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四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细胞呼吸
----
幻灯片 2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
光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①
②
③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TP水解
思考
----
幻灯片 3区分几个概念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是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下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
幻灯片 4 + 糖 类
+ 水
呼吸作用(本质)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 和 细胞呼吸作用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
----
幻灯片 5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意义:
①为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如: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丙氨酸的原料。
----
幻灯片 6 酵母菌
探究活动----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总结细胞呼吸的类型。
----
幻灯片 71、煮沸最主要的目的是杀灭杂菌,对于A瓶来说还能减少溶液中的氧溶解量。
冷却后再注入酵母是为了避免高温将酵母菌杀死。
2、用液体石蜡油封住溶液表面来达到无氧条件。
设置C组是作为空白对照。酵母菌有氧,无氧呼吸产热使温度升高的幅度在于C组比较后才有说服力。
3、说明酵母菌即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倒掉石蜡油后,A瓶中有酒的气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问题讨论:
----
幻灯片 8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
幻灯片 9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 概念—
(一)有氧呼吸
主要场所:
线粒体
----
幻灯片 10C6H12O6
2、有氧呼吸过程
6CO2
12H2O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②
①
③
----
幻灯片 11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CH3COCOOH+4[H]+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CH3COCOOH+6H2O 酶 6CO2+20[H]+能量(少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24[H]+6O2 酶 12H2O +能量(大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
总反应式:
C6H12O6+ 6H2O+ +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
幻灯片 12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
能量(2870kJ)
1161kJ
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ATP 38molATP
酶
3、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幻灯片 13分析:
①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②有氧呼吸三阶段的场所。
③有氧呼吸释放能量的多少及去向。
----
幻灯片 14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
丙酮酸
CO2、[H]
少量
[H]、O2
H2O
大量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
幻灯片 151、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第几阶段?
2、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用于第几阶段?
3、如果你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消耗了2摩尔葡萄糖,那么有多少能量转移到了ATP中?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161kJx2
----
幻灯片 164、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
②产生H2O的阶段(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
④产生ATP的阶段( )
⑤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
二
三
三
一、二、三
三
----
幻灯片 17(二)无氧呼吸
1、实例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
C6H12O6
解释: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呢?
苹果在储藏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
幻灯片 18 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玉米胚、胡萝卜的叶等
C6H12O6
高等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器官缺氧条件下
有些微生物
乳酸菌、酵母菌等
酶
2C3H6O3(乳酸)
+能量(少量)
----
幻灯片 19什么是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发酵)
葡萄糖
2、过程:
3、场所:细胞质基质
----
幻灯片 204、无氧呼吸反应式
1mol葡萄糖释放225.94KJ,有61.08KJ转移至ATP(合成2molATP)
1mol葡萄糖释放196.65KJ,有61.08KJ转移至ATP(合成2molATP)
多数植物组织,酵母菌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人、动物,
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动物体内寄生虫
----
幻灯片 21无氧呼吸是否有害?
酒精和乳酸在细胞中大量积累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维持生命活动的需求。大多数生物不能长时间用无氧呼吸维持生命!
生物体或部分组织器官在缺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作为有氧呼吸的补充,是生物的适应性的表现!
----
幻灯片 22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优越,有氧呼吸逐渐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主要呼吸形式,但还保留着无氧呼吸的能力。
----
幻灯片 23葡萄糖
丙酮酸
12H2O+6CO2+能量(大量)
2C2H5OH +2CO2+能量(少量)
2C3H6O3 +能量(少量)
酶
酶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联系:
----
幻灯片 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O2、酶 不需O2、需酶
H2O、CO2 C2H5OH、CO2
或 C3H6O3
彻底 不彻底
较多 较少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幻灯片 25(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温度:植物最适25-30℃
温度
呼吸速率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
幻灯片 26(2)、O2:
O2浓度
气体交换相对值
a
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 无氧呼吸则受到抑制。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强根部的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
幻灯片 27在氧气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氧气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生活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一样不利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
幻灯片 28(3)、CO2:增加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CO2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在密闭的地窖中,氧气浓度低,CO2浓度较高,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使整个器官的代谢水平降低,有利于保存蔬菜水果。
----
幻灯片 29(4)水
细胞含水量高,代谢增强。所以,稻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呼吸作用的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加强。
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作用加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的品质变坏。
----
幻灯片 30低温贮存
干燥后贮存
利用N2或CO2调节O2的浓度
使用保鲜剂
----
幻灯片 31(05 江苏)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
保鲜的条件应为( )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 、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B
练 一练
----
幻灯片 32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红细胞
D、小肠上皮细胞
C
特例
----
幻灯片 33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控制呼吸作用的反应条件
抑制酶活性,抑制呼吸作用,减弱有机分解速度等
1、种子在存放前要晒干的主要目的是?
2、蔬菜要保鲜我们把它们放在冰箱里的主要目的是?
3、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原理是什么?
4、被水淹的玉米不久就会萎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幻灯片 34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
幻灯片 35下列细胞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乳酸和酒精的分别是( )
A、玉米根和酵母菌
B、马铃薯块茎和玉米胚
C、甜菜块根和玉米根
D、酵母菌和乳酸菌
C
练 一练
----
幻灯片 36思考题
1.C6H12O6在细胞内分解到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需在的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
2.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用于:
A、都还原O2 B、都还原CO2
C、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D、前者还原CO2 ,后者还原O2
D
----
幻灯片 37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
将大米煮熟
米饭中加一定量的酒药,并拌匀
加盖后在适当温度下保温12小时即成
2、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酿制甜酒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
幻灯片 38思考: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
和未曾离心的均浆分别防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见右图)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乙 丙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乙 丙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乙 丙
酒精和CO2
无反应
CO2和H2O
CO2和H2O
CO2和H2O
酒精和CO2
无反应
酒精和CO2
酒精和CO2
----
幻灯片 39(97 上海)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
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A
无氧呼吸
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很微弱
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释放CO2量增多
B点所对应的浓度。这时有氧呼吸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无氧呼吸,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
幻灯片 401、(06 江苏卷)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 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
----
幻灯片 412、(2000 上海)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
幻灯片 423、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A、淀粉
B、糖原
C、葡萄糖
D、ATP
C
4、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D
----
幻灯片 435、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C
----
幻灯片 441.(04广东)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02摩尔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
A. 0.5 B. 1.0 C. 1.5 D. 2.0
B
----
幻灯片 451.消耗等量的C6H12O6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
1︰3
2.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 )
A.1:6 B.1:3 C.1:2 D.1:0
----
幻灯片 46(07上海)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m吨葡萄糖,现要生产46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 H--1 0-- 16) ( )
A.m/90吨 B.90/m吨 C.180/m吨 D.90m吨
B
46吨
----
幻灯片 47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光能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叶绿体
----
【点此下载】