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盛唐伟业的奠基人 ——唐太宗 ---- 幻灯片 2隋朝 (581—618)   唐朝(618—907)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暴君 著名皇帝 军事家,政治家  沉重兵役、徭役 好大喜功、 远征高丽 ---- 幻灯片 31、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军事统一全国) 617年,太原起兵,杀王威,高君雅 → 618年,灭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624年,统一全国 617年助父起兵反隋 →618年,打败薛举集团 →以攻为守击败割据马邑的刘武周 → 620年,击败窦,王两大集团(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624年,统一全国 ---- 幻灯片 42、玄武门之变: (原因、过程、性质) 二、贞观之治: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军事统一全国) 1、战争: (分析出李世民的战术特点) 1、“之治”或“盛世”的概念: 2、出现的原因: 3、表现: 4、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 幻灯片 5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社会稳定、民族关系融洽、 国力强盛,边疆巩固。 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 ②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根本原因)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 ④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重要因素) ⑤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 ⑥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⑦人民群众辛勤劳动。(主要动力)(直接原因) ---- 幻灯片 6★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 ①隋统一全国,隋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为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②前朝农民战争的作用 ③唐初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励精图治,用贤与纳谏,重用人才; ④正确处理了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友好交往政策; ⑤广大农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精神财富; ⑥唐太宗的个人作用; 所以唐朝前期经济空前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 ---- 幻灯片 73、表现 A民族关系:(不同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统治措施) a、方式: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b、意义: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制度建设: a、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b、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 c、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 幻灯片 8---- 幻灯片 9 大昭寺 文成公主入藏意义? 1、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2、汉藏人民交往。 3、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 幻灯片 10 例: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独朕爱如一”。试评价这一观点。 片面的。自古以来,民族平等往来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两汉:西域;) 历史有些腐朽政权确曾有民族压迫政策;但绝不能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太宗时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如用人、和亲等,从这一点看,有别于历史统治者; 但太宗为美化自己,完全否定历史民族政策,非实事求是。 ---- 幻灯片 1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存百姓” 即民本思想 思考:唐太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 ---- 幻灯片 12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太宗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原因:(1)吸取了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2)目睹了农民起义,认识到人民的伟大力量 ---- 幻灯片 13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实质(根本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文化上:兴科举,大办学校; ---- 幻灯片 14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秦叔宝 ---- 幻灯片 15 以__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_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_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 幻灯片 16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兴科举,大办学校 扩大了统治基础 复苏了唐初经济 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扩大了统治基础 结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盛唐伟业奠定了基础 精简机构,提高了效率 ---- 幻灯片 17 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 ---- 幻灯片 18三、评价 军事:东征西讨,为建立封建统一的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击破东、西突厥,巩固北部边防,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注重纳谏、用贤,开创了“贞观之治” 经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著名皇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 幻灯片 19晚年渐趋奢靡,求仙长生 最后服丹暴亡,享年52岁 太宗自我检讨之五事: 一 不疾胜己之善, 二 能弃短取长, 三 敬贤而怜不肖, 四 不恶正直之士 五 爱外国人如本国人 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 幻灯片 20课标: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 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