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考试大纲: 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幻灯片 2考情分析: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福利制度的演变及评价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兼顾。大都通过设置原始史料,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考预测: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经济”。今后复习备考时应从基础概念入手,夯实基础。同时注意宏观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模式的演变,并注意结合新材料,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 幻灯片 31、定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2、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理论支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 4、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发展过程: (1)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2)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功,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幻灯片 4 (4)失灵: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 (5)调整: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形成“混合经济”; ①原因: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②对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③结果: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 幻灯片 5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战争的特殊作用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在战争中国家要对大量工业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它确实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消除了障碍,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 幻灯片 6(1)进步性: 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将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2)局限性: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①出现财政赤字; ②“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它的作用减弱; ③国有化企业效益低,政策性生产损失严重,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出现私有化浪潮。 评价 ---- 幻灯片 7【解析】分析图表做题,题干要求对图中②阶段解读正确的是,②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年,战后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选A。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B,美国经济黄金时期是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初,排除C.国家干预的强化也是在战后,70年代以后开始减少国家干预,排除D。 【答案】A 例.(2013·安徽文综·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 幻灯片 8 凯恩斯主义——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 幻灯片 9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经济运行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失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而实行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政策 ---- 幻灯片 10例.(2013·湖南邵阳一模·20)列宁曾经认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寄生的资本主义。但如今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相对稳定,看不出垂死的迹象。这主要 A.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 B.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C.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发展 D.说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解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否无必然联系,排除B。AD有一定关系,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节,选C 。 【答案】C ---- 幻灯片 11例.(2013·陕西咸阳二模·33)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斯·塞隆纳说,“公司……不再被一群易于识别的人拥有,而是被数量庞大,可能是数以百万的人拥有,每个人只持有很少的股份,因此对公众公司或者这种体制而言,面临的挑战是,谁来约束公司的老板。”加斯·塞隆纳所评论的是( ) A.工业革命时代小企业规模扩大 B.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C.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体制调整 D.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解能力。企业经营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故选C 【答案】C ---- 幻灯片 12 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了股票,资本家已经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模式的一种调整,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企业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因而,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 人民资本主义 ---- 幻灯片 131、定义:教材P89页 2、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 西方福利国家的形式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特点: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目的:①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二、 “福利国家”政策 ---- 幻灯片 145、历程 (1)早期:罗斯福新政 (2)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3)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受挫: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5)缩小规模: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6、内容: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 幻灯片 157、影响 (1)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 (2)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3)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它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 (4)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幻灯片 16例.(2013·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解析】注意理解“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是指作为社会主义标签的“计划”经济和平等原则给了资本主义改革的灵感。战后,西方各国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在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和瑞典,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制度。这些都是朝向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方向调整的体现。 【答案】C ---- 幻灯片 17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表现: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①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②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二战后) ---- 幻灯片 184、实质: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5、影响 ①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 幻灯片 19四、新经济的出现 (1)概念: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背景 ①促成出现的现实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 ②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3)内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4)特征: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5)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O年的持续增长。 ---- 幻灯片 20例.(2013·浙江杭州一模·23)表二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1980—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凯恩斯主义失灵 B.从1982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C.这个时期执政的美国总统主要是里根 D.说明美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经济”时代 【解析】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开启了“新经济时代”,即开始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D项不符合材料所示时间。 【答案】D ---- 幻灯片 21---- 幻灯片 221、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教训、经验与借鉴 ①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②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 (3)现实需要: ①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 ②二战后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③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4)历史基础:二战中为应付战争对工业部门的集中管理 2、启示 五、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与启示 ----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幻灯片 34----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 幻灯片 40 ----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 幻灯片 46---- 幻灯片 47---- 幻灯片 48---- 幻灯片 49---- 幻灯片 50---- 幻灯片 51---- 幻灯片 52---- 幻灯片 53---- 幻灯片 54---- 幻灯片 55---- 幻灯片 56---- 幻灯片 57---- 幻灯片 58---- 幻灯片 59---- 幻灯片 60---- 幻灯片 61 ---- 幻灯片 62---- 幻灯片 63---- 幻灯片 64---- 幻灯片 65---- 幻灯片 66---- 幻灯片 67---- 幻灯片 68---- 幻灯片 69 ---- 幻灯片 70---- 幻灯片 71---- 幻灯片 72---- 幻灯片 73 ---- 幻灯片 74---- 幻灯片 75---- 幻灯片 76---- 幻灯片 77---- 幻灯片 78---- 幻灯片 79---- 幻灯片 80---- 幻灯片 81---- 幻灯片 82---- 幻灯片 83---- 幻灯片 84---- 幻灯片 85---- 幻灯片 86---- 幻灯片 87---- 幻灯片 88---- 幻灯片 89---- 幻灯片 90---- 幻灯片 91---- 幻灯片 9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