺创作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 ---- 幻灯片 3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结合时间“1964年”和“不执行党的政策”“修正主义”等信息综合判断,“双百”方针受到“左”倾错误的冲击,在实践中遭到破坏;A与材料不符;C、D不符合史实。故选B。 ---- 幻灯片 32【变式备选】右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要点。据此判断,其学习主题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与执行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C.十年动乱时期的经济文化建设 D.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 【解析】选B。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双百’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该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 ---- 幻灯片 33---- 幻灯片 34----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